【淺讀詩經(jīng) 036】詩經(jīng)·商頌

? ? ???本文整理了商頌部分的注音版?!对娊?jīng)·商頌》:那、烈祖、玄鳥、長髪、殷武。
?????? 我們可能對玄鳥這首比較熟悉。
? ?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詩經(jīng)·商頌 簡介
????????商頌5篇,大約是殷商中后期的作品。從內(nèi)容上可分為兩類:《那》《烈祖》《玄鳥》 明顯是祭歌,主要是寫歌舞娛神和對祖先的贊頌?!堕L發(fā)》和《殷武》的祭祀意味不濃,可能是一種祝頌詩,主要寫商部族的歷史傳說和神話。前三篇不分章,后二篇分章,風(fēng)格近于“雅”,可能比前三篇晚出。
?????? 《商頌》原為12篇,今傳本《詩經(jīng)》只有5篇,其他7篇何時散佚,不可知,舊說孔子以前已亡佚,又有說是被孔子刪去了,都是揣測之詞。

那
?
ē yú nuó yú !zhì wǒ táo gǔ。zòu gǔ jiǎn jiǎn,kàn wǒ liè zǔ。
猗與那與!置我鞉鼓。奏鼓簡簡,衎我烈祖。
tāng sūn zòu gé,suí wǒ sī chéng。
湯孫奏假,綏我思成。
táo gǔ yuān yuān,huì huì guǎn shēng。jì hé qiě píng,yī wǒ qìng shēng。
鞉鼓淵淵,嘒嘒管聲。既和且平,依我磬聲。
wū hè tāng sūn !mù mù jué shēng。
于赫湯孫!穆穆厥聲。
yōng gǔ yǒu yì,wàn wǔ yǒu yì。wǒ yǒu jiā kè,yì bù yí yì。
庸鼓有斁,萬舞有奕。我有嘉客,亦不夷懌。
zì gǔ zài xī,xiān mín yǒu zuò。
自古在昔,先民有作。
wēn gōng zhāo xī,zhí shì yǒu kè,gù yǔ zhēng cháng,tāng sūn zhī jiāng。
溫恭朝夕,執(zhí)事有恪,顧予烝嘗,湯孫之將。
?
譯文
好盛美啊好繁富,在我堂上放立鼓。
敲起鼓來響咚咚,令我祖宗多歡愉。
商湯之孫正祭祀,賜我成功祈先祖。
打起立鼓蓬蓬響,吹奏管樂聲嗚嗚。
曲調(diào)和諧音清平,磬聲節(jié)樂有起伏。
商湯之孫真顯赫,音樂和美又莊肅。
鐘鼓洪亮一齊鳴,場面盛大看萬舞。
我有助祭好賓客,無不歡欣在一處。
在那遙遠(yuǎn)的古代,先民行止有法度。
早晚溫文又恭敬,祭神祈福見誠篤。
敬請先祖納祭品,商湯子孫天佑助。
?
注釋
猗(ē)與那(nuó)與:猶“婀歟娜歟”,形容樂隊(duì)美盛之貌。與,同“歟”,嘆詞。
置:植,豎立。鞉(táo)鼓:一種立鼓。
簡簡:象聲詞,鼓聲。
衎(kàn):歡樂。烈祖:有功烈的祖先。
湯孫:商湯之孫。
奏假:祭享。假(gé),“格”的假借。假,通“格”,義為至。
綏:贈予,賜予。思:語助詞。成:成功。
淵淵:象聲詞,鼓聲。
嘒(huì)嘒:象聲詞,吹管的樂聲。管:一種竹制吹奏樂器。
磬:一種玉制打擊樂器。
於(wū):嘆詞。赫:顯赫。
穆穆:和美莊肅。
庸:同“鏞”,大鐘。有斁(yì):即“斁斁”,樂聲盛大貌。
萬舞:舞名。有奕:即“奕奕”,舞蹈場面盛大之貌。
亦不夷懌(yì):意為不亦夷懌,即不是很快樂嗎。 夷懌:怡悅。
作:指行止。
執(zhí)事:行事。有恪(kè):即“恪恪”,恭敬誠篤貌。
顧:光顧。烝(zhēng)嘗:冬祭為烝,秋祭為嘗。
將:佑助。
?
?
【祭祀殷湯時的音樂舞蹈活動】
?

烈祖
?
jiē jiē liè zǔ !yǒu zhì sī hù。shēn cì wú jiāng,jí ěr sī suǒ。
嗟嗟烈祖!有秩斯祜。申錫無疆,及爾斯所。
jì zài qīng gū,lài wǒ sī chéng。
既載清酤,賚我思成。
yì yǒu hé gēng,jì jiè jì píng。zōng jiǎ wú yán,shí mǐ yǒu zhēng。
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假無言,時靡有爭。
suí wǒ méi shòu,huáng gǒu wú jiāng。
綏我眉壽,黃耇無疆。
yuē dǐ cuò héng,bā luán qiāng qiāng。yǐ gé yǐ xiǎng,wǒ shòu mìng pǔ jiāng。
約軧錯衡,八鸞鸧鸧。以假以享,我受命溥將。
zì tiān jiàng kāng,fēng nián ráng ráng。
自天降康,豐年穰穰。
lái gé lái xiǎng,jiàng fú wú jiāng。gù yǔ zhēng cháng,tāng sūn zhī jiāng。
來假來饗,降福無疆。顧予烝嘗,湯孫之將。
?
譯文
贊嘆偉大我先祖,大吉大利有洪福。
永無休止賞賜厚,至今恩澤仍豐足。
祭祖清酒杯中注,佑我事業(yè)得成功。
再把肉羹調(diào)制好,五味平和最適中。
眾人禱告不出聲,沒有爭執(zhí)很莊重。
賜我平安得長壽,長壽無終保安康。
車衡車軸金革鑲,鑾鈴八個鳴鏗鏘。
來到宗廟祭祖上,我受天命自浩蕩。
平安康寧從天降,豐收之年滿囤糧。
先祖之靈請尚饗,賜我大福綿綿長。
秋冬兩祭都登場,成湯子孫永祭享。
?
注釋
烈祖:功業(yè)顯赫的祖先,此指商朝開國的君王成湯。
有秩斯祜(hù):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云:“有秩即形容福之大貌?!膘?福。
申:再三。錫:同“賜”。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經(jīng)典多假錫為賜字。凡言錫予者,即賜之假借也。”
及爾斯所:陳奐《詩毛氏傳疏》云:“及爾斯所,猶云‘以迄于今’也。”
清酤(gū):清酒。
賚(lài):賜予。思:語助詞。
戒:齊備。
鬷(zōng)假:集合大眾祈禱。
綏:安撫。眉壽:高壽。
黃耇(gǒu):義同“眉壽”。朱熹《詩集傳》云:“黃,老人發(fā)白復(fù)黃也。耇,老人面涷(dōng)梨色?!?/p>
約軝(qí)錯衡:用皮革纏繞車轂(gǔ)兩端并涂上紅色,車轅前端的橫木用金涂裝飾。錯,金涂。
鸞:通“鑾”,一種飾于馬車上的鈴。鸧(qiāng)鸧:同“鏘鏘”,象聲詞。
假(gé):同“格”,至也。享:祭。
溥(pǔ):大。將:王引之《經(jīng)義述聞》釋為“長”。
顧:光顧,光臨。指先祖之靈光臨。烝(zhēng)嘗:冬祭叫“烝”。秋祭叫“嘗”。
湯孫:指商湯王的后代子孫。
將:奉祀。
?
?
【祭祀成湯的樂歌、以酒和湯獻(xiàn)先祖】
?

玄鳥
?
tiān mìng xuán niǎo,jiàng ér shēng shāng,zhái yīn tǔ máng máng。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gǔ dì mìng wǔ tāng,zhèng yù bǐ sì fāng。
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
fāng mìng jué hòu,yǎn yǒu jiǔ yǒu。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
shāng zhī xiān hòu,shòu mìng bù dài,zài wǔ dīng sūn zǐ。
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
wǔ dīng sūn zǐ,wǔ wáng mǐ bù shèng。
武丁孫子,武王靡不勝。
lóng qí shí shèng,dà xī shì chéng。
龍旂十乘,大糦是承。
bāng jī qiān lǐ,wéi mín suǒ zhǐ,zhào yù bǐ sì hǎi。
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sì hǎi lái gé,lái gé qí qí。
四海來假,來假祁祁。
jǐng yuán wéi hé。yīn shòu mìng xián yí,bǎi lù shì hé。
景員維河。殷受命咸宜,百祿是何。
?
譯文
天命玄鳥降人間,簡狄生契商祖先,住在殷地廣又寬。當(dāng)時天帝命武湯,征伐天下安四方。
昭告部落各首領(lǐng),九州土地商占遍。商朝先王后繼前,承受天命不怠慢,裔孫武丁最稱賢。武丁確是好裔孫,武湯遺業(yè)能承擔(dān)。
龍旗大車有十乘,貢獻(xiàn)糧食常載滿。國土疆域上千里,百姓居處得平安。
開拓疆域達(dá)四海,四夷小國來朝拜,車水馬龍各爭先。景山外圍黃河繞,殷受天命人稱善,百樣福祿都占全。
?
注釋
玄鳥:黑色燕子。傳說有娀氏之女簡狄吞燕卵而懷孕生契,契建商。
商:指商的始祖契。
宅:居住。芒芒:同“茫?!保瑥V大的樣子。
古:從前。帝:天帝。武湯:即成湯,湯號曰武。
正(zhēng):同“征”。又,修正疆域。
方:遍,普。后:上古稱君主,此指各部落的酋長首領(lǐng)(諸侯)。
奄:擁有。
九有:九州。傳說禹劃天下為九州。有,“域”的借字,疆域。
先后:指先君,先王。
命:天命。殆:通“怠”,懈怠。
武?。杭匆蟾咦冢瑴暮蟠?。
武王:即武湯,成湯。勝:勝任。
旂(qí):古時一種旗幟,上畫龍形,竿頭系銅鈴。
乘(shèng):四馬一車為乘。
糦(xī):同“饎”,酒食。賓語前置,“大糦”作“承”的前置賓語。承,捧,進(jìn)獻(xiàn)。
邦畿(jī):封畿,疆界。
止:停留,居住。
肇域四海:始擁有四海之疆域。四海,《爾雅》以“九夷、八狄、七戎、六蠻”為“四?!??;蜥尅罢亍睘椤罢住?,兆域,即疆域。開辟疆域以至于四海。
來假(gé):來朝。假,通“格”,到達(dá)。
祁祁:紛雜眾多之貌。
景:景山,在今河南商丘,古稱亳,為商之都城所在。景:廣大。員:幅員。
咸宜:謂人們都認(rèn)為適宜。
百祿:多福。
何(hè):通“荷”,承受,承擔(dān)。
?
?
【宋國祭祀并歌頌其祖先武丁】
?

長發(fā)
?
jùn zhé wéi shāng,cháng fà qí xiáng。hóng shuǐ máng máng,yǔ fū xià tǔ fāng。
浚哲維商,長發(fā)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
wài dà guó shì jiāng,fú yǔn jì cháng。yǒu sōng fāng jiāng,dì lì zǐ shēng shāng。
外大國是疆,幅隕既長。有娀方將,帝立子生商。
?
xuán wáng huán bō,shòu xiǎo guó shì dá,shòu dà guó shì dá。
玄王桓撥,受小國是達(dá),受大國是達(dá)。
shuài lǚ bù yuè,suí shì jì fā。xiàng tǔ liè liè。hǎi wài yǒu jié。
率履不越,遂視既發(fā)。相土烈烈。海外有截。
?
dì mìng bù wéi,zhì yú tāng qí。tāng jiàng bù chí,shèng jìng rì jī。
帝命不違,至于湯齊。湯降不遲,圣敬日躋。
zhāo gé chí chí,shàng dì shì zhī,dì mìng shì yú jiǔ wéi。
昭假遲遲,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圍。
?
shòu xiǎo qiú dà qiú,wéi xià guó zhuì liú,hé tiān zhī xiū。
受小球大球,為下國綴旒,何天之休。
bù jìng bù qiú,bù gāng bù róu。fū zhèng yōu yōu。bǎi lù shì qiú。
不競不絿,不剛不柔。敷政優(yōu)優(yōu)。百祿是遒。
shòu xiǎo gòng dà gòng,wéi xià guó jùn máng。hé tiān zhī lóng,
受小共大共,為下國駿厖。何天之龍,
fū zòu qí yǒng。bù zhèn bù dòng,bù nǎn bù sǒng,bǎi lù shì zǒng。
敷奏其勇。不震不動,不戁不竦,百祿是總。
?
wǔ wáng zài pèi,yǒu qián bǐng yuè。rú huǒ liè liè,zé mò wǒ gǎn è。
武王載旆,有虔秉鉞。如火烈烈,則莫我敢曷。
bāo yǒu sān niè,mò suì mò dá。jiǔ yǒu yǒu jié,wéi gù jì fá,kūn wú xià jié。
苞有三蘗,莫遂莫達(dá)。九有有截,韋顧既伐,昆吾夏桀。
?
xī zài zhōng yè,yǒu zhèn qiě yè。
昔在中葉,有震且業(yè)。
yǔn yě tiān zǐ,jiàng yú qīng shì。shí wéi ē héng,shí zuǒ yòu shāng wáng。
允也天子,降予卿士。實(shí)維阿衡,實(shí)左右商王。
?
譯文
深遠(yuǎn)又智慧的我大國殷商,永遠(yuǎn)發(fā)散無盡的福祉瑞祥。遙想那洪荒時代洪水茫茫,大禹治水施政于天下四方。他以周邊各諸侯國為疆域,擴(kuò)張的天下幅員遼闊之極。有娀氏族部落正在崛起時,禹王立有娀氏為妃生下契。
先祖契號稱玄王英姿天縱,授封他小國治得政通人和,授封他大國也能人和政通。他循禮守法從不逾越規(guī)矩,因此在群眾中能得到響應(yīng)。后繼者相土也是極為英武,諸侯紛紛歸其麾下呈一統(tǒng)。
正是因?yàn)槲乙笊滩贿`天命,商才發(fā)展到湯這一代大興。我祖湯王的誕生正應(yīng)天時,他的圣明莊敬一天天提升。商湯光昭于上天久而不息,從來都是唯上天是尊是敬,上天授他管理九州的使命。
得授鎮(zhèn)圭大圭等執(zhí)政之寶,為天下諸侯樹起偉大旗幟。多多承蒙上天的善意照拂,他既不爭競也不過于松弛,不過于剛硬也不過于柔和。施政理念始終是從容寬裕,因此無盡福祿降到他身軀。
得授小珙大珙等執(zhí)政之璧,為天下諸侯當(dāng)好領(lǐng)頭駿馬。多多承蒙上天的恩寵關(guān)愛,他奮馬揚(yáng)鞭上陣英勇沖殺。不為強(qiáng)敵所震也不被嚇倒,因?yàn)樗炔磺优骋膊粦峙?,無盡的福祿都往他身上加。
湯王乘坐的兵車戰(zhàn)旗烈烈,他誠敬地持著討逆的權(quán)杖。沖鋒陷陣的大軍勇猛如火,沒有誰敢把我的攻勢阻擋。一叢竹根可生出三棵嫩芽,決不能讓他出土讓他成長!九州天下要想實(shí)現(xiàn)大一統(tǒng),就要先去討伐韋國和顧國,再去討伐昆吾國和夏桀王!
過去在我殷商中世的時候,國家一度深陷于危難之中。實(shí)在是我們天子圣明誠敬,把治國重任交給伊尹愛卿。伊尹確實(shí)配得上阿衡職位,確實(shí)起了輔佐商王的作用。
?
注釋
長:長久。發(fā)(f?。号d發(fā)。
濬(jùn)哲:明智。濬,“?!钡募俳?。商:指商的始祖。
祥:福祥。
芒芒:茫茫,水盛貌。
敷:治。下土方:“下土四方”的省文。
外大國:外謂邦畿之外,大國指遠(yuǎn)方諸侯國。疆:疆土。句意為遠(yuǎn)方的方國都?xì)w入疆土。
輻隕(yǔn):幅員。長:廣。
有娀(sōng):古國名。這里指有娀氏之女,古時婦女系姓,姓氏無考,以國號稱之?!墩f文》:“娀,帝高辛之妃,偰母號也?!睂ⅲ簤?,大。
帝立子生商:《商頌·玄鳥》:“天命玄鳥,降而生湯?!庇袏皇现?,契被奉為商的始祖。
玄王:商契。契生前只是東方的一個國君,由小漸大,并未稱王,下傳十世至太乙(湯)建立商王朝,追尊契為王。根據(jù)“玄鳥生商”的神話,稱為玄王?;笓埽和鋭傄恪?/p>
達(dá):開,通。受小國、大國是達(dá),二句疏釋多歧。鄭箋:“玄王廣大其政治,始堯封之商為小國,舜之末年乃益其地為大國,皆能達(dá)其教令?!?/p>
率履:遵循禮法。履,“禮”的假借。
遂視既發(fā):視,巡視;發(fā),施。舊解多歧。朱熹《詩集傳》:“言契能循禮不過越,遂視其民,則既發(fā)以應(yīng)之矣?!?/p>
相土:人名,契的孫子。契生昭明,昭明生相土,是商的先王先公之一。烈烈:威武貌。
海外:四海之外,泛言邊遠(yuǎn)之地。有截:截截,整齊劃一。
湯:成湯,帝號天乙,商王朝的建立者,他以武力推翻夏桀的統(tǒng)治,建立商王朝。齊:齊一,一樣。
降:降生。
躋:升。
昭假(gé):向神禱告,表明誠敬之心。遲遲:久久不息。
祗(zhī):敬。
式:法,執(zhí)法。九圍:九州。
球:一說球?yàn)橛衿鳎≌叱叨?,大者三尺;一說通“捄”,訓(xùn)“法”。茲取前一說。
下國:下面的諸侯方國。綴旒(liú):表率、法則。
何:同“荷”,承受。休:“庥”的假借,庇蔭。
絿(qiú):急。
優(yōu)優(yōu):溫和寬厚。
遒:聚。
共:歷代訓(xùn)釋不一,一說通“珙”,璧;一說通“拱”,法;一說通“供”,為祭名或祭物,均可通。
駿厖(máng):駿,大。余培林引《詩經(jīng)世本古義》:“《說文》云:石大也?!疄橄聡E厖’者,下國諸侯恃湯以安,如依賴于磐石然。”
龍:“寵”的假借,恩寵。
敷奏:施展。
不震不動:鄭箋:“不可驚憚也。”
戁(nǎn)、竦:恐懼。
總:聚。
武王:成湯之號。載:始。旆:旌旗,此作動詞。
有虔:威武貌。秉鉞:執(zhí)持長柄大斧。鉞是青銅制大斧,國王近衛(wèi)軍的兵器,國王親征秉鉞?!妒酚洝ひ蟊炯o(jì)》:“湯自把鋮以伐昆吾,遂伐桀?!奔创嗽娝鶎?。
曷(è):通“遏”,阻擋。
苞有三蘗(niè):苞,本,指樹于;蘗,旁生的枝椏嫩芽。朱熹《詩集傳》:“言一本生三蘗也,本則夏桀,蘗則韋也,顧也,昆吾也,皆桀之黨也?!?/p>
遂:草木生長之稱。達(dá):苗生出土之稱。
九有:九州。截:整齊。
韋:國名,在今河南滑縣東,夏桀的方國。顧:國名,在今山東鄄城東北,夏桀的方國。
昆吾:國名,夏桀的方國,與韋、顧共為夏王朝東部屏障。據(jù)史實(shí),成湯先將韋、顧、昆吾分割包圍,先殲滅左邊的韋,再殲滅右邊的顧。然后兩面夾擊昆吾,最后伐孤立之桀,決戰(zhàn)于鳴條(今河南封丘縣東)之野,消滅了夏桀的主力。
中葉:中世。商朝立國從契始,到十世成湯建立王朝,從開國歷史年代說正值中世。
震:威力。業(yè):功業(yè)。
允:信然。
降:天降。
實(shí)維:是為。阿衡:即伊尹,輔佐成湯征服天下建立商王朝的大臣。他原來是一個奴隸,成湯發(fā)現(xiàn)他的才干,破格重用。
左右:在王左右輔佐。
?
?
【祭祀成湯及其列祖,并以伊尹從祀】
?

殷武
?
tà bǐ yīn wǔ,fèn fá jīng chǔ。shēn rù qí zǔ,póu jīng zhī lǚ。
撻彼殷武,奮伐荊楚。深入其阻,裒荊之旅。
yǒu jié qí suǒ,tāng sūn zhī xù。
有截其所,湯孫之緒。
?
wéi rǔ jīng chǔ,jū guó nán xiàng。
維女荊楚,居國南鄉(xiāng)。
xī yǒu chéng tāng,zì bǐ dī qiāng,
昔有成湯,自彼氐羌,
mò gǎn bù lái xiǎng,mò gǎn bù lái wáng。yuē shāng shì cháng。
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曰商是常。
?
tiān mìng duō bì,shè dōu yú yǔ zhī jì。
天命多辟,設(shè)都于禹之績。
suì shì lái bì,wù yǔ guò zhé,jià sè fěi xiè。
歲事來辟,勿予禍適,稼穡匪解。
tiān mìng jiàng jiān,xià mín yǒu yǎn。
天命降監(jiān),下民有嚴(yán)。
bù jiàn bù làn,bù gǎn dài huáng。mìng yú xià guó,fēng jiàn jué fú。
不僭不濫,不敢怠遑。命于下國,封建厥福。
?
shāng yì yì yì,sì fāng zhī jí。hè hè jué shēng,zhuó zhuó jué líng。
商邑翼翼,四方之極。赫赫厥聲,濯濯厥靈。
shòu kǎo qiě níng,yǐ bǎo wǒ hòu shēng。
壽考且寧,以保我后生。
zhì bǐ jǐng shān,sōng bǎi wán wán。shì duàn shì qiān,fāng zhuó shì qián。
陟彼景山,松柏丸丸。是斷是遷,方斫是虔。
sōng jué yǒu chān,lǚ yíng yǒu xián,qǐn chéng kǒng ān。
松桷有梴,旅楹有閑,寢成孔安。
?
譯文
殷王武丁神勇英武,是他興師討伐荊楚。王師深入敵方險阻,眾多楚兵全被俘虜。掃蕩荊楚統(tǒng)治領(lǐng)土,成湯子孫功業(yè)建樹。
你這偏僻之地荊楚,長久居住中國南方。從前成湯建立殷商,那些遠(yuǎn)方民族氐羌,沒人膽敢不來獻(xiàn)享,沒人膽敢不來朝王。殷王實(shí)為天下之長。
上天命令諸侯注意,建都大禹治水之地。每年按時來朝來祭,不受責(zé)備不受鄙夷,好好去把農(nóng)業(yè)管理。
上天命令殷王監(jiān)視,下方人民恭謹(jǐn)從事。賞不越級罰不濫施,人人不敢怠慢度日。君王命令下達(dá)諸侯,四方封國有福享受。
殷商都城富麗堂皇,它是天下四方榜樣。武丁有著赫赫聲名,他的威靈光輝鮮明。既享長壽又得康寧,是他保佑我們后人。
登上那座景山山巔,松樹柏樹挺拔參天。把它砍斷把它遠(yuǎn)搬,削枝刨皮加工完善。長長松木制成方椽,楹柱排列粗壯溜圓。寢廟落成神靈安恬。
?
注釋
撻(tà):勇武貌。殷武:即殷高宗武丁,殷朝的一位中興之主,曾任用賢人傅說(yuè)為相,并不斷對西北的貢方、土方、鬼方、羌、周族等用兵,在位五十九年。
荊楚:即荊州之楚國。《史記·楚世家》:“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其長曰昆吾;二曰參胡;三曰彭祖;四曰會人;五曰曹姓;六曰季連,羋姓,楚其后也。昆吾氏,夏之時嘗為侯伯,桀之時湯滅之。彭祖氏,殷之時嘗為侯伯,殷之末世滅彭祖氏?!芪耐踔畷r,季連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早)卒。其子曰熊麗。熊麗生熊狂,熊狂生熊繹。熊繹當(dāng)周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后嗣,而封熊繹于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陽?!?/p>
罙(shēn):同“深”。古深字本作“突”,隸變作“罙”。
裒(póu):“捊”之別體,通“俘”,俘獲。
湯孫:指商湯的后代武丁。緒:功業(yè)。
女(rǔ):同“汝”,你。
鄉(xiāng)(xiàng):通“向”。
自彼氐羌:自,猶“雖”;氐、羌,散居在今西北陜西、甘肅、青海一帶的邊遠(yuǎn)民族。
常:長?!俺!笔恰吧新暋弊郑c“長”字古音同部,故可釋為“長”。
多辟(bì):眾多諸侯國君。
績:通“跡”。
來辟:猶言“來王”、“來朝”。
禍適:讀同“過謫”,義為譴責(zé)。
解(xiè):同“懈”。
嚴(yán)(yǎn):同“儼”,敬謹(jǐn)。
不僭(jiàn)不濫:毛傳:“賞不僭、刑不濫也?!?/p>
封:毛傳:“大也?!?/p>
商邑:指商朝的國都西亳。《史記·殷本紀(jì)》正義:“湯自南亳遷西亳,仲丁遷隞,河亶甲居相,祖乙居耿,盤庚渡河,南居西亳,是五遷也?!币蟾咦谖涠∈潜P庚之后的中興之主,其時建都西亳,在今河南偃師。翼翼:都城盛大貌。
極:準(zhǔn)則。
濯(zhuó)濯:形容威靈光輝鮮明。
后生:猶言后代子孫。
景山:陳奐《詩毛氏傳疏》:“考今河南偃師縣有緱氏城,縣南二十里有景山,即此詩之景山也?!?/p>
丸丸:形容松柏條直挺拔。
方:是,乃。斲(zhuó):同“斫”,砍。虔: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以為“削”。此指用刀削木。
桷(jué):方形的椽子。梃(chān):木長貌。
旅:當(dāng)依毛傳釋為“陳列”。有閑:閑閑,大貌。
寢:此指為殷高宗所建的寢廟。古時的寢廟分兩部分,后面停放牌位和先人遺物的地方叫“寢”,前面祭祀的地方叫“廟”。孔:很。
?
?
【商人祭祀歌頌殷高宗武丁之詩】
?

?????? 我小學(xué)語文不好,所以給詩經(jīng)注下音,方便自己后續(xù)閱讀。相關(guān)譯文和注釋來自網(wǎng)絡(luò),如果對你有所幫助的話,麻煩點(diǎn)個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