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138 《回憶魯迅》《魯迅翁雜憶》《初次見魯迅先生》《魯迅眼中的自己》魯迅全集

2022-04-27 00:00 作者:知識課代表  | 我要投稿

目錄

1、回憶魯迅

2、魯迅翁雜憶

3、初次見魯迅先生

4、魯迅眼中的自己

回憶魯迅

  郁達(dá)夫

  魯迅作故的時候,我正飄流在福建。那一天晚上,剛在南臺一家飯館里吃晚飯,同席的有一位日本的新聞記者,一見面就問我,魯迅逝世的電報,接到了沒有?我聽了,雖則大吃了一驚,但總以為是同盟社造的謠。因為不久之前,我曾在上海會過他,我們還約好于秋天同去日本看紅葉的。后來雖也聽到他的病,但平時曉得他老有因為落夜而致傷風(fēng)的習(xí)慣,所以,總覺得這消息是不可靠的誤傳。因為得了這一個消息之故,那一天晚上,不待終席我就走了。同時在那一夜里,福建報上,有一篇演講稿子,也有改正的必要,所以從南臺走回城里的時候,我就直上了報館。

  晚上十點鐘以后,正是報館里最忙的時候,我一到報館,與一位負(fù)責(zé)的編輯,只講了幾句話,就有位專編國內(nèi)時事的記者,拿了中央社的電稿,來給我看了;電文卻與那一位日本記者所說的一樣,說是“著作家魯迅,于昨晚在滬病故”了。

  我于驚愕之余,就在那一張破稿紙上,寫了幾句電文:“上海申報轉(zhuǎn)許景宋女士:驟聞魯迅噩耗,未敢置信,萬請節(jié)哀,余事面談。”第二天的早晨,我就踏上了三北公司的靖安輪船,奔回到了上海。

  魯迅的葬事,實在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空前的一座紀(jì)念碑,他的葬儀,也可以說是民眾對日人的一種示威活動。工人,學(xué)生,婦女團(tuán)體,以前魯迅生前的知友親戚,和讀他的著作、受他的感化的不相識的男男女女,參加行列的,總有一萬人以上。

  當(dāng)時中國各地的民眾正在熱叫著對日開戰(zhàn),上海的智識分子,尤其是孫夫人蔡先生等舊日自由大同盟的諸位先進(jìn),提倡得更加激烈,而魯迅適當(dāng)這一個時候去世了,他平時,也是主張對日抗戰(zhàn)的,所以民眾對于魯迅的死,就拿來當(dāng)作了一個非抗戰(zhàn)不可的象征;換句話說,就是在把魯迅的死,看作了日本侵略中國的具體事件之一。在這個時候,在這一種情緒下的全國民眾,對魯迅的哀悼之情,自然可以不言而喻了;所以當(dāng)時全國所出的刊物,無論哪一種定期或不定期的印刷品上,都充滿了哀吊魯迅的文字。

  但我卻偏有一種愛冷不感熱的特別脾氣,以為魯迅的崇拜者,友人,同事,既有了這許多追悼他的文字與著作,那我這一個渺乎其小的同時代者,正可以不必馬上就去鋪張些我與魯迅的關(guān)系。在這一個鬧熱關(guān)頭,我就是寫十萬百萬字的哀悼魯迅的文章,于魯迅之大,原是不能再加上以毫末,而于我自己之小,反更足以多一個證明。因此,我只在《文學(xué)》月刊上,寫了幾句哀悼的話,此外就一字也不提,一直沉默到了現(xiàn)在。

  現(xiàn)在哩!魯迅的《全集》,已經(jīng)出版了;而全國民眾,正在一個絕大的危難底下抖擻。在這偉大的民族受難期間,大家似乎對魯迅個人的傷悼情緒,減少了些了,我卻想來利用余閑,寫一點關(guān)于魯迅的回憶。若有人因看了這回憶之故,而去多讀一次魯迅的集子,那就是我對于故人的報答,也就是我所以要寫這些斷片的本望。

  廿七年八月十四日在漢壽

  和魯迅第一次的見面,不知是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我對于時日地點,以及人的姓名之類的記憶力,異常的薄弱,人非要遇見至五六次以上,才能將一個人的名氏和一個人的面貌連合起來,記在心里——但地方卻記得是在北平西城的磚塔胡同一間坐南朝北的小四合房子里。因為記得那一天天氣很陰沉,所以一定是在我去北平,入北京大學(xué)教書的那一年冬天,時間仿佛是在下午的三四點鐘。若說起那一年的大事情來,卻又有史可稽了,就是曹錕賄選成功,做大總統(tǒng)的那一個冬天。

  去看魯迅,也不知是為了什么事情。他住的那一間房子,我卻記得很清楚,是在那兩座磚塔的東北面,正當(dāng)胡同正中的地方。一個三四丈寬的小院子,院子里長著三四棵棗樹。大門朝北,而住屋——三間上房——卻朝正南,是杭州人所說的倒騎龍式的房子。

  那時候,魯迅還在教育部里當(dāng)僉事,同時也在北京大學(xué)里教小說史略。我們談的話,已經(jīng)記不起來了,但只記得談了些北大的教員中間的閑話,和學(xué)生的習(xí)氣之類。

  他的臉色很青,胡子是那時候已經(jīng)有了;衣服穿得很單薄,而身材又矮小,所以看起來像是一個和他的年齡不大相稱的樣子。

  他的紹興口音,比一般紹興人所發(fā)的來得柔和,笑聲非常之清脆,而笑時眼角上的幾條小皺紋,卻很是可愛。

  房間里的陳設(shè),簡單得很;散置在桌上、書櫥上的書籍,也并不多,但卻十分的整潔。桌上沒有洋墨水和鋼筆,只有一方硯瓦,上面蓋著一個紅木的蓋子。筆筒是沒有的,水池卻像一個小古董,大約是從頭發(fā)胡同的小市上買來的無疑。

  他送我出門的時候,天色已經(jīng)晚了,北風(fēng)吹得很大;門口臨別的時候,他不曉說了一句什么笑話,我記得一個人在走回寓舍來的路上,因回憶著他的那一句,滿面還帶著了笑容。

  同一個來訪我的學(xué)生,談起了魯迅。他說:“魯迅雖在冬天,也不穿棉褲,是抑制性欲的意思。他和他的舊式的夫人是不要好的?!币虼耍揖拖肫鹆四翘烊ピL問他時,來開門的那一位清秀的中年婦人。她人亦矮小,纏足梳頭,完全是一個典型的紹興太太。

  前數(shù)年,魯迅在上海,我和映霞去北戴河避暑回到了北平的時候,映霞曾因好奇之故,硬逼我上魯迅自己造的那一所西城象鼻胡同后面西三條的小房子里,去看過這中年的婦人。她現(xiàn)在還和魯迅的老母住在那里,但不知她們在強暴的鄰人管制下的生活也過得慣不。

  那時候,我住在阜城門內(nèi)巡捕廳胡同的老宅里。時常來往的,是住在東城祿米倉的張鳳舉,徐耀辰兩位,以及沈尹默,沈兼士,沈士遠(yuǎn)的三昆仲;不時也常和周作人氏,錢玄同氏,胡適之氏,馬幼漁氏等相遇,或在北大的休息室里,或在公共宴會的席上。這些同事們,都是魯迅的崇拜者。而對于魯迅的古怪脾氣,都當(dāng)作一件似乎是歷史上的軼事在談?wù)摗?/span>

  在我與魯迅相見不久之后,周氏兄弟反目的消息,從祿米倉的張徐二位那里聽到了,原因很復(fù)雜,而旁人終于也不明白是究竟為了什么。但終魯迅的一生,他與周作人氏,竟沒有和解的機會。

  本來,魯迅和周作人氏哥兒倆,是住在八道灣的那一所大房子里的。這一所大房子,系魯迅在幾年前,將他們紹興的祖屋賣了,與周作人在八道灣買的;買了之后,加以修葺,他們兄弟和老太太就統(tǒng)在那里住了。俄國的那位盲詩人愛羅先珂寄住的,也就是這一所八道灣的房子。

  后來,魯迅和周作人氏鬧了,所以他就搬了出來。所住的,大約就是磚塔胡同的那一間小四合了。所以,我見到他的時候,正在他們的口角之后不久的期間。

  據(jù)鳳舉他們的判斷,以為他們弟兄間的不睦,完全是兩人的誤解。周作人氏的那位日本夫人,甚至說魯迅對她有失敬之處。但魯迅有時候?qū)ξ艺f:“我對啟明,總老規(guī)勸他的,教他用錢應(yīng)該節(jié)省一點,我們不得不想想將來,但他對于經(jīng)濟(jì),總是進(jìn)一個花一個的,尤其是他那位夫人?!睆倪@些地方,會合起來,大約他們反目的真因,也可以猜度到一二成了。不過凡是認(rèn)識魯迅,認(rèn)識啟明及他的夫人的人,都曉得他們?nèi)齻€人,完全是好人;魯迅雖則也痛罵過正人君子,但據(jù)我所知的他們?nèi)藖碚f,則只有他們才是真正君子?,F(xiàn)在頗有些人,說周作人已作了漢奸,但我卻始終仍是懷疑。所以,全國文藝作者協(xié)會致周作人的那一封公開信,最后的決定,也是由我改削過的;我總以為周作人先生,與那些甘心賣國的人,是不能作一樣的看法的。

  這時候的教育部,薪水只發(fā)到二成三成,公事是大家不辦的,所以,魯迅很有工夫教書,編講義,寫文章。他的短文,大抵是由孫伏園氏拿去,在《晨報副刊》上發(fā)表;教書是除北大外,還兼任著師大。

  有一次,在魯迅那里閑坐,接到了一個來催開會的通知,我問他,忙么?他說,忙倒也不忙,但是同唱戲的一樣,每天總得到處去扮一扮。上講臺的時候,就得扮教授,到教育部去,也非得扮官不可。

  他說雖則這樣的說,但做到無論什么事情時,卻總肯負(fù)完全的責(zé)任。

  至于說到唱戲呢,在北平雖則住了那么久,可是他終于沒有愛聽京戲的癖性。他對于唱戲聽?wèi)虻慕?jīng)驗,始終只限于紹興的社戲、高腔、亂彈、目蓮戲等,最多也只聽到了徽班。阿Q所唱的那句“手執(zhí)鋼鞭將你打”,就是亂彈班《龍虎斗》里的句子,是趙玄壇唱的。

  對于目蓮戲,他卻有特別的嗜好。他有好幾次同我說,這戲里的穿插,實在有許許多多的幽默味。他曾經(jīng)舉出不少的實例,說到一個借了鞋襪靴子去赴宴會的人,到了人來向他索還,只剩大衫在身上的時候,這一位老兄就裝作肚皮痛,以兩手按著腹部,口叫著“我肚皮痛殺哉”,將身體伏矮了些,于是長衫就蓋到了腳部以遮掩過去的一段,他還照樣的做出來給我們看過。說這一段話時,我記得《月夜》的著者,川島兄也在座上,我們曾經(jīng)大笑過的。

  后來在上海,我有一次談到了予倩、田漢諸君想改良京劇,來作宣傳的話,他根本就不贊成,并且很幽默地說,以京劇來宣傳救國,那就是“我們救國啊啊啊啊了,這行么”。

  孫伏園氏在晨報社,為了魯迅的一篇挖苦人的戀愛的詩,與劉勉已氏鬧翻了臉。魯迅的學(xué)生李小峰就與伏園聯(lián)合起來,出了《語絲》。投稿者除上述的諸位之外,還有林語堂氏,在國外的劉半農(nóng)氏,以及徐旭生氏等。但是周氏兄弟,卻是《語絲》的中心。而每次語絲社中人敘會吃飯的時候,魯迅總不出席,因為不愿與周作人氏遇到的緣故。因此,在這一兩年中,魯迅在社交界,始終沒有露一露臉。無論什么人請客,他總不肯出席;他自己哩,除了和一二人去小吃之外,也絕對的不大規(guī)模(或正式)的請客。這脾氣,直到他去廈門大學(xué)以后,才稍稍改變了些。

  魯迅的對于后進(jìn)的提拔,可以說是無微不至。《語絲》發(fā)刊以后,有些新人的稿子,差不多都是魯迅推薦的。他對于高長虹他們的一集團(tuán),對于沉鐘社的幾位,對于未名社的諸子,都一例地在為說項。就是對于沈從文氏,雖則已有人在孫伏園去后的《晨報副刊》上在替吹噓了,他也時時提到,唯恐諸編輯的埋沒了他。還有當(dāng)時在北大念書的王品青氏,也是他所屬望的青年之一。

  魯迅和景宋女士(許廣平)的認(rèn)識,是當(dāng)他在北京(那時北平還叫作北京)女師大教書的中間。前后經(jīng)過,《兩地書》里已經(jīng)記載得很詳細(xì),此地可以不必說。但他和許女士的進(jìn)一步的接近,是在“三一八”慘案之前,章士釗做教育部長,使劉百昭去用了老媽子軍以暴力解散女師大的時候。

  魯迅是向來喜歡打抱不平的,看了章士釗的橫行不法,又兼自己還是這學(xué)校的講師,所以當(dāng)教育部下令解散女師大的時候,他就和許季茀、沈兼士、馬幼漁等一道起來反對。當(dāng)時的魯迅,還是教育部的僉事,故而部長的章士釗也就下令將他撤職。為此,他一面向平政院控告章士釗,提起行政訴訟,一面就在《語絲》上攻擊《現(xiàn)代評論》的為虎作倀,尢以對陳源(通伯)教授為最烈。

  《現(xiàn)代評論》的一批干部,都是英國留學(xué)生;而其中像周鯁生、皮宗石、王世杰等,卻是兩湖人。他們和章士釗,在同到過英國的一點上,在同是湖南人的一點上,都不得不幫教育部的忙。魯迅因而攻擊紳士態(tài)度,攻擊《現(xiàn)代評論》的受賄賂。這一時候他的雜文,伯是他一生之中,最含熱意的妙筆。在這一個壓迫和反抗、正義和暴力的爭斗之中,他與許女士便有了更進(jìn)一步的認(rèn)識機會。

  在這前后,我和他見面的次數(shù)并不多,因為我已經(jīng)離開了北平,上武昌師范大學(xué)文科去教書了??墒沁@一年(民十三?)暑假回北京,看見他的時候,他正在做控告章士釗的狀子,而女師大為校長楊蔭榆的問題,也正是鬧得最厲害的期間。當(dāng)他告訴我完了這事情的經(jīng)過之后,他仍舊不改他的幽默態(tài)度說:

  “人家說我在打落水狗,但我卻以為在釘槍傷老虎,在扮演周處或武松?!?/span>

  這句話真說得我高笑了起來??墒撬途八闻康恼J(rèn)識,以及有什么來往,我卻還一點兒也不曾曉得。

  直到兩年(?)之后,他因和林文慶博士鬧意見,從廈門大學(xué)回上海的那一年暑假,我上旅館去看他,談到了中午,就約他及景宋女士與在座的許欽文去吃飯。在吃完飯后,茶房端上咖啡來時,魯迅卻很熱情地向正在攪咖啡杯的許女士看了一眼,又用誡告親屬似的熱情的口氣,對許女士說:

  “密絲許,你胃不行,咖啡還是不吃的好,吃些生果罷!”

  在這一個極微細(xì)的告誡里,我才第一次看出了他和許女士中間的愛情。

  從此之后,魯迅就在上海住下了,是在閘北去竇樂安路不遠(yuǎn)的景云里內(nèi)一所三樓朝南的洋式弄堂房子里。他住二層的前樓,許女士是住在三樓的。他們兩人間的關(guān)系,外人還是一點兒也沒有曉得。

  有一次,林語堂——當(dāng)時他住在愚園路,和我靜安寺路的寓居很近——和我去看魯迅,談了半天出來,林語堂忽然問我:

  “魯迅和許女士,究竟是怎么回事,有沒有什么關(guān)系的?”

  我只笑著搖搖頭,回問他說:

  “你和他們在廈大同過這么久的事,難道還不曉得么?我可真看不出什么來?!?/span>

  說起林語堂,實在是一位天性純厚的真正英美式的紳士,他決不疑心人有意說出的不關(guān)緊要的謊。我只舉一個例出來,就可以看出他的本性。當(dāng)他在美國向他的夫人求愛的時候,他第一次捧呈了她一冊克萊克夫人著的小說《模范紳士約翰·哈里法克斯》;但第二次他忘記了,又捧呈了她以這冊受批john Halifax Gentleman。這是林夫人親口對我說的話,當(dāng)然是不會錯的。從這一點上看來,就可以看出語堂真是如何的忠厚老實的一位模范紳士。他的提倡幽默,挖苦紳士態(tài)度,我們都在說,這些都是從他的Inferiority Gomplex(不及錯覺)心理出發(fā)的。

  語堂自從那一回經(jīng)我說過魯迅和許女士中間大約并沒有什么關(guān)系之后,一直到海嬰(魯迅的兒子)將要生下來的時候,才茲恍然大悟。我對他說破了,他滿臉泛著好好先生的微笑說:

  “你這個人真壞!”

  魯迅的煙癮,一向是很大的;在北京的時候,他吸的,總是哈德門牌的拾枝裝包。當(dāng)他在人前吸煙的時候,他總探手進(jìn)他那件灰布棉襖的袋里去摸出一枝來吸;他似乎不喜歡將煙包先拿出來,然后再從煙包里抽出一枝,而再將煙包塞回袋里去。他這脾氣,一直到了上海,仍沒有改過,不曉是為了怕麻煩的原因呢,抑或為了怕人家看見他所吸的煙,是什么牌?

  他對于煙酒等刺激品,一向是不十分講究的;對于酒,也是同煙一樣。他的量雖則并不大,但卻老愛喝一點。在北平的時候,我曾和他在東安市場的一家小羊肉鋪里喝過白干;到了上海之后,所喝的,大抵是黃酒了。但五加皮、白玫瑰,他也喝;啤酒、白蘭地他也喝,不過總喝得不多。

  愛護(hù)他、關(guān)心他的健康無微不至的景宋女士,有一次問我:“周先生平常喜歡喝一點酒,還是給他喝什么酒好?”我當(dāng)然答以黃酒第一。但景宋女士卻說,他喝黃酒時,老要量喝得很多,所以近來她在給他喝五加皮。并且說,因為五加皮酒性太烈,她所以老把瓶塞在平時拔開,好教消散一點酒氣,變得淡些。

  在這些地方,本可看出景宋女士的一心為魯迅犧牲的偉大精神來;仔細(xì)一想,真要教人感激得下眼淚的,但我當(dāng)時卻笑了,笑她的太沒有對于酒的知識。當(dāng)然她原也曉得酒精成分多少的科學(xué)常識,可是愛人愛得過分時,常識也往往會被熱摯的真情,掩蔽下去。我于講完了量與質(zhì)的問題,講完了酒精成分的比較問題之后,就勸她,以后,頂好是給周先生以好的陳黃酒喝,否則還是喝啤酒。

  這一段談話過后不久,忽而有一天,魯迅送了我兩瓶十多年陳的紹興黃酒,說是一位紹興同鄉(xiāng),帶出來送他的。我這才放了心,相信以后他總不再喝五加皮等烈酒了。

  我的記憶力很差,尤其是對于時日及名姓等的記憶。有些朋友,當(dāng)見面時卻混得很熟,但竟有一年半載以上,不曉得他的名姓的;因為混熟了,又不好再清教尊姓大名的緣故。像這一種習(xí)慣,我想一般人也許都有,可是,在我覺得特別地厲害。而魯迅呢,卻很奇怪,他對于遇見過一次,或和他在文字上有點糾葛過的人,都記得很詳細(xì),很永固。

  所以,我在前段說起過的,魯迅到上海的時日,照理應(yīng)該在十八年的春夏之交;因為他于離開廈門大學(xué)之后,是曾上廣州中山大學(xué)去住過一年的;他的重回上海,是在因和顧頡剛起了沖突,脫離中山大學(xué)之后;并且因恐受當(dāng)局的壓迫拘捕,其后亦曾在廣州閑住了半年以上的時間。

  他對于辭去中山大學(xué)教職之后,在廣州閑住的半年那一節(jié)事情,也解釋得非常有趣。他說:

  “在這半年中,我譬如是一只雄雞,在和對方呆斗。這呆斗的方式,并不是兩邊就咬起來,卻是振冠擊羽,保持著一段相當(dāng)距離的對視。因為對方的假君子,背后是有政治力量的,你若一經(jīng)示弱,對方就會用無論那一種卑鄙的手段,來加你以壓迫。

  “因而有一次,大學(xué)里來請我講演,偽君子正在慶幸機會到了,可以羅織成罪我的證據(jù)。但我卻不忙不迫地講了些魏晉人的風(fēng)度之類,而對于時局和政治,一個字也不曾提起?!?/span>

  在廣州閑住了半年之后,對方的注意力有點松懈了,就是對方的雄雞,堅忍力有點不能支持了;他就迅速地整理行囊,乘其不備,而離開了廣州。

  人雖則離開了,但對于代表惡勢力而和他反對的人,他卻始終不會忘記。所以,他的文章里,無論在哪一篇,只教用得上去的話,他總不肯放松一著,老會把這代表惡勢力的敵人押解出來示眾。

  對于這一點,我也曾再三地勸他過,勸他不要上當(dāng)。因為有許多無理取鬧,來攻擊他的人,都想利用了他來成名。實際上,這一個文壇登龍術(shù),是屢試屢驗的法門;過去曾經(jīng)有不少的青年,圍攻擊魯迅而成了名的。但他的解釋,卻很徹底。他說:

  “他們的目的,我當(dāng)然明了。但我的反攻,卻有兩種意思。第一,是正可以因此而成全了他們;第二,是也因為他們,而真理愈得闡明。他們的成名,是焰火似的一時的現(xiàn)象,但真理卻是永久的?!?/span>

  他在上海住下之后,這些攻擊他的青年,愈來愈多了。最初,是高長虹等,其次是太陽社的錢杏屯等,后來則有創(chuàng)造社的葉靈鳳等。他對于這些人的攻擊,都三倍四倍地給予了反攻,他的雜文的光輝,也正因了這些不斷的搏斗而增加了熟練與光輝。他的《全集》的十分之六七,是這種搏斗的火花,成績俱在,在這里可以不必再說。

  此外還有些并不對他攻擊,而亦受了他的筆伐的人,如張若谷、曾今可等;他對于他們,在酒興濃溢的時候,老笑著對我說:

  “我對他們也并沒有什么仇。但因為他們是代表惡勢力的緣故,所以我就做了堂·克蓄德,而他們卻做了活的風(fēng)車?!?/span>

  關(guān)于堂·克蓄德這一名詞,也是錢杏屯他們奉贈給他的。他對這名詞并不嫌惡,反而是很喜歡的樣子。同樣在有一時候,葉靈鳳引用了蘇俄譏高爾基的畫來罵他,說他是“陰陽面的老人”,他也時常笑著說:“他們比得我太大了,我只恐怕承當(dāng)不起。”

  創(chuàng)造社和魯迅的糾葛,系開始在成仿吾的一篇批評,后來一直地繼續(xù)到了創(chuàng)造社的被封時為止。

  魯迅對創(chuàng)造社,雖則也時常有譏諷的言語,散發(fā)在各雜文里,但根底卻并沒有惡感。他到廣州去之先,就有意和我們結(jié)成一條戰(zhàn)線,來和反動勢力拮抗的;這一段經(jīng)過,恐怕只有我和魯迅及景宋女士三人知道。

  至于我個人與魯迅的交誼呢,一則因系同鄉(xiāng),二則因所處的時代,所看的書,和所與交游的友人,都是同一類屬的緣故,始終沒有和他發(fā)生過沖突。

  后來,創(chuàng)造社因被王獨清挑撥離間,分成了派別。我因一時感情作用,和創(chuàng)造社脫離了關(guān)系,在當(dāng)時,一批幼稚病的創(chuàng)造社同志,都受了王獨清等的煽動,與太陽社聯(lián)合起來攻擊魯迅,但我卻始終以為他們的行動是越出了常軌,所以才和他計劃出了《奔流》這一個雜志。

  《奔流》的出版,并不是想和他們對抗,用意是在想介紹些真正的革命文藝的理論和作品,把那些犯幼稚病的左傾青年,稍稍糾正一點過來。

  當(dāng)編《奔流》的這一段時期,我以為是魯迅的一生之中,對中國文藝影響最大的一個轉(zhuǎn)變時期。

  在這一年當(dāng)中,魯迅的介紹左翼文藝的正確理論的一步工作,才開始立下了系統(tǒng)。而他的后半生的工作的綱領(lǐng),差不多全是在這一個時期里定下來的。

  當(dāng)時在上海負(fù)責(zé)在做秘密工作的幾位同志,大抵都是在我靜安寺路的寓居里進(jìn)出的人;左翼作家聯(lián)盟,和魯迅的結(jié)合,實際上是我做的煤介。不過,左聯(lián)成立之后,我卻并不愿意參加,原因是因為我的個性是不適合于這些工作的。我對于我自己,認(rèn)識得很清,決不愿擔(dān)負(fù)一個空名,而不去做實際的事務(wù);所以,左聯(lián)成立之后,我就在一月之內(nèi),對他們公然地宣布了辭職。

  但是暗中站在超然的地位,為左聯(lián)及各工作者的幫忙,也著實不少。除來不及營救,已被他們殺死的許多青年不計外,在龍華,在租界捕房被拘去的許多作家,或則減刑,或則拒絕引渡,或則當(dāng)時釋放等案件,我現(xiàn)在還記得起來的,當(dāng)不只十件八件的少數(shù)。

  魯迅的熱心于提拔青年的一件事情,是大家在說的。但他的因此而受痛苦之深刻,卻外邊很少有人知道。像有些先受他的提拔,而后來卻用攻擊的方法以成自己的名的事情,還是彰明顯著的事實。而另外還有些“挑了一擔(dān)同情來到魯迅那里,強迫他出很高的代價”的故事,外邊的人,卻大抵都不曉得了。在這里,我只舉一個例:

  在廣州的時候,有一位青年的學(xué)生,因平時被魯迅所感化而跟他到了上海。到了上海之后,魯迅當(dāng)然也收留他一道住在景云里那一所三層樓的弄堂房子里。但這一位青年,誤解了魯迅的意思,以為他沒有兒子——當(dāng)時海嬰還沒有生——所以收留自己和他住下,大約總是想把自己當(dāng)作他的兒子的意思。后來,他又去找了一位女朋友來同住,意思是為魯迅當(dāng)兒媳婦的??墒?,兩人坐食在魯迅的家里,零用衣飾之類,魯迅當(dāng)然是供給不了的;于是這一位自定的魯迅的子嗣,就發(fā)生了很大的不滿,要求魯迅,一定要為他謀一出路。

  魯迅沒法子,就來找我,教我為這青年去謀一職業(yè),如報館校對、書局伙計之類;假使是真的找不到職業(yè),那么亦必須請一家書店或報館在名義上用他做事,而每月的薪水三四十元,當(dāng)由魯迅自己拿出,由我轉(zhuǎn)交給這書局或報館,作為月薪來發(fā)給。

  這事我向當(dāng)時的現(xiàn)代書局說了,已經(jīng)說定是每月由書局和魯迅各拿出一半的錢來,使用這一位青年。但正當(dāng)說好的時候,這一位青年卻和愛人脫離了魯迅而走了。

  這一件事情,我記得章錫琛曾在魯迅去世的時候?qū)戇^一段短短的文章;但事實卻很復(fù)雜,使魯迅為難了好幾個月。從這一回事情之后,魯迅就愛說“青年是挑了一擔(dān)同情來的”趣話。不過這僅僅是一例,此外,因同情青年的遭遇,而使他受到痛苦的事實還正多著哩!

  民國十八年以后,因國共分家的結(jié)果,有許多青年,以及正義的斗士,都無故而被犧牲了。此外,還有許多從事革命運動的育年,在南京,上海,以及長江流域的通都大邑里,被捕的,正不知有多少。在上海專為這些革命志士以及失業(yè)工人等救濟(jì)而設(shè)的一個團(tuán)體,是共濟(jì)會。但這時候,這救濟(jì)會已經(jīng)遭了當(dāng)局之忌,不能公開工作了;所以弄成請了律師,也不能公然出庭,有了店鋪作保,也不能去向法庭清求保釋的局面。在這時候,帶有國際性的民權(quán)保障自由大同盟,才在孫夫人(宋慶齡女士)、蔡先生(孑民)等的領(lǐng)導(dǎo)下,在上海成立了起來。魯迅和我,都是這自由大同盟的發(fā)起人,后來也連做了幾任的干部,一直到南京的通緝令下來,楊杏佛被暗殺的時候為止。

  在這自由大同盟活動的期間,對于平常的集會,總不出席的魯迅,卻于每次開會時一定先期而到;并且對于事務(wù)是一向不善處置的魯迅,將分派給他的事務(wù),也總辦得井井有條。從這里,我們又可以看出,魯迅不僅是一個只會舞文弄墨的空頭文學(xué)家,對于實務(wù),他原是也具有實際干才的。說到了實務(wù),我又不得不想起我們合編的那一個雜志《奔流》——名義上,雖則是我和他合編的刊物,但關(guān)于校對、集稿、算發(fā)稿費等瑣碎的事務(wù),完全是魯迅一個人效的勞。

  他的做事務(wù)的精神,也可以從他的整理書齋,和校閱原稿等小事件上看得出來。一般和我們在同時做文字工作的人,在我所認(rèn)識的中間,大抵十個有九個都是把書齋弄得亂雜無章的。而魯迅的書齋,卻在無論什么時候,都整理得必清必楚。他的校對的稿子,以及他自己的文章,涂改當(dāng)然是不免,但總繕寫得非常的清楚。

  直到海嬰長大了,有時候老要跑到他的書齋里去翻弄他的書本雜志之類;當(dāng)這樣的時候,我總看見他含著苦笑,對海嬰說:“你這小搗亂看好了沒有?”海嬰含笑走了的時候,他總是一邊談著笑話,一邊先把那些攪得零亂的書本子堆疊得好好,然后再來談天。

  記得有一次,海嬰已經(jīng)會說話的時候了,我到他的書齋去的前一刻,海嬰正在那里搗亂,翻看書里的插圖。我去的時候,書本子還沒有理好。魯迅一見著我,就大笑著說:“海嬰這小搗亂,他問我?guī)讜r死,他的意思是我死了之后,這些書本都應(yīng)該歸他的?!?/span>

  魯迅的開懷大笑,我記得要以這一次為最興高采烈。聽這話的我,一邊雖也在高笑,但暗地里一想到了“死”這一個定命,心里總不免有點難過。尤其是像魯迅這樣的人,我平時總不會把死和他聯(lián)合起來想在一道。就是他自己,以及在旁邊也在高笑的景宋女士,在當(dāng)時當(dāng)然也對于死這一個觀念的極微細(xì)的實感都沒有的。

  這事情,大約是在他去世之前的兩三年的時候;到了他死之后,在萬國殯儀館成殮出殯的上午,我一面看到了他的遺容,一面又看見海嬰仍是若無其事地在人前穿了小小的喪服在那里快快樂樂地跑,我的心真有點兒絞得難耐。

  魯迅的著作的出版者,誰也知道是北新書局。北新書局的創(chuàng)始人李小峰,本是北大魯迅的學(xué)生;因為孫伏園從《晨報副刊》出來之后,和魯迅、啟明、語堂等,開始經(jīng)營《語絲》之發(fā)行,當(dāng)時還沒有畢業(yè)的李小峰,就做了《語絲》的發(fā)行兼管理印刷的出版業(yè)者。

  北新書局從北平分到上海,大事擴(kuò)張的時候,所靠的也是魯迅的幾本著作。

  后來一年一年地過去,魯迅的著作也一年一年地多起來了。北新和魯迅之間的版稅交涉,當(dāng)年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北新對著作者,平時總只含混地說,每月致送幾百元版稅,到了三節(jié),便開一清單來報帳的。但一則他的每月致送的款項,老要拖欠,再則所報之帳,往往不十分清爽。

  后來,北新對魯迅及其他的著作人,簡直連月款也不提,節(jié)賬也不算了??堪娑愒谏虾>S持生活的魯迅,一時當(dāng)然也破除了情面,請律師和北新提起了清算版稅的訴訟。

  照北新開給魯迅的舊賬單等來計算,在魯迅去世的前六七年,早該積欠有兩三萬元了。這訴訟,當(dāng)然是魯迅的勝利,因為欠債還錢,是古今中外一定不易的自然法律。北新看到了這一點,就四處地托人向魯迅講情,要請他不必提起訴訟,大家設(shè)法談判。

  當(dāng)時我在杭州小住,打算把一部不曾寫了的《蜃樓》寫它完來。但住不上幾天,北新就有電報來了,催我速回上海,為這事盡一點力。

  后來經(jīng)過幾次的交涉,魯迅答應(yīng)把訴訟暫時不提,而北新亦愿意按月攤還積欠兩萬余元。分十個月還了;新欠則每月致送四百元,決不食言。

  這一場事情,總算是這樣地解決了;但在事情解決,北新請大家吃飯的那一天晚上,魯迅和林語堂兩人,卻因誤解而起了正面的沖突。

  沖突的原因,是在一個不在場的第三者,也是魯迅的學(xué)生,當(dāng)時也在經(jīng)營出版事業(yè)的某君。北新方面,滿以為這一次魯迅的提起訴訟,完全系出于這同行第三者的挑撥。而忠厚誠實的林語堂,于席間偶爾提起了這一個人的名字。

  魯迅那時,大約也有了一點酒意,一半也疑心語堂在責(zé)備這第三者的話,是對魯迅的諷刺;所以臉色發(fā)青,從座位里站了起來,大聲地說:

  “我要聲明!我要聲明!”

  他的聲明,大約是聲明并非由這第三者的某君挑撥的。語堂當(dāng)然也要聲辯他所講的話,并非是對魯迅的諷刺;兩人針鋒相對,形勢真弄得非常的險惡。

  在這席間,當(dāng)然只有我起來做和事佬:一面按住魯迅坐下,一面我就拉了語堂和他的夫人,走下了樓。

  這事當(dāng)然是兩方的誤解。后來魯迅也明白了;他和語堂之間,是有過一次和解的。可是到了他去世之前年,又因為勸語堂多翻譯一點西洋古典文學(xué)到中國來,而語堂說這是老年人做的工作之故,而各起了反感。但這當(dāng)然也是誤解,當(dāng)魯迅去世的消息傳到當(dāng)時寄居在美國的語堂耳里的時候,語堂是曾有極悲痛的唁電發(fā)來的。

  魯迅住的景云里那一所房子,是在北四川路盡頭的西面,去虹口花園很近的地方。因而去狄思威路北的內(nèi)山書店亦只有幾百步路。

  書店主人內(nèi)山完造,在中國先則賣藥,后則經(jīng)營販賣書籍,前后總已有了二十幾年的歷史。他生活很簡單,懂得生意經(jīng),并且也染上了中國人的習(xí)氣,喜歡講交情。因此,我們這一批在日本住久的人,在上海總老喜歡到他店里去坐坐談?wù)?;魯迅于在上海住下之后,也就是這內(nèi)山書店的??椭?。

  “一二·八”滬戰(zhàn)發(fā)生,魯迅住的那一個地方,去天通庵只有一箭之路,交戰(zhàn)的第二日,我們就在擔(dān)心著魯迅一家的安危。到了第三日,并且謠言更多了,說和魯迅同住的他的三弟喬峰(周建人)被憲兵毆傷了,但就在這一個下午,我卻在四川路橋南內(nèi)山書店的一家分店的樓上,會到了魯迅。

  他那時也聽到這謠傳了,并且還在報上看見了我尋他和其他幾位住在北四川路的友人的啟事。他在這兵荒馬亂之間,也依然不消失他那種幽默的微笑;講到喬峰被毆傷的那一段謠言的時候,還加上了許多我們所不曾聽見過的新鮮資料,證明一般空閑人的喜歡造謠生事,樂禍幸災(zāi)。

  在這中間,我們就開始了向全世界文化人呼吁,出刊物公布獰惡侵略者面目的工作,魯迅當(dāng)然也是簽名者之一;他的實際參加聯(lián)合抗敵的行動,和一班左翼作家的接近,實際上是從這一個時期開始的。

  “一二·八”戰(zhàn)事過后,他從景云里搬了出來,住在內(nèi)山書店斜對面的一家大廈的三層樓上;租金比較得貴,生活方式也比較得奢侈,因而一般平時要想尋出一點弱點來攻擊他的人,就又像是發(fā)掘得了至寶。

  但他在那里住得也并不久,到了南京的秘密通緝令下來,上海的反動空氣很濃厚的時候,他卻搬上了內(nèi)山書店的北面,新造好的大陸新村(四達(dá)里對面)的六十幾號房屋去住了。在這里,一直住到了他去世的時候為止。

  南京的秘密通緝令,列名者共有六十幾個,多半是與民權(quán)保障自由大同盟有關(guān)的文化人。而這通緝令呈請者,卻是在杭州的浙江省黨部的諸先生。

  說起杭州,魯迅絕端地厭惡;這通緝案的呈請者們,原是使他厭惡的原因之一,而對于山水的愛好,別有見解,也是他厭惡杭州的一個原因。有一年夏天,他曾同許欽文到杭州去玩過一次;但因湖上的悶熱,蚊子的眾多,飲水的不潔等關(guān)系,他在旅館里一晚沒有睡覺,第二天就逃回到上海來了。自從這一回之后,他每聽見人提起杭州,就要搖頭。

  后來,我搬到杭州去住的時候,他曾寫過一首詩送我,頭一句就是“錢王登遐仍如在”;這詩的意思,他曾同我說過,指的是杭州黨政諸人的無理的高壓。他從五代時的記錄里,曾看到過錢武肅王的時候,浙江老百姓被壓榨得連褲子都沒有得穿,不得不以磚瓦來遮蓋下體。這事不知是出在哪一部書里,我到現(xiàn)在也還沒有查到,但他的那句詩的原意,卻就系指此而言。我因不聽他的忠告,終于搬到杭州去住了,結(jié)果竟不出他之所料,被一位黨部的先生,弄得家破人亡;這一位吃黨飯出身,積私財至數(shù)百萬,曾經(jīng)呈請南京中央黨部通緝過我們的先生,對我竟做出了比鄰人對待我們老百姓還更兇惡的事情,而且還是在這一次的抗戰(zhàn)軍興之后。我現(xiàn)在雖則已遠(yuǎn)離祖國,再也受不到他的奸淫殘害的毒爪了;但現(xiàn)在仍還在執(zhí)掌以禮義廉恥為信條的教育大權(quán)的這一位先生,聽說近來因天高皇帝遠(yuǎn),渾水好撈魚之故,更加加重了他對老百姓的這一種遠(yuǎn)溢過錢武肅王的“德政”。

  魯迅不但對于杭州沒有好感,就是對他出生地的紹興,也似乎并沒有什么依依不舍的懷戀。這可從有一次他的談話里看得出來。是他在上海住下不久的時候,有一回我們談起了前兩天剛見過面的孫伏園。他問我伏園住在哪里,我說,他已經(jīng)回紹興去了,大約總不久就會出來的。魯迅言下就笑著說:

  “伏園的回紹興,實在也很可觀!”

  他的意思,當(dāng)然是紹興又憑什么值得這樣的頻頻回去。

  所以從他到上海之后,一直到他去世的時候為止,他只匆匆地上杭州去住了一夜,而絕沒有回去過紹興一次。

  預(yù)言者每不為其故國所容,我于魯迅更覺得這一句格言的確鑿。各地黨部的對待魯迅,自從浙江黨部發(fā)動了那大彈劾案之后,似乎態(tài)度都是一致的??箲?zhàn)前一年的冬天,我路過廈門,當(dāng)時有許多廈大同學(xué)曾來看我,談后就說到了廈大門前,經(jīng)過南普陀的那一條大道,他們想呈請市政府改名“魯迅路”以資紀(jì)念。并且說,這事已經(jīng)由魯迅紀(jì)念會(主其事的是廈門《星光日報》社長胡資周及記者們與廈大學(xué)生代表等人)呈請過好幾次了,但都被擱置著不批下來。我因為和當(dāng)時的廈門市長及工務(wù)局長等都是朋友,所以就答應(yīng)他們說這事一定可以辦到。但后來去市長那里一查問,才知道又是黨部在那里反對,絕對不準(zhǔn)人們紀(jì)念魯迅。這事情,后來我又同陳主席說了,陳主席當(dāng)然是表示贊成的。可是,這事還沒有辦理完成,而抗戰(zhàn)軍興,現(xiàn)在并且連廈門這一塊土地,也已經(jīng)淪陷了一年多了。

  自從我搬到杭州去住下之后,和他見面的機會,就少了下去,但每一次當(dāng)我上上海去的中間,無論如何忙,我總抽出一點時間來去和他談?wù)劊蚝退砸淮物垺?/span>

  而上海的各書店,雜志編輯者,報館之類,要想拉魯迅的稿子的時候,也總是要我到上海去和魯迅交涉的回數(shù)多。譬如,黎烈文初編《自由談》的時候,我就和魯迅說,我們一定要維持他,因為在中國最老不過的《申報》,也曉得要用新文學(xué)了,就是新文學(xué)的勝利。所以,魯迅當(dāng)時也很起勁,《偽自由書》《花邊文學(xué)》集里許多短稿,就是這時候的作品。在起初,他的稿子就是由我轉(zhuǎn)交的。

  此外,像良友書店,天馬書店,以及“生活”出的《大學(xué)》雜志之類,對魯迅的稿件,開頭大抵都是由我為他們拉攏的。尤其是當(dāng)魯迅對編輯者們發(fā)脾氣的時候,做好做歹,仍復(fù)替他們調(diào)停和解這一角色,總是由我來擔(dān)當(dāng)。所以,在杭州住下的兩三年中,光是為魯迅之故,而跑上海的事情,前后總也有了好多次。

  在他去世的前一年春天,我到了福建。這中間,和他見面的機會更加少了。但記得就在他作故的前兩個月,我回上海,他曾告訴了我他的病狀,說醫(yī)生說他的肺不對,他想于秋天到日本去療養(yǎng),問我也能夠同去不能。我在那時候,也正在想去久別了的日本一次,看看他們最近的社會狀態(tài),所以也輕輕談到了同去嵐山看紅葉的事情。可是從此一別,我就再也沒有和他作長談的幸運了。

  關(guān)于魯迅的回憶,枝枝節(jié)節(jié),另外也正還多著;可是他給我的信件之類,有許多已在搬回杭州去之先燒了,有幾封在上海北新書局里存著,現(xiàn)在又沒有日記在手頭,所以就在這里,先暫擱筆,以后若有機會,或許再寫也說不定。

?

?

?

?

  魯迅翁雜憶

  夏丏尊

  我認(rèn)識魯迅翁,還在他沒有魯迅的筆名以前。我和他在杭州兩級師范學(xué)校相識,晨夕相共者好幾年,時候是前清宣統(tǒng)年間。那時他名叫周樹人,字豫才,學(xué)校里大家叫他周先生。

  那時兩級師范學(xué)校有許多功課是聘用日本人為教師的,教師所編的講義要人翻譯一遍,上課的時候也要有人在旁邊翻譯。我和周先生在那里所擔(dān)任的就是這翻譯的職務(wù)。我擔(dān)任教育學(xué)科方面的翻譯,周先生擔(dān)任生物學(xué)科方面的翻譯。此時,他還兼任著幾點鐘的生理衛(wèi)生的教課。

  翻譯的職務(wù)是勞苦而且難以表現(xiàn)自己的,除了用文字語言傳達(dá)他人的意思以外,并無任何可以顯出才能的地方。周先生在學(xué)校里卻很受學(xué)生尊敬,他所譯的講義就很被人稱贊。那時白話文尚未流行,古文的風(fēng)氣尚盛,周先生對于古文的造詣,在當(dāng)時出版不久的《域外小說集》里已經(jīng)顯出。以那樣的精美的文字來譯動物植物的講義,在現(xiàn)在看來似乎是浪費,可是在三十年前重視文章的時代,是很受歡迎的。

  周先生教生理衛(wèi)生,曾有一次答應(yīng)了學(xué)生的要求,加講生殖系統(tǒng)。這事在今日學(xué)校里似乎也成問題,何況在三十年以前的前清時代。全校師生們都為驚訝,他卻坦然地去教了。他只對學(xué)生提出一個條件,就是在他講的時候不許笑。他曾向我們說:“在這些時候不許笑是個重要條件。因為講的人的態(tài)度是嚴(yán)肅的,如果有人笑,嚴(yán)肅的空氣就破壞了?!贝蠹叶寂宸淖恳姟?/span>

  據(jù)說那回教授的情形果然很好。別班的學(xué)生因為沒有聽到,紛紛向他來討油印講義看,他指著剩余的油印講義對他們說:“恐防你們看不懂的,要么,就拿去?!痹瓉硭闹v義寫得很簡,而且還故意用著許多古語,用“也”字表示女陰,用“了”字表示男陰,用“幺”字表示精子,諸如此類,在無文字學(xué)素養(yǎng)未曾親聽過講的人看來,好比一部天書了。這是當(dāng)時的一段珍聞。

  周先生那時雖尚年青,豐采和晚年所見者差不多。衣服是向不講究的,一件廉價的羽紗——當(dāng)年叫洋官紗——長衫,從端午前就著起,一直要著到重陽。一年之中,足足有半年看見他著洋官紗,這洋官紗在我記憶里很深。

  民國十五年初秋他從北京到廈門教書去,路過上海,上海的朋友們請他吃飯,他著的依舊是洋官紗。我對了這二十年不見的老朋友,握手以后,不禁提出“洋官紗”的話來?!耙琅f是洋官紗嗎?”我笑說。“呃,還是洋官紗!”他苦笑著回答我。

  周先生的吸卷煙是那時已有名的。據(jù)我所知,他平日吸的都是廉價卷煙,這幾年來,我在內(nèi)山書店時常碰到他,見他所吸的總是金牌、品海牌一類的卷煙。他在杭州的時候,所吸的記得是強盜牌。那時他晚上總睡得很遲,強盜牌香煙,條頭糕,這兩件是他每夜必須的糧。服侍他的齋夫叫陳福。陳福對于他的任務(wù),有一件就是每晚搖寢鈴以前替他買好強盜牌香煙和條頭糕。我每夜到他那里去閑談,到搖寢鈴的時候,總見陳福拿進(jìn)強盜牌和條頭糕來,星期六的夜里備得更富足。

  周先生每夜看書,是同事中最會熬夜的一個。他那時不做小說,文學(xué)書是喜歡讀的。我那時初讀小說,讀的以日本人的東西為多,他贈了我一部《域外小說集》,使我眼界為之一廣。我在二十歲以前曾也讀過西洋小說的譯本,如小仲馬、狄更斯諸家的作品,都是從林琴南的譯本讀到過的?!队蛲庑≌f集》里所收的是比較近代的作品,而且都是短篇,翻譯的態(tài)度,文章的風(fēng)格,都和我以前所讀過的不同。這在我是一種新鮮味。

  自此以后,我于讀日本人的東西以外,又搜羅了許多日本人所譯的歐美作品來讀,知道的方面比較多起來了。他從五四以來,在文字上,思想上,大大地盡過啟蒙的努力。我可以說在三十年前就受他啟蒙的一個人,至少在小說的閱讀方面。

  周先生曾學(xué)過醫(yī)學(xué)。當(dāng)時一般人對于醫(yī)學(xué)的見解,還沒有現(xiàn)在的明了,尤其關(guān)于尸體解剖等類的話,是很新奇的。閑談的時候,常有人提到這尸體解剖的題目,請他講講“海外奇談”。他都一一說給他們聽。

  據(jù)他說,他曾經(jīng)解剖過不少的尸體,有老年的,壯年的,男的,女的。依他的經(jīng)驗,最初也曾感到不安,后來就不覺得什么了,不過對于青年的婦人和小孩的尸體,當(dāng)開始去破壞的時候,常會感到一種可憐不忍的心情。尤其是小孩的尸體,更覺得不好下手,非鼓起了勇氣,拿不起解剖刀,我曾在這些談話上領(lǐng)略到他的人間味。

  周先生很嚴(yán)肅,平時是不大露笑容的,他的笑必在詼諧的時候。他對于官吏似乎特別憎惡,常摹擬官場的習(xí)氣,引人發(fā)笑。現(xiàn)在大家知道的“今天天氣……哈哈”一類的摹擬諧謔,那時從他口頭已常聽到。他在學(xué)校里是一個幽默者。

?


?

  初次見魯迅先生

  馬 鈺

  我從前不愛看小說,有時跟同學(xué)在一塊,他們老看,我呆著,也太沒意思,所以也就拿一本看看;看看,倒也看慣了,就時常地看。

  在所看的這些小說里,最愛看的,就是魯迅先生所作的了。我看了他的作品里面,有許多都是跟小孩說話一樣,很痛快,一點也不客氣;不是像別人,說一句話,還要想半天,看說的好不好,對得起人或者對不起人。魯迅先生就不是,你不好,他就用筆墨來痛罵你一場,所以看了很舒服,雖然他的作品里面有許多的意思,我看不懂;但是在字的浮面看了,已是很知足的了。

  但是魯迅這人,我是沒有看見過的,也不知道他是個什么樣子,在我想來,大概同小孩差不多,一定是很愛同小孩在一起的。不過我又聽說他是老頭兒,很大年紀(jì)的。愛漂亮嗎?大概許愛漂亮,穿西服罷。一定拿著Stick(手杖),走起來,棒頭一戳一戳的。分頭罷?卻不一定;但是要穿西服,當(dāng)然是分頭了。我想他一定是這么一個人,不會錯的,雖然他也到我們家來過好幾次,可是我都沒有看見他。

  有一天,我從學(xué)校里回來,聽見父親書房里有人說話似的,我問趙增道:“書房有什么客?”“周先生來了一會了。”我很疑惑地問道:“周先生,那個周先生?”“我也說不清!”我從玻璃窗外一看,只見一個瘦瘦的人,臉也不漂亮,不是分頭,也不是平頭。我也不管是什么客人,見見也不妨,于是我就進(jìn)去了。

  見了,就行了一個禮,父親在旁邊說:“這就是你平常說的魯迅先生?!边@時魯迅先生也點了點頭,看他穿了一件灰青長衫,一雙破皮鞋,又老又呆板,并不同小孩一樣,我覺得很奇怪。魯迅先生我倒想不到是這么一個不愛收拾的人!他手里老拿著煙卷,好像腦筋里時時刻刻在那兒想什么似的。

  我呆了一會,就出來了;父親叫我拿點兒點心來,我就拿碟子裝了兩盤拿了去,又在那兒呆著。我心里不住地想,總不以他是魯迅,因為腦筋已經(jīng)存了魯迅是一個小孩似的老頭兒,現(xiàn)在看了他竟是一個老頭似的老頭兒,所以不很相信。這時也不知是怎么一回事,只看著他吃東西,看來牙也是不受什么使喚的,嚼起來是很費力的。

  后來看得不耐煩了,就想出去,因為一個人立著太沒意思;但是剛要走,魯迅先生忽然問我道:“你要看什么書嗎?《桃色的云》你看過沒有?這本書還不錯!”我搖了搖頭,很輕地說了一句:“沒有?!彼f:“現(xiàn)在外面不多了,恐怕沒處買,我那兒還有一本,你要,可以拿來?!蔽乙矝]響。這么一來,又罰了我半天站,因為不好就走開。但是我呆著沒話說,總是沒有意思,就悄悄走出來了??匆娨录苌蠏炝艘豁敋置?,灰色的,那帶子上有一絲一絲的,因為掛得高,看了不知是什么,踮起腳來一看,原來是破的一絲一絲的。

  自鳴鐘打了五點了,魯迅先生還沒有走的信息。我就只等著送,因為父親曾對我說過,我見過的客,送時總要跟在父親后頭送的,所以老等著,不敢走開。

  當(dāng)!當(dāng)!……打了六下了,還是不走,不走倒沒什么關(guān)系,叫我這么呆等著,可真有點麻煩。玩去,管他呢,不送也不要緊的!不行呀,等客走了,又該說我了,等著罷!

  “車雇好了?!壁w增進(jìn)來說。我父親應(yīng)了一聲,這時聽見椅子響,皮鞋響,知道是要走了,于是我就到院子里來候著。一會兒,果然出來了,父親對我說:“送送魯迅先生呀!”魯迅先生又問我父親說:“他在孔德幾年級?”我父親答了,他拿著煙卷點了點頭。我在后頭跟著送,看見魯迅先生的破皮鞋格格的響著,一會回過頭來說:“那本書,有空叫人給你拿來呀!”我應(yīng)了一聲,好像不好意思似的。一會送到大門口了,雙方點了一點頭,就走了。我轉(zhuǎn)回頭來暗暗地想:“魯迅先生就是這么一個樣兒的人呵!”

  一九二六年三月

?


138 《回憶魯迅》《魯迅翁雜憶》《初次見魯迅先生》《魯迅眼中的自己》魯迅全集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兴宁市| 特克斯县| 龙南县| 集安市| 利川市| 军事| 玉田县| 土默特右旗| 广东省| 高要市| 双流县| 石渠县| 治县。| 信丰县| 沙雅县| 恩平市| 莱芜市| 文成县| 池州市| 即墨市| 雷波县| 湖口县| 昌邑市| 长沙县| 巴南区| 芜湖市| 阜阳市| 双城市| 承德市| 安康市| 海盐县| 绥芬河市| 平阳县| 原阳县| 静海县| 丰顺县| 汨罗市| 喀喇| 昆山市| 吉木萨尔县| 富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