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野獸戰(zhàn)爭始動!1995年麥當勞玩具未公開設計文件一覽

ins用戶RoboticPlanetToys分享了他在拍賣會上中標了一個麥當勞的開心樂園餐玩具展示活頁夾,并給我們掃描了里面的變形金剛玩具產品設計內容。
這里說“變形金剛”是因為這些概念圖紙頁面使用的是變形金剛第二代(geneartion 2,具體看下文圖片)的標志,可能在當時“野獸戰(zhàn)爭(beast wars)”這個名字似乎還沒有敲定(畢竟還只是1995年),所以并沒有在文檔中出現(xiàn)。
最早有說法是孩之寶/肯納最初打算將G1的擎天柱和威震天形態(tài)上的突破,而這一文件恰恰印證了這一觀點,因為這早于由“prime”(擎天柱)到“primal”(擎天圣)的轉變。同樣值得注意的是,這顯然是在派系名稱“巨無霸(maximal)”被決定之前,因為文件中說威震天領導著“巨猙獰(predacons,即BW中的原始獸,與G1沖云霄成員小隊同名)”,而擎天柱領導著“賽博野獸(cyberbeasts)”。
在這份早期文件中,出現(xiàn)幾個將成為主流產品角色的草圖,其中一些帶有初步的命名方案,例如“Snaper(最終為bw童子軍級產品)”被稱為“Buzzsaw(圓鋸,即G1聲波磁帶戰(zhàn)士雷針鳥)”,而“Scorponok(巨蝎勇士,G1薩克巨人同名)”被標記為“Shockwave(震蕩波,多半是G1那個)”。









然而,在這一部分最有趣的事情是將“cheetor(黃豹)”稱為“prowl(警車)”,而利用的配色方案讓人不禁想起cheetor重涂的“shadow panther(影豹,圖片在下面)”。
這不禁人懷疑,警車成為成為黃豹可能是在加強級(deluxe)產品決定后發(fā)生的角色更替


它似乎原本打算成為豹形態(tài)的G1警車,這也很好解釋了黃豹為什么會有一個和警車差不多的頭部造型




文件中還提到了“auto-rollers(G2的一個系列分支,將軍擎天柱正是出自于此)”的產品系列,除了下圖展示之外還有四個以車輛為偽裝模式的產品,不幸的是沒有包括在文件中,不過這邊還有推主設法從另一個拍賣品中找到的月球車形態(tài)警車的圖像

看看下面的圖片,其中包括看到發(fā)布的玩具的概念草圖,有包括海龜和蜻蜓版的威震天,還有一些原本被設想成不同角色的,比如最初打算成為擎天柱的前烏頭蝠鲼!








哦,還有一張獅子擎天柱的概念草圖(上面也發(fā)過),它是白獅擎天柱(lio convoy)的前身!



圖源:RoboticPlanetToys@ins
文本:Magellan@allspark
編輯/排版:鋼絲bot

附:相關文件一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