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廣州著名相親角:父母瞞著子女擺攤,大量90后簡歷出現(xiàn)
廣州市的天河公園,一到周末,便熙來攘往。這里,有一個“相親角”,一群父母大方擺出子女的簡歷,列明擇偶條件,希望為孩子尋覓良緣。據(jù)了解,天河公園相親角最早可追溯到2013年,當時多名家長為孩子相親而自發(fā)創(chuàng)立。在相親角中,兩代人的愛情觀、擇偶觀有什么不同?身邊充斥“擇偶難”的婚戀焦慮下,相親角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近日,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走近天河公園相親角。
子女堅持“寧缺毋濫”
父母希望“現(xiàn)實一點”
正值9月,即便“秋老虎”發(fā)威,但空氣細細嗅來已有一絲秋意。天河公園正處于一年中最好的時光,此處有花鳥椰影、壁石垂纓、幽谷跳泉,在湖心亭中靜聽鳥叫和蟲鳴是一件賞心樂事。但相親角里頭,行人匆匆,無暇瀏覽。他們關心的事情,要重要得多,是“人生大事”。
說是“相親角”,其實并非什么正式的組織,也沒有一個像樣的場所。把傘一撐,杵在地上,便占據(jù)了一個相親的攤位。一把挨一把的傘就這么連起來,形成足有百余米長的長廊,每到周末尤其熱鬧。
在相親角里忙碌的并非征婚者本人,而是年逾半百的父母——他們?yōu)樽优娜松笫轮?。占好位置后,掏出簡歷來,一張張“征婚書”上,白紙黑字,是男方或女方的簡歷:性別、年齡、籍貫,其次是學歷、工作、薪資。

有許多“擺攤”的家長已成了相親角的??停蛉て饋?,往往互稱“相友”。也有為兒女征婚的家長不擺攤,而是來回走走看看,盤算著、挑選著。遇到合乎心意的,便停下腳步交談,加個微信,再去下一個點瞧瞧。
楊女士是第一次來相親角,她正為女兒的婚戀問題發(fā)愁。女兒今年33歲了,至今對象連個影兒都沒有。女兒倒是滿不在乎,自己卻心急火燎,“怎么會不急的?剛大學畢業(yè)的時候說不急,一年一年過去也不急,現(xiàn)在都三十多了,怎么不急?!”她嘆口氣,煩躁地甩著手中的扇子。
楊女士告訴記者,女兒擇偶要求很高,自稱“顏控”,還想要與另一半擁有共同語言,堅持寧缺毋濫。但這些在她看來都不現(xiàn)實,“哪來那么多共同語言啊,身高和外貌都不重要,人品才是最重要的?!?/p>
楊女士稱,她女兒對未來另一半的身高有硬性要求,得1米7以上,之前有朋友介紹一個各方面條件都不錯的男生,唯獨身高一米六八,女兒一口回絕?!暗覀儸F(xiàn)實一點說,到了這個年紀還沒婚配的,大部分都是某些方面有點缺陷的?。 闭勗掗g,楊女士轉頭向身旁另一位“相友”孫先生說道,“做父母的肯定現(xiàn)實一些,只要對方有事業(yè)心、人品好就行,我們都是過來人?!?/p>
孫先生是第三次來相親角了,他一直為侄子尋覓良緣,但至今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八麄冇X得條件太好的自己配不上,條件不好的配不上自己。就應該現(xiàn)實一點,年紀老大不小了,哪來找到十全十美的對象?”
背著子女相親的父母:
有些簡歷孩子連看都沒看過
一邊是干著急的父母,一邊卻可能是對征婚不知情的子女。許多家長坦言,孩子并不知道父母正在為他們“擺攤”相親。楊女士就直言,此前過多的相親使得母女間難免產(chǎn)生沖突,這次只能背著女兒“偷偷過來看一眼”。
長期駐守在相親角為兒子征婚的歐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在相親角當過很長時間的志愿者,發(fā)現(xiàn)這里簡歷上寫的擇偶標準其實并不是孩子們的,都是家長自己的要求,有些簡歷孩子們甚至看都沒看過,一方面是因為忙,另一方面是排斥。
歐先生說,相對來說,為子女征婚的家長的要求就比較一致。 “比如女方家長,可能會要求男方滿足這四個條件?!彼种割^說,“第一個有房子,第二個是最好要鐵飯碗,第三個最好是獨生子女,第四個是父母要有退休金?!?/p>
還有一些父母對子女的配偶有一些特殊要求。一位為26歲女兒征婚的阿姨的相親簡歷中寫明:“89年、92年的不談”。她解釋,“差三歲和六歲都是屬相相沖的,就不能談?!?/p>
相親角滿目琳瑯的相親簡歷中,有一份簡歷顯得與眾不同。簡歷上,只有寥寥三行字,簡單地用水彩筆寫下了年齡、學歷和職業(yè),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沒寫你的要求,怎么知道合不合適呀?”當被問及擇偶條件時,為孩子征婚的王叔卻始終不瞅不睬。旁邊的“相友”打趣他,“字寫得越少,要求就越高嘞!”過一會兒有人正兒八經(jīng)向王叔問年齡要求時,“89年的都可以接受,但是88年的不行?”王叔干脆地結束了對話,靠著身后的圍欄,繼續(xù)等待下一位來咨詢的人。

兩年前相親以80后為主
如今已有大量90后
為子女相親的父母,往往發(fā)現(xiàn)踏上的是漫長的征途。在相親角里能如愿覓得良緣的機率其實不大,“相友”們發(fā)現(xiàn),一來二去,身邊多的是老面孔。
“這邊成功率其實挺低的?!睔W先生比著手勢,嘆氣道。但他轉頭又說,“萬分之一也是希望!”孫先生也時不時湊過來叨叨,“這邊成功率不高,沒看到什么成了的,雖然肯定是有的。”
卓叔是湖南人,多年前來廣州工作定居,由于擔心女兒的婚姻大事,2017年來穗探親聽說天河公園有相親角,便前來咨詢。來一次后發(fā)現(xiàn)有很多家長代替孩子前來相親,“問一個是女孩子的家長,再問一個又是,很難碰到男孩子的家長?!焙髞碜渴寮倨诮Y束返回外省上班,便提議建立一個微信群。就這樣,他的第一個相親群便創(chuàng)辦起來了。
2019年卓叔退休后,跟隨女兒前來廣州生活,慢慢地根據(jù)不同的相親需求建立了多類型的相親群。高峰時,各群人數(shù)相加起來足有三萬多人。
卓叔認為,近年來相親角給他最深刻的印象是,年齡層的巨大改變?!霸臼菫?0后孩子們在2013年創(chuàng)建的天河公園相親角,2020年前相親角以80后為主,90后的孩子屈指可數(shù)。2020年后,一下子蹦出了大量的90后、95后,甚至00后?!?/p>
多年來,卓叔觀察來天河公園的相親群體,認為最明顯的一個特點是女多男少,“大概80%的女生,20%的男生”。卓叔還說,有的家長在相親角為孩子找了近十年還沒成功。饒是如此,卻沒有澆滅一些家長的熱情。“這次說不定就成了呢?我再去逛兩圈。” 楊女士說著舒展開眉頭,搖著扇子又走入忙碌的相親人群。
專家:
相親角折射父母焦慮
應樹立積極健康的婚戀觀
近日,民政部公布的《2021年民政事業(yè)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顯示,2021年全年依法辦理結婚登記764.3萬對。從年齡看,辦理結婚登記的人群中,30歲及以上人群占比合計達到48.2%,比上一年度提高了1.7個百分點,創(chuàng)下新高,而結婚人數(shù)卻連續(xù)第8年下降。
心理咨詢師王藍認為,天河公園相親角的出現(xiàn),是傳統(tǒng)婚戀觀的一種延續(xù),父母們希望通過相親角拓寬子女交友渠道,也折射出父母對子女成家立室的期盼和焦慮。據(jù)她所知,相親角作為一個找對象的場所、認識異性的渠道,認真真誠地去交友,是可以有機會找到的,但成功率并不太高。
針對相親角出現(xiàn)絕大部分是父母的現(xiàn)象,王藍表示,這說明國內(nèi)家長們大部分還是持有傳統(tǒng)觀念,覺得孩子只有結婚生子了,自己才算完成了任務,“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能看到一些家長催婚的現(xiàn)象,但這樣催婚,會令孩子感到很大壓力,父母要意識到,孩子已經(jīng)是成年人了,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婚姻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可以提建議,但決定權在孩子?!?/p>
至于年輕人應如何應對婚戀焦慮?王藍建議,年輕人要樹立積極健康的婚戀觀,學會有效溝通和包容,擇偶條件要切合實際,社會化的需要向內(nèi)求,而非外求,提升自己的內(nèi)在品質(zhì),學會自愛,才會更好地去愛未來的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