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挽雕弓如滿月,130米級電磁大彈弓是真的強

性能超級強的電磁大彈弓在多年前就被徹底突破,是絕對出人意料的。當時誰也沒想到被認為是天頂星一類的高科技被快速突破而且實際運用效果遙遙領先超級大國。也導致已經(jīng)研發(fā)了至少10年以上的蒸汽彈射技術頓時地位就尷尬了。那么對已經(jīng)開工的大型載機艦艇來說,繼續(xù)用原本設計好了自產(chǎn)蒸汽彈射器還是用全新的電磁大彈弓,就成了一個哲學問題。最終決定進行陸地并列對比試驗,以事實效果來說明問題,這樣輸贏雙方才能都沒有遺憾。據(jù)說對比試驗要進行100次,最終到了對比彈射90次之后,蒸汽彈射的研發(fā)制造方已經(jīng)不再去看過程和結果了,明顯是所有的方面都無法和電磁大彈弓對比??梢哉f能力超強的電磁大彈弓徹徹底底的一邊倒的贏了。習慣了電磁彈射的飛行員包括飛機,是絕對不會再去主動適應蒸汽彈射時的巨大起始加速度的。

僅僅130米上下的電磁大彈弓,就可以安全彈射45噸級別的飛機。平時正常全重30噸出頭的重型艦載機,不需要加速到彈射線的盡頭就可以輕松起飛。這也是全球第一次成功電磁彈射30噸以上的重型艦載戰(zhàn)斗機!雖然超級大國的電磁彈射器研發(fā)更早,甚至已經(jīng)實際安裝上艦,但是卻至今沒有哪怕彈射一次30噸級的飛機,不論在陸地試驗線還是在福特號航母的實際上艦彈射線上;這也是福特號至今無法彈射起飛滿載重量31.8噸的F35C的根本原因。而130米級別的陸地電磁彈射線,彈射了N千次無故障,到最后把測試用的X架30噸級的重型彈射型試驗戰(zhàn)機都提前彈到了規(guī)定的最大彈射次數(shù),居然提前耗盡了金屬安全壽命!130米級電磁彈射線的能力強大,還不僅僅表現(xiàn)在彈力強勁和無故障上;還在于其彈射幅度調(diào)節(jié)能力驚人。同樣一部電磁彈射器,居然可以在4.5噸和45噸之間自由調(diào)節(jié)。

還可以在X個G和5個G之間的最高加速度之間自由調(diào)節(jié)。因此巨大的電磁彈射線,既可以彈射龐大的重型艦載機,也可以彈射小巧玲瓏的艦載無人機,甚至可以對最大加速度不能超過2個G的大型平直薄機翼的遠程無人偵察機進行彈射起飛!而如果同樣的大型無人偵察機用任何蒸汽彈射器去彈射,恐怕后果就是還沒離艦,這無人機已經(jīng)是機身是機身,機翼是機翼了。早就因為加速度過大而當即解體了。福特號的電彈射不但彈射力度不能超過25噸,而且還不能輕易的改變彈射噸位,否則就會立即宕機;重啟一次彈射飛輪,就需要前后4個小時,真正用來打仗黃花菜都涼了。這也是福特級至今無法實戰(zhàn)的重要原因。而130米電彈線的超級適應能力,也是傳說海盤子在收費僅僅幾周之后就已經(jīng)再次彈射上天的根本技術保證。其進度之快讓最大膽的預測者都感到驚訝。不過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卻認為這完全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另外,按照超級大國有關方面在福特級上安裝測試的經(jīng)驗。需要先在船廠附近搞一套陸地的試驗系統(tǒng)。把即將上艦安裝的電磁彈射器的所有設備零件都在陸地系統(tǒng)上安裝調(diào)試完畢后,再轉移到福特級實船甲板115米以上長度的梯形凹槽中。

然后再做第二遍系列彈射測試。而130米的電磁彈射大彈弓根本不需要搞兩次安裝??梢詮纳a(chǎn)廠家出廠后直接到3號艦上完成安裝后進入海上試驗。當然上艦后的電磁彈射線可能會比陸地上略微縮短。但是在有甲板風的情況下最大彈射能力仍然可以確保45噸。目前沒有這么大的有人艦載機,但是卻可以彈射上艦的遠程無人攻擊機和無人加油機。福特級電磁彈射線的前期探索也不是完全沒有成果,起碼知道了必須把電磁彈射梭的上下兩面都升級成自由滑動,徹底解決了船體風浪下輕微變形會卡住彈射梭的難題。正是受到了福特級技術趟雷的啟發(fā),130米級彈弓的彈射梭采用了更精巧的設計。即使軌道在極端情況下更大幅度的彎曲,也能自由的彈射和回收。130米級電磁大彈弓本來就很強,再摸著鷹醬過河之后就更是超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