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強迫癥救星,淺談對仗之美——杜甫《登高》

登高
唐?杜甫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
《登高》一詩,被稱為“七律之冠”,可謂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其文筆之美,自不待言,而句句皆對,更是難能可貴。
律詩的寫作,向來要求對稱。在音調(diào)上要求平仄音相對稱,在句式上要求上下句相對稱。但是,句式上的對稱只限于二、三聯(lián),一、四聯(lián)則是不受限制的。而《登高》的厲害之處在于,全詩的四聯(lián)都是對稱的。
就以第四聯(lián)為例。作為詩歌的結(jié)尾部分,尾聯(lián)通常要總結(jié)全詩,所以很難對稱。然而《登高》——“艱難”對“潦倒”,“苦恨”對“新?!?,“繁”對“濁”,“霜鬢”對“酒杯”。詞詞對稱,字字對稱,堪稱完美。
?
對仗提高了寫詩的下限。再簡單的詞句,經(jīng)過了對仗的加工,也會變得很美。例如,我來隨便寫一句——
屏幕豈無字,
鍵盤應(yīng)有聲。
其中,“屏幕”對“鍵盤”,“豈”對“應(yīng)”,“無字”對“有聲”。這幾個字,可謂是再簡單不過,沒有任何的修飾成分。但是一寫成對仗的形式,打字者的文藝氣質(zhì)就烘托出來了。這句話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才子佳人,而不是指點江山的鍵盤俠或者苦逼的996。
?
就算再怎么沒有靈感,對仗也可以幫你“湊”出一句好詩。例如,我們給出上句——
寒塘渡鶴影,
想不出來下句怎么辦,我們可以硬對——
“寒”對“冷”,“塘”是二聲,那“寒塘”就對“冷月”吧。“鶴”對“花”,動物對植物,又都具有文人雅趣?!坝啊弊痔摕o縹緲,那就對“魂”。“鶴影”對“花魂”。中間還差個動詞,用“葬”來配合“魂”,精妙無比。
于是,一句詩就這樣湊成了。
寒塘渡鶴影,
冷月葬花魂。
當(dāng)然了,這首詩用在這里,只是舉個例子。其原作來自《紅樓夢》,本身是寫得非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