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洛陽游的第六十二篇 盤龍冢北邊的冢因遷葬成破陵
索易帶你刨根問鼎,聊聊洛陽那些事。每天行走在數(shù)千年歷史的河洛大地,不經(jīng)意間,一塊磚,一片瓦,一棵樹,一座橋,或者一條街道,都是一段歷史,一個優(yōu)美的故事。為此,我用文字和照片留住每一個瞬間。深度游洛陽之系列照片、視頻和文字,均為本人原創(chuàng)。歡迎瀏覽、提供線索并提出建議!深度洛陽游的第六十二篇 。



?
?
三十多年前,我有個同學(xué)是盤龍冢村的,當(dāng)時因同學(xué)騎自行車上學(xué),就認為盤龍冢離學(xué)校好遠,以至于這個村到現(xiàn)在我都不知道具體在哪。幸好新冠疫情來了,宅在家里一個多月,休息的渾身酸痛,該活動活動了。
2020年3月6日,風(fēng)和日麗、陽光明媚我騎上單車,打開地圖朝盤龍冢村前進。先到南門,一看有人把守;扭頭朝東門騎去,東門雖然沒有人看守,但路上有個大土堆,上面有很多荊棘,行人很難通過;沒有辦法朝北門騎去,同樣北門有鐵皮封著,根本進不去,這個村就這三個門,西面是深溝;眼看著今天要白跑一次了。很沮喪的往回走,剛巧碰到一老者。老者說,冢在村北邊,不用進村就可以看到,順手就指了一條從地里過去的近道。
很快,就到了冢的附近,冢東西直徑約60米,南北約50米,冢的東邊挨著村道有個市級文保碑,上寫漢安帝陵,即東漢安帝劉祜的恭陵。碑的附近有個機井;南面一百米就是村子。沿著村級小道走上了冢的上邊,冢上邊有個亭子,這個冢整體呈圓形,但中間塌了,像極了倒寫的‘凹‘字形,‘凹‘字形里面有不少常青樹。那么這個冢的封土為何呈倒寫的‘凹‘字形呢,原來與遷葬有關(guān),也就是因遷葬而挖開的陵墓,安帝恭陵遷葬于現(xiàn)在的孟津東山頭村東南的玉冢,既然是挖開的遷葬的陵墓,就應(yīng)該叫破陵才對,附近的村名應(yīng)該叫破陵村才符合現(xiàn)狀。但破陵聽著不是難聽不是,慢慢地盤龍冢就出現(xiàn)了,這個村名沿用自今。
盤龍冢位于邙山之陽,廛水之東,南可望伊闕龍門石窟,晴日可看到洛河,這里是洛陽的制高點,實為萬年之吉地。根據(jù)目前的考古發(fā)掘,盤龍冢周圍以北魏墓葬為多,這里應(yīng)該是北魏的皇陵區(qū)。盤龍冢位于三十里鋪東漢皇陵區(qū)與官莊村北魏皇陵區(qū)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