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mi Note 11 Pro+:親民的 Redmi 也要「敢越級」?
現(xiàn)在的廠商就喜歡搞事,Redmi 也要搞越級,新一代定位親民的 Redmi Note 系列里似乎獲得不少原本來自旗艦機型的技能加成。

說的是剛發(fā)布的 Redmi Note 11 系列 —— 整個系列有 Redmi Note 11、Redmi Note 11 Pro,以及 Redmi Note 11 Pro+ 三款機子,而當中要數(shù)我手中這款 Redmi Note 11 Pro+ 堆料最強、技能加成最多。


Redmi Note 11 Pro+ 這次采用了與 iPhone 12 類似的棱角機身設計,但收邊的設計明顯要優(yōu)于 iPhone 12 / 13 系列,但局限于 Redmi Note 系列定位和成本控制,邊框只是塑料邊框。
設計上 Redmi Note 11 Pro+ 繼承了上一代 Note 10 Pro 的基礎設計語言,攝像頭模組同樣的設計風格,但在純平的背板上顯得有幾分莊重而神圣。

配色并不復雜,Redmi 給 Note 11 Pro+ 安排了「神秘黑境」、「時光靜紫」,以及手中「迷霧森林」三種配色,而 Note 11 Pro 還多了一個帶有閃亮設計的「淺夢星河」。

Redmi 的 Note 系列這次用上了 OLED 面板,而且還是三星的 OLED 面板,一塊 6.67 英寸的屏幕,分辨率 2400 × 1080,而最高顯示刷新率為 120Hz。

我們 WHYLAB 實驗室測得這塊屏幕的最高手動亮度 514.34nits,外部強光能激活出最高的 794.74nits,這樣的成績是非常不錯的,我們也目睹了越來越多中端機型的屏幕亮度往旗艦靠攏的過程。

至于色彩方面,Redmi 給 Note 11 Pro+ 配的三種顯示模式,「生動」、「鮮艷」以及「標準」模式分別測得 104.14% 的 P3 色域、107.1% 的 NTSC 色域,以及 104.64% 的 sRGB 色域覆蓋,可見能顯示的色彩非常廣,但色彩的精準度更重要。
「124 色平均 ΔE2000」,這是一個反映色彩偏移的指標,它在某個色域中的值越高,說明色彩偏移越嚴重,證明色彩精準度越低,因此我們一般追求更低的「124 色平均 ΔE2000」數(shù)值。

在 Redmi Note 11 Pro+ 這塊屏幕上,我們實驗室測得「生動」、「鮮艷」以及「標準」這三個顯示模式下的平均 ΔE2000 值分別為 P3 色域的 4.29、NTSC 色域的 6.13,以及 sRGB 色域的 1.48 —— 各個模式的風格都非常明顯,其中「生動」模式的色準中規(guī)中矩,「鮮艷」模式為了觀感不可避免地犧牲了色準,而「標準」模式的色準做得非常不錯。

包括 Note 11 Pro+ 在內(nèi),整個 Redmi Note 11 全系首發(fā)搭載了聯(lián)發(fā)科新的天璣 920 SoC,相比起之前 Note 10 ,其定位和性能處于天璣 1000 與天璣 900 之間(稍靠近天璣 900),采用臺積電的 6nm 工藝制程,CPU 部分采用了兩枚 2.5GHz 的 A78 大核以及 6 枚 2GHz 的 A55 小核,GPU 部分為 ARM 的 Mali-G68,支持最高 LPDDR5 運存芯片以及 UFS 3.1 存儲芯片,而 Redmi 基于 Note 11 系列定位全系只采用 LPDDR4x 運存以及 UFS 2.2 存儲芯片的組合。

而手中 Redmi Note 11 Pro+ 的游戲性能,這里找來了「和平精英」來進行測試,還是老樣子,先使用工具對游戲的幀率限制進行破解,并將畫質(zhì)開啟到「HDR 高清」,且開啟抗鋸齒和陰影效果,同時將幀率調(diào)到 90fps 等級。

但遺憾是現(xiàn)階段的 Redmi Note 11 Pro+ 無論怎么破解幀率,都只能跑到了 60fps,實際平均幀率 59.2fps,最高幀 60fps 到頭了,明顯是被騰訊限制了幀率,但仍能作為基本的游戲性能參考,畢竟 90fps 的渲染壓力還是存在的。

實際 Redmi Note 11 Pro+ 表現(xiàn)還算不錯,SoC 各部分的使用率、消耗都在還不錯的水平。
另外硬件上,Redmi Note 11 全系給得還是挺足的,NFC、X 軸線性馬達、對稱式雙揚聲器、雙頻 GPS,還有 3.5mm 音頻接口、小米看家的紅外傳感器,甚至還支持 IP53 等級防潑濺。

Redmi Note 11 Pro+ 的后置攝像頭組為經(jīng)典的廣角主攝、超廣角端、微距的配置,其中主攝像頭采用的是 1.08 億像素 Sensor,來自三星的 HM2,1/1.52 英寸底,單像素尺寸 0.7μm,但日常以像素 9 合 1 的方式輸出 1200 萬像素照片。

實際表現(xiàn)直接看樣張,在白天光線充足的環(huán)境下,Redmi Note 11 Pro+ 的色彩其實并不算太討好眼球,在細節(jié)復雜的環(huán)境下,色彩略微黯淡(特別是綠色),在大紅色較多的環(huán)境下色彩飽和度會相對高些;而解析力方面,畫面的細節(jié)會顯得有點兒「肉」,邊緣略顯暗淡,即使在白天光線充足的環(huán)境下,也有一定幾率拍到模糊不清的廢片。














或許是手中這臺機器優(yōu)化還不到位,期待未來 Redmi 能繼續(xù)優(yōu)化好這枚 1.08 億像素的主攝表現(xiàn)吧。
到了夜間相對光線較弱的環(huán)境,會將上述白天時候的缺點給放大,這里就不花筆墨了,直接從樣張感受。
?






Redmi Note 11 Pro+ 的超廣角端采用三星 S5K4H7 傳感器,其表現(xiàn)也可以直接從下面樣張感受到,這里也同樣不作贅述了。










Redmi 給 Note 11 Pro+ 配了一組 4500mAh 容量的電池組,由兩枚 2250mAh 電芯串聯(lián)組成,并配合 120W 的快充,這也是量產(chǎn)的快充技術中,目前充電功率最高的技術之一,據(jù)說是 Redmi 品牌第一款 120W 快充的機型,如果沒記錯的話,它應該也是這個價位段的第一款。

在 Redmi Note 11 Pro+ 的快充技術里,高功率的電荷泵技術當然少不了,而雙電芯內(nèi)配合 MTW 多極耳設計來降低內(nèi)阻,以降低充電過程中的發(fā)熱 —— Redmi 官方稱 Note 11 Pro+ 充滿僅耗時一刻鐘,也就是 15 分鐘,而實際表現(xiàn)是否如此神奇呢?
我們 WHYLAB 實驗室繼續(xù)以我們更為嚴格的測試標準來對 Redmi Note 11 Pro+ 的充電進行測試,最終錄得一次完整的充電耗時 17 分鐘,會比官方宣稱的要多 2 分鐘,與官稱的基本吻合。

不過這 2 分鐘的差距是怎么來的呢?
其實,手機廠商在進行充電測試時,一般會在手機開機狀態(tài)下 1% 剩余電量時開始,而我們 WHYLAB 實驗室的標準,則是需要將先手機電量完全耗盡至自動關機,以保證最低電量,再開始進行。

測試的環(huán)境以及設備我們也有相應的統(tǒng)一標準,且接近我們?nèi)粘J褂铆h(huán)境,例如室溫會控制在 25℃,且控制誤差在上下 1℃ 以內(nèi),室內(nèi)的相對濕度也必須控制在 50%,且上下誤差不超過 5%;另外為統(tǒng)一不同機型在充電開機的差異,還會對部分沒有自動開機機制的機型手動開機,以統(tǒng)一充電體驗 —— 標準更為嚴格,因此我們 WHYLAB 實驗室標準下測得的充電耗時也相對更長,但也更具實際參考和比較的意義。
另外放眼我們 WHYLAB 數(shù)據(jù)庫的數(shù)據(jù),Redmi Note 11 Pro+ 開啟「快充加速」 17 分鐘的充電速度,已經(jīng)能登頂我們的「充電榜單」,與 MIX 4 并列第一了,確實充得非???。
不過開啟「快充加速」后,發(fā)熱會相對較高些,測得背面最高 42.1℃,但也符合基本的物理規(guī)律,能理解;如果關閉「快充加速」,最高溫度會下降到 40℃ 以下,但充電耗時也并不會增加太多,如果在意溫控可以酌情選擇關閉「快充加速」。

看完充電再看續(xù)航,依舊是 WHYLAB 標準的「五小時續(xù)航測試」,測試項目包括刷微博、聊微信、在線音樂、在線長視頻(B 站)、短視頻、電子書、游戲、拍照、網(wǎng)購、通話,各項持續(xù)半小時,共計 5 小時,壓縮模擬了我們?nèi)粘R惶焓褂脤﹄娏康膿p耗量。
滿電狀態(tài)的 Redmi Note 11 Pro+ 跑完一趟「五小時續(xù)航測試」,最終剩余電量 56%,這對雙電芯電池組機型來說,表現(xiàn)挺不錯的。

接著是「五小時續(xù)航測試」過程中各項目的發(fā)熱監(jiān)測,其中 Redmi Note 11 Pro+ 的正反面最高溫都是在相機的視頻錄制過程中測得的,其中正面 39.4℃,背部 37.7℃,且都是位于機身頂部,橫握時能感受到左右手溫度不同,不過正反面最高溫均未超過 40℃,證明 Redmi Note 11 Pro+ 的 1818 平方毫米液冷均熱板發(fā)揮了作用,實際的效果還挺不錯的。

1999 元(雙十一 1899 元)起跳,Redmi Note 11 Pro+ 算是個越級的產(chǎn)品,120W 的快充,讓它的充電速度超越了市面上絕大多數(shù)的手機,包括各類旗艦,甚至連續(xù)航也有很不錯表現(xiàn)。雖然用了不及上一代 Note 10 Pro 的 SoC,但性能基本夠用,重要的是各種 NFC、X 軸馬達、雙揚聲器、防潑濺設計等一個都不少;如果你不在意相機,對性能的需求不算高,對續(xù)航和充電較敏感,或許 Redmi Note 11 Pro+ 是你性價比之選。
Redmi Note 11 Pro+:親民的 Redmi 也要「敢越級」?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