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宗為何二十多年不上朝,還不任命官員?與身體健康無關(guān)
明神宗朱翊鈞,也就是萬歷皇帝,在位時間長達四十八年,是明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可是,明神宗卻沒有很大作為,反而成為明朝滅亡的罪人,“明亡,實亡于萬歷”。明神宗在位前期有張居正輔佐,可是后來卻開始倦怠,長達二十八年沒有上朝,也不任命官員,導(dǎo)致朝政運作出現(xiàn)問題!那么明神宗為何要這么做呢?

一、身體健康是借口
對于萬歷皇帝怠政的原因,他自己解釋道:“足心疼痛,步履艱難”。意思是說明神宗腿部有疾病,心口也很疼,走路十分苦難。根據(jù)史料記載,萬歷皇帝身體肥胖,確實不是很健康。但這只是他怠政的借口罷了。身體不適可以不上朝,因為此時的朝會已經(jīng)成為禮儀性的,并不能處理多少政務(wù),萬歷帝的祖父嘉靖皇帝就沒有上朝。
不過嘉靖帝從未怠慢朝政,“深居大內(nèi),而章奏批答,疾如風(fēng)雨”,“遇有大事,又每于西苑,召閣部文武大臣面賜商確”??墒侨f歷皇帝就不一樣了,他不僅不上朝,還不批閱奏章,官員空缺時也不任命,朝廷的六部九卿只剩下一個都御史、兩個侍郎,內(nèi)閣只剩一個人工作,嚴重影響了朝政的運行。大臣們上奏折反映問題,萬歷皇帝幾乎不回應(yīng)。

二、君臣矛盾是根源
既然身體是萬歷怠政的借口,那么根源是什么呢?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君臣之間矛盾!按理說,君臣之間齊心協(xié)力,朝政肯定會處理的非常順利,國家也會興旺發(fā)達??墒侨f歷皇帝與文官集團就發(fā)生尖銳的矛盾,問題主要出在“國本”上面。所謂“國本”就是太子的問題。萬歷皇帝的長子名叫朱常洛,是宮女王氏所生,這對母子并不得萬歷皇帝的喜愛。
萬歷皇帝最喜歡的是鄭貴妃以及她所生皇三子朱常洵。按照明朝的祖制,“有嫡立嫡,無嫡立長”,于是文官們紛紛建議立朱常洛為太子,可是萬歷皇帝卻不想那么做,這場國本之爭持續(xù)了將近二十多年。1601年,萬歷皇帝迫于壓力,才立朱常洛為太子,但是福王朱常洵依然留在京城。所以國本之爭依然在延續(xù),直到1614年,福王朱常洵才前往自己的封國。

三、缺乏魄力的萬歷
由于“國本之爭”,讓萬歷皇帝與文官集團的矛盾十分尖銳,雖然他也處置過一些官員,但依然無法改變這個事實,于是萬歷皇帝采取了“冷戰(zhàn)”的方式,既不上朝,也不處理朝政,更不接見官員,還不任命官員。用個比較現(xiàn)代的詞來形容,萬歷皇帝是通過“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來與文官集團斗爭。
這就反映出另外一個問題,萬歷皇帝缺乏嘉靖帝那樣的魄力。當(dāng)年,嘉靖帝在“大禮議”時,以雷霆手段對待文官,貶職的貶職,廷杖的廷杖,毫不手軟,最終取得了“大禮議”的勝利。而萬歷皇帝則不行,他沒有那種乾綱獨斷的魄力,所以只能采用怠政的方式,來表達對文官集團的不滿。然而這于事無補,反而導(dǎo)致朝政敗壞。
參考資料:1.《明史》;2.《明史紀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