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警惕!這些抑郁癥患者,有潛在的【雙相】風險
具有下面這些臨床特征的“抑郁癥患者”,需警惕是否為潛在的“雙相”
◆一生中首次出現(xiàn)抑郁發(fā)作的年齡<25歲;
◆有雙相障礙家族史;
◆抑郁發(fā)作同時伴明顯煩躁不安或易激惹;
◆多次(如至少3-5次)抑郁復發(fā);
◆抗抑郁藥治療后短期內完全恢復,例如剛用上抗抑郁藥2、3周,癥狀就完全消失了;
◆抑郁癥狀不典型(如睡眠多、進食多、肢體沉重如灌鉛感)。
躁期和郁期的癥狀
躁期
常見的癥狀包含:
◆睡眠的需求降低
◆自我膨脹的自尊或講話異??浯?/p>
◆講話講得又快又多,而且無法停止
◆天馬行空的想法、跳躍的想法
◆容易分心、無法專注
◆精力異常旺盛
◆過度進行可能造成痛苦行為的活動(例如:亂買東西、亂投資、捐出自己大量的財產)
?
輕躁癥和躁癥發(fā)作的主要差異在于「患者能不能夠自我控制」。
在輕躁的狀況,患者表現(xiàn)得會像精力旺盛、自信滿滿、多話,但還是可以維持正常的生活,旁人不會覺得有太大的問題,通常是感覺這個人最近怎么這么嗨而已。
但真正的躁癥發(fā)作時,患者往往已經沒辦法控制自己的行為,會做出無法承擔后果的事情,影響到自己的社交和工作。
舉個例子,在新聞上,我們有時可以看到有躁癥發(fā)作的朋友,跑去百貨公司刷了一大堆商品,或者是覺得自己超強,跑去投資了一堆自己根本不懂,而且根本不能承擔風險的的投資型商品,最后鬧上法院的情形。
郁期
常見的癥狀包含:
◆心情郁悶、情緒低落對所有事情都沒有興趣,甚至是自己原本喜歡的活動都沒興趣
◆活動力降低
◆體重發(fā)生變化,可能是增加或減輕
◆睡眠異常,可能是失眠或者是嗜睡
◆整日感到疲累沒有活力
◆態(tài)度變得悲觀消息
◆思考力或專注力降低
◆有死亡或者是自殺的念頭
以上的狀況,要持續(xù)超過2個禮拜,短時間的情緒低落并不算在內。但這個狀況跟抑郁癥其實非常像,所以躁郁癥的診斷關鍵,其實是在于患者有沒有出現(xiàn)過「輕躁癥」或者是「躁癥」的表現(xiàn)。如果沒有,那就會被認為是單純的抑郁癥。
許多躁郁癥患者會被診斷,通常也是因為躁癥的發(fā)作,影響了生活與工作,才被親友覺得怪怪的陪同就診。如果單純的輕躁癥,或者是抑郁,可能就被旁人所忽略了。
躁郁癥患者的癥狀,可能會在「躁」和「郁」兩個極端之間擺蕩。
臨床分類
根據擺蕩的程度,臨床上我們可以把躁郁癥分類為:
第一型躁郁癥:患者會在狂躁期、輕躁期,與憂郁期之間反復循環(huán)。
第二型躁郁癥:只有輕躁期與憂郁期,不會出現(xiàn)狂躁期。
循環(huán)型躁郁癥:只發(fā)生輕躁期以及輕郁期,不會出現(xiàn)狂躁以及重郁的階段。
抑郁/躁郁癥是可控疾病
抑郁/躁郁癥給患者帶來莫大痛苦,但值得慶幸的是,它們是可治/可控的疾病。對于抑郁/躁郁癥患者,要做的是:
1.向精神、心理方面的專業(yè)人員求助
去精神專科醫(yī)院,或者綜合醫(yī)院的精神心理科,接受相關評估,明確是否患病,以及了解具體的治療方式。
2.藥物治療非常關鍵
精神科醫(yī)生會根據患者的情況開具相應處方。需特別注意的是兩種疾病用藥不同。目前精神醫(yī)學界的共識是躁郁癥發(fā)作時以心境穩(wěn)定劑為基礎治療,只有在抑郁發(fā)作占據了發(fā)作的大部分時間且非常嚴重時,才聯(lián)合使用抗抑郁藥物。
3.積極進行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能夠幫助患者監(jiān)控管理自己的情緒,提高應對技能。
4.學習疾病相關知識
注意平衡自己的生活,避免過分的壓力,規(guī)律鍛煉,培養(yǎng)良好睡眠習慣,學會傾訴,尋找支持,遠離酒精等成癮物質。來自家人、朋友和社會的理解、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