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員“女教頭”黃偉芬揭秘“神十二”航天員的選拔與訓練(上)

?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號飛行乘組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出征太空,之后圓滿完成為期3個月的飛行任務。這是我國空間站任務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
與前期飛行任務相比,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與建造階段航天員飛行時間為3到6個月,任務極為艱巨復雜,對航天員的身心素質、知識技能、應急決策與處置能力、心理調適能力都提出了極高要求,航天員以及航天員選拔與訓練面臨的挑戰(zhàn)前所未有。
?
面對挑戰(zhàn),航天員系統(tǒng)做了大量工作,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tǒng)總設計師黃偉芬在她的文章《問天之路:神舟十二號乘組的選拔與訓練》里作了細致解讀。今日起,我們的太空將分3期連載。
?
問天之路
神舟十二號乘組的選拔與訓練
Selection and Training of Shenzhou-12 Crew
■文/黃偉芬
?

科學統(tǒng)籌,完成乘組選拔
?
按照載人航天工程總體規(guī)劃,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與建造階段,共安排包括神舟十二號任務在內(nèi)的4次飛行任務。
針對任務特點,航天員系統(tǒng)在總結前期選拔經(jīng)驗的基礎上,調整了選拔策略,按照“統(tǒng)籌規(guī)劃、新老搭配、繼承與發(fā)展”等原則,2019年12月,完成了神舟十二號至十五號飛行任務的飛行乘組選定,每個乘組由3名航天員組成,指令長均由飛過的航天員擔任。
?

飛行乘組選拔,仍從思想政治素質、身體情況、心理素質、知識與技能掌握情況等方面進行全面考察和評定,并加大了對臨床潛在問題的排查,增加了高空減壓病易感性檢查,采取了+8Gx的超重耐力選拔,同時在選拔中綜合考慮了飛行經(jīng)驗、出艙活動要求、與各次任務的匹配、年齡、新老搭配、心理相容性等方面因素,在確定航天員個體滿足任務要求的基礎上,統(tǒng)籌分析確定了各次任務飛行乘組。
神舟十二號任務為空間站任務首次載人飛行,且須進行空間站任務首次出艙活動,艙外航天服新、航天器新、時間長、多次出艙、艙外建造任務復雜而艱巨,風險很高,意義重大,對航天員身心素質、知識技能、特別是應急與故障處置能力要求提出極高的要求。
綜合考慮,選擇有兩次飛行經(jīng)驗的航天員聶海勝擔任指令長,與有出艙活動經(jīng)驗的航天員劉伯明和第二批中唯一的備份航天員(神舟十一號任務)湯洪波三人組成乘組,執(zhí)行空間站建設期首飛任務。
?

?
從難從嚴,強化實戰(zhàn)能力
?
從2017年3月開始,航天員訓練全面轉入為空間站任務做準備。航天員訓練的目標概括起來就是:通過全面系統(tǒng)的訓練,使航天員在思想、身體、心理、知識儲備和操作技能等方面、具備執(zhí)行飛行任務的能力,做好執(zhí)行任務的準備。
針對空間站任務特點,航天員系統(tǒng)本著“從難從嚴、從實戰(zhàn)出發(fā)、試訓一體”的原則,設計并實施了八大類兩百余科目全面系統(tǒng)的訓練,包括基礎理論訓練、體質訓練、心理訓練、航天環(huán)境適應性訓練、救生與生存訓練、航天專業(yè)技術訓練(空間站、出艙活動、交會對接、機械臂、貨運飛船、載人飛船、空間實(試)驗等)、飛行程序與任務模擬訓練、大型聯(lián)合演練等。
?
?

與前期相比,新增了空間站技術訓練、機械臂技術訓練、空間試驗和實驗技術訓練。強化了出艙活動訓練,在模擬失重水槽進行了大量出艙活動訓練,進行了10Pa低壓環(huán)境出艙活動訓練,利用虛擬現(xiàn)實訓練器和機械臂操作訓練臺進行出艙活動協(xié)同配合訓練和演練。同時強化了應急與故障處置能力的訓練,強化了體能和力量訓練以及超重耐力訓練,強化了心理調適訓練,豐富了訓練手段,新增了正念訓練。
?
此外,安排航天員們深入科研一線,參加了近百次工程研制試驗活動,包括180天空間站長期載人綜合模擬驗證試驗、出艙活動水下驗證試驗、工效學評價試驗等各類試驗。
?

作為第一個參加空間站長期載人綜合模擬驗證試驗的乘組,神舟十二號飛行乘組在全密閉試驗艙內(nèi)連續(xù)生活工作30天時間,運用已掌握的心理調適和放松技巧,有效克服了艙內(nèi)噪聲、狹小密閉環(huán)境的影響,全程保持著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和精神風貌。
?
任務期間,航天員們密切配合,完成了50多項平臺站務管理、12項實/試驗、14項醫(yī)學檢查項目操作以及個人生活照料,經(jīng)受住了實戰(zhàn)化訓練的全面考驗,并提出了垃圾收納熱合處理、生活和工作物品配置、維修工具適用性、操作流程優(yōu)化等多項合理化建議。同時航天員們也深度參與了飛行手冊和預案的編寫,在充分發(fā)揮航天員作用的同時,不斷強化提升他們的綜合實戰(zhàn)能力。
來源?| 我們的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