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中月(一)

(一)無月
在很久很久以前,夜晚的天空,沒有那些細(xì)碎的繁星,更沒有那皎潔的皓月,每逢夕陽西下,早就響過了三遍船歌號子,家家戶戶升起了縷縷炊煙,籠罩著昏黃的晚霞,卻不到半個(gè)鐘的功夫,大地便陷入一片死寂,往遠(yuǎn)一些的郊野,飛禽走獸悄然無聲,只有不時(shí)而來的陣陣蟬鳴,向無邊無際的黑暗里蔓延。唯有在繁華喧囂的京城里,仍然燈火通明,大戶人家在門前掛起盞盞燭燈,透過五顏六色的彩紙發(fā)出奇幻的光芒,于是街巷鄰里便有如通往夢境的隧道,忽明忽暗,色彩斑斕,好不熱鬧。其中燈火最亮最大的,當(dāng)屬名勢最盛的周家,周家架起了一座高高的塔樓,用十色的琉璃作塔的四壁,里面燃起浸油三天的火把,塔的吊腳和頂尖的地方,擺掛了各式各樣的紙燭燈,松油燈,火樹銀花,閃爍著千萬般顏色直上云霄,映照著京城的半邊宛如極光。
而皇帝的宮殿就更不必說,單看大殿前的滿池白燭,臺(tái)階上五步一盞的羊脂燈,再到這王室前鑲金白玉爐里燃著的熊熊烈火,照亮了一片紅磚金瓦,這般氣派,便無不令人神魂顛倒,情不自禁的拜倒在殿前。
但無論多么美輪美奐的夜晚,也都只屬于那一座京城。在這繁華之外的地方,能共萬戶普通人家享有的,大概只有這彌漫千里的靜謐。
不過總有例外,畢竟自然是如此的無常與慷慨,離京城遠(yuǎn)遠(yuǎn)的那邊,有一座高大雄偉的山峰,叫做東山;在這東山腳下,有一條澄澈的河水,叫做月溪,每到夜晚,便映現(xiàn)出如翠玉一般的顏色,在這長夜中放射出柔和的輝光。這光雖弱,但綿長溫柔,輕輕撫動(dòng)著冰冷的神州大地,也給溪邊樸實(shí)的人們帶來了安詳。
傍著月溪,在東山腳下住著一位老者,他是全國上下最靈巧的工匠。然而他從未顯露出自己的手藝,終日只靠耕作于這一畝良田而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在初夏的一天,老者如往常一樣結(jié)束了一天的勞作,把自己制作的搖椅搬到月溪旁乘涼。竹扇輕輕搖動(dòng)著,送來陣陣帶著馨香的微風(fēng),溪水安靜的流淌著,閃著粼粼波光,如金絲錦玉的綢緞,似浮動(dòng)著的綾羅。
月溪發(fā)出的柔光襯著老者斑白的胡須,老者凝視著這河面,許久,眼中似乎有了光亮;他默默起身,心里決定了一個(gè)振奮的計(jì)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