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基礎(chǔ)理論和模塊化創(chuàng)作法

在沒有參考的情況下,原創(chuàng)對于小白來說是不現(xiàn)實的。
繪畫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無法脫離生活的。找大量的素材是普通人應該會的技能,并組合這此素材,高于生活的部分,處理素材。進而有自己的藝術(shù)表達,思想領(lǐng)悟。
零基礎(chǔ)臨摹
練習方法:用大師的長處來補自己的不足,明確目的,不貪多,找尖銳的特點的畫家。找風格典型地去臨摹。
(畫師本人并不在意表面,而是從核心處開始推敲,而不色素堆積、形的位置,理解的部分則學不到)不建議復合型,不能泛泛地去學習,要選對畫師。否則只能鍛煉到手,技巧,熟練度,而不能鍛煉到腦子,不會分析自己或其他作品的問題,是因為需要完善個人的繪畫體系。
有目的地去練習,幾張后,找照片運同所臨摹學到的東西,將照片畫下來。
??創(chuàng)作模塊鎖定法
前提:有一定基本功
例:學習斯契米德
注意:畫家的構(gòu)圖形式,繪畫技法,用色模式,獨特性,邊緣空白空間,邊緣松動,干/油筆刷,飽包合度高且協(xié)調(diào)
整合畫面的能力:提煉并做測試
表現(xiàn)技巧:筆刷,配色
練習:去找瑣碎細節(jié)、歸納感。
練習習作:記住鎖定的技巧,并發(fā)展自己的繪畫語言。
屬于自己的繪畫語言是逐漸將學習其他大師的繪畫語言并熟悉鎖定的創(chuàng)作語言后,降低某些學習的比例,發(fā)展出個人的比例。
零基礎(chǔ)色彩練習
練什么?
1階
臨?。簬康男?,鎖定目標
??例:針對性練習某張畫作的筆刷、氛圍等。
??注意:能力弱(單項?多項? 目標性要強)
色彩:準度
訓練目的:對色彩的敏感程度(要求:臨摹對象-畫師畫稿?無壓力的顏色?選有邊界感的筆刷?照片?)
要求:1.仔細的選色觀察狀態(tài) 2.色相-色環(huán)、飽和度-左右值、明度-上下值
2階
色彩寫生(顏色的判斷能力)1.造型 2.上一階是畫師的畫稿,只是色彩的準度練習。
色彩兼容:即概括,可以瞇著眼觀察圖片感覺
初學者:需要反向練習,因為復雜是建立在簡單之上的,我們看到的只是最后的畫面,需要倒推藝術(shù)家最開始看到了什么。
步驟:1.類似的顏色做大塊分割.瞇著眼觀察
2.細分-有壓力的筆刷,形狀稍分即可
3.肌理?好看?畫對顏色關(guān)系?
4.仔細觀察并概括,筆刷要大一些
5.抽象化,兼容
3階
光色理論(熟練與客觀邏輯)
一個球:1.亮部 2.灰部 3.暗部
亮部:光分為:1.強:固有色被大幅度改變 2.弱:固有色還原清晰,與亮度無關(guān)
灰部.光弱,固有色還原清晰
暗部.光分為:1.室內(nèi):環(huán)境光、漫反射??2.室外:天光(原理:1.平衡原理-互補色*-視覺適應 ?2.漫反射原理-反射的區(qū)域?)*區(qū)分漫反射與互補色原理,互補色為光色流動原理,例灰色在不同背景下的視覺感受不同,我們需要主觀加上這個互補色。漫反射與之無關(guān)。
總結(jié):1.感知2.兼容3.光色理論、大腦思考
這就是客觀色的使命,為后面的半主觀色,主觀色做鋪墊。
學習色彩的心路歷程(線條與色彩的不同訓練方式)
顏色來源:1.客觀色:視覺邏輯,預判不同色光重的固有色變化,真實感比較強
2.半主觀色:修正色彩參數(shù),設(shè)計色彩節(jié)奏,色調(diào)平衡與色彩傾向,增加一些主觀的顏色
3.主觀色:色彩心理,感知協(xié)同,高階審美,美學觀念,完全根據(jù)主觀來主導畫面顏色
寫生創(chuàng)作(審美寬度)
心理顏色,主觀感受、并不盲目追求寫實。
(可以在創(chuàng)作中注入自已的想法、感和協(xié)同一音樂、心理顏色,韻律感覺用來作畫,看著音樂作畫出的顏色,應用到畫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