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寅的中場之戰(zhàn):首爾房價大漲,支持率暴跌,韓國怎么了?

時至年關,韓國總統(tǒng)文在寅過得有些艱難。
近日,一份調查顯示,文在寅支持率已從巔峰時的84%,重挫至37.4%。

韓國民眾忘記了年初文在寅在“抗疫”中的優(yōu)異表現,把不滿都聚焦在了高房價與“法檢惡斗”上。
作為大韓民國的第十一任總統(tǒng),文在寅的“前輩們”沒有一個有好下場,或被抓、或流放、或被殺。
以至于有網友調侃韓國總統(tǒng)是全世界最危險的工作,這種現象在韓國國內被稱作“青瓦臺魔咒”。
有位鄰國的外交官在見文在寅時,善意地提醒:“為什么每個總統(tǒng)都沒有好下場,你們是不是該反思下?”
文在寅的確反思了,他決定搬離青瓦臺,改改風水,跑到光化門辦公。明面上自然不能提“風水”的事,公開說法是“光化門離民眾更近,方便傾聽民眾的聲音?!?/p>
現在看來,面對波譎云詭的韓國政壇,光靠改風水顯然是靠不住的。

支持率暴跌的文在寅能否全身而退,都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1 房價失控
文在寅支持率暴跌首要原因是高房價。
調查顯示,失敗的樓市調控政策成為民眾不滿的首要原因,占比高達22%。
高房價并非中國特色,文在寅上臺3年來,韓國房價上演罕見的“大躍進”,尤其是全球疫情爆發(fā)后,韓國對外貿易遭受重挫,大量熱錢無處可去,紛紛流入房地產市場,尋求避險。
首爾的房地產中介以“恐慌性購房”來形容這次的購房熱潮。
今年8月,首爾市內開售一處新盤,110套公寓房遭到37000多購房者哄搶,平均340人搶一套住房,創(chuàng)下了首爾地產預售紀錄。
據媒體報道,2020年1月到7月,首爾房價累計漲幅達52%!

這股熱潮很快擴散至全國,韓國釜山、大邱、大田、蔚山、光州等地相繼出現搶購潮,單7月,韓國全國房產交易量達14.1萬套,較去年同期大增110%。
其實,房價暴漲這筆爛賬不能完全算到文在寅頭上,早在他上臺之前,已有大量熱錢開始涌入地產市場。
由于前任樸槿惠失敗的外交,韓國與某大國鬧得很不愉快,波及到了雙邊貿易,韓國財閥看衰外貿,資金轉向進入房地產。
文在寅上臺后,敏銳察覺了資金動向,3年來,連續(xù)出臺了23項調控措施,打擊投機行為。
比如“價格在900萬人民幣以上的商品房必須全款購買”的措施都用上了,依舊阻止不了高起的房價,疫情后全球性衰退更是推波助瀾,文在寅傻了眼,只能讓國土部部長辭職,以平民憤。

韓國作為一個發(fā)達國家,城市化進程早已完成,城鄉(xiāng)人口比例相對穩(wěn)定,不存在中國大城市“農轉非”的剛性需求,這輪的房價“大躍進”只能被解釋為對未來經濟不確定性的恐慌。
如果說,高房價是經濟現象,文在寅內閣通過經濟手段還有挽救的余地,但他的另一處戰(zhàn)場“法檢惡斗”極有可能要了他的命。
2 “法檢惡斗”
此時此刻,韓國政壇正上演著一出“禍起蕭墻”的“法檢惡斗”。
從調查數據來看,“法檢惡斗”嚴重影響了文在寅政府的支持率,民眾對政府團結性表示擔憂,是僅次于高房價的社會性議題。
惡斗雙方為韓國法務部和檢察院。11月末,法務部部長秋美愛突然對檢察總長尹錫悅下達了停職令,指控他不顧“檢察中立”原則,干涉政府行政。

通俗點說就是,檢察總長尹錫悅與反對派沆瀣一氣,惡意阻撓現政府的司法改革,觸犯了檢察官不選邊站的原則。
檢察總長尹錫悅非常硬氣否認一切指控,表示自己只是按照憲法給予的權力對內閣成員進行調查,并無惡意阻擾改革。
一位教員曾說過:“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
站隊是人的天性,要說尹錫悅對司法改革沒有立場,簡直是天方夜譚,更何況,這場司法改革首要目的就是打擊這些飛揚跋扈的檢察官。
韓國的檢察官有可能是全世界權力最大的檢察官。韓國憲法規(guī)定,為了監(jiān)督政府,給予檢察官自由行動的權力。自由到什么地步呢?

韓國檢察官可以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調查全國任何一個人,包括文在寅。
哪一個人沒有點小瑕疵?只要想查,肯定能查出問題。反之亦然,檢察官想要保護一個人,可以找出一萬個理由不啟動調查。
最夸張的是韓國警察沒有獨立辦案權,辦案需要檢察官點頭才行,檢察官視警察為家奴,百官如羔羊。
韓國媒體報道,在大邱,有個流浪漢沖進一家便利店搶劫,打傷了收銀員,搶了點零食。這樣一起惡性傷人事件,卻因當地檢察官一句“他是太餓了才搶劫,每個人都有免于饑餓的權力,所以不予起訴。”把人放了!警察聽了都要起立鼓掌。
還有文在寅的人生導師,前總統(tǒng)盧武鉉,平民出身,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結果,盧武鉉退休后,被政敵李明博清算,派出檢察官清查,發(fā)現盧武鉉的妻子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接受過賄賂。
視聲譽如性命的盧武鉉沒想到自己栽在了妻子身上,精神崩潰,跳崖自殺。
2017年,文在寅上臺后,發(fā)起反攻倒算,如法炮制,派檢察官搜查李明博,也搞出個貪污大案來,2019年,李明博被判15年入獄。
樸槿惠“閨蜜門”案件也類似,韓國總統(tǒng)不得善終,處處有檢察官的影子。

韓國檢察官群體猶如游離在政府與反對派之間的第三股力量,誰上臺就聽誰的,打擊政敵信手捏來,以“憲法保衛(wèi)者”自居。
明朝中期,西廠特務半夜闖入一戶官員家中,大肆抓捕,鬧得雞飛狗跳,家里妻兒哭聲一片。
住在隔壁的翰林學士看不下去,質問道:“你們這樣胡作非為,難道不怕王法嗎?”西廠特務嘿嘿一笑反問道:“你難道不怕西廠嗎?”
這里把“西廠”換成“韓國檢察院”正合適,韓國不愧是明朝的好附庸,學得有模有樣。
3 禍起蕭墻
在政壇玩了半輩子的文在寅當然明白,自己想要平安退休,必須控制住這群飛揚跋扈的檢察官。

所以2019年,把李明博搞進監(jiān)獄后,他立刻著手司法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檢察官不得指揮警察辦案,給予警察獨立辦案權。
檢察官沒了指揮警察的權力,好比老虎被拔掉了爪牙,威脅性大大降低。檢察官群體自然不干,聲稱這項改革違憲。
文在寅不管,2019年9月,他啟用嫡系曹國擔任法務部長,正式推動改革。
檢察總長尹錫悅立刻發(fā)起對曹國的調查。曹國是個富二代,個人資產3100萬人民幣,沒什么經濟問題。
檢察官充分發(fā)揮了苦干精神,愣是查出他女兒在高考時,由別人代筆寫論文的問題,涉嫌高考作弊。

又一個栽在親人身上的案例,重壓之下,曹國僅當了一個月的法務部長,便狼狽辭職,檢察官首戰(zhàn)得勝。
今年一月,文在寅又換上了新的法務部長秋美愛,繼續(xù)推進改革。秋美愛雖是女子,卻是個狠角色。她平民出身,學習刻苦,通過了司法考試。
在韓國,司法考試通過率極低,盧武鉉考了七年,文在寅考了兩年,秋美愛一次通過,司法考試中前100名會被任命為法官,100名-300名會被任命為檢察官,300名以后只能當律師了。
秋美愛當了法官,尹錫悅當了檢察官,文在寅和盧武鉉當了律師,成績好壞一目了然。
秋美愛從政幫理不幫親,曾經反對過盧武鉉的一些政策。

照理說,文在寅不會用她,但要想干成司法改革這件事,就需要為了真理可以和任何人翻臉的狠角色。
秋美愛上臺后,撤銷了一大批有污點的檢察官,砍斷尹錫悅的左膀右臂。
反對派與檢察官結盟,在國會中炮制了一大堆秋美愛家庭丑聞,但調查結果均為查無實據,不了了之。
11月,秋美愛又以妨礙中立原則停職了尹錫悅,想要剔除司法改革最大的絆腳石。
尹錫悅對此不屑一顧:“我不是法務部長的下屬,她沒有權利這么做,這涉嫌違憲?!?/p>
雙方把官司鬧到了最高法院,12月,最高法裁定尹錫悅沒有妨礙中立,可以繼續(xù)任職。檢察官又贏了!

秋美愛走出法院時對記者表示:“司法改革不會停止,我將向總統(tǒng)匯報今天的情況,商討下一步計劃?!?/p>
言下之意是這事沒完,大家都小心點。
但留給文在寅的時間不多了,韓國將在2022年開啟新一輪大選,滿打滿算只剩下一年半。
在這么短的時間想要改變根深蒂固的韓國檢察體系,難度不言而喻,但他要想平安退休這一步非走不可。
民調顯示,現任檢察總長尹錫悅是下屆總統(tǒng)的熱門人選,支持率名列第一。如果尹錫悅上臺了,等待文在寅的是什么,可想而知。

我國春秋時期,魯國的權臣季氏準備攻打顓臾。
孔子知道后憂心忡忡,學生不解問:“這只是季氏攻打外邦小國而已,有什么可憂慮的?”
孔子說:“季氏表面上是打顓臾,實際上顓臾背后站著的是魯國國君!季氏在謀反!”
對于文在寅而言,會不會應驗青瓦臺魔咒不重要,重要的是“季氏之憂”迫在眉睫,文在寅得先坐穩(wěn)了屁股下面的椅子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