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功?變身蝙蝠俠吧,一個簡單的成功秘訣
有沒有提升成功率和自控力的簡單妙招?
有啊,變成蝙蝠俠。
別鬧,開什么玩笑呢?
真的,沒開玩笑。
怎么變?
想象自己是蝙蝠俠就行了。
—1—蝙蝠俠效應
在一系列針對兒童的自控力實驗中,面對枯燥的任務,完成度總是不高。
后來研究人員只用了簡單的一招,就極大提升了任務完成度。
這招就是提醒受試兒童:“想一想,如果你是蝙蝠俠,你會怎么做?”
密歇根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伊森·克羅斯領導了大部分相關(guān)研究。
結(jié)果表明,即使是視角上的微小轉(zhuǎn)變也能幫助我們控制自身的情緒。
當孩子們假裝自己是蝙蝠俠的時候,焦慮會減輕,勇氣和道德責任感提升。
這一效應因此被稱為蝙蝠俠效應。

對兒童來說,蝙蝠俠無所不能,所以當他們把自己想象成蝙蝠俠效果最好。
但這種心理效應不只限于兒童,想象自己化身的人物也不只限于蝙蝠俠。
每個人在進行挑戰(zhàn)性的任務時。
都可以把自己想象成這方面的專家,從而增強信心,改善行為。
碧昂斯和阿黛爾登臺表演之前,會暗示自己是某個充滿自信的狂野女孩。
而其他女孩在登臺唱碧昂斯和阿黛爾的歌時,同樣可以想象自己就是碧昂斯和阿黛爾。
當你要上臺表演的邁克爾·杰克遜的歌曲和舞蹈的時候,不妨直接想象自己就是杰克遜本人。
當你在為期末考試備考復習的時候,可以幻想自己是一名高度自律的學生。
當你學習投資時,可以想象自己是股神巴菲特。
—2—霍桑效應
如果有朋友來你家玩,大部分人都會先打掃一下房間。
如果有領導經(jīng)過身邊,大部分員工都會表現(xiàn)出更加專注工作的樣子。
這些行為背后都有霍桑效應的影子。
霍桑效應是一種現(xiàn)象,處于被觀察的狀態(tài)下,人們的生產(chǎn)率就會提高。
霍桑效應的發(fā)現(xiàn)源于20世紀20年代伊利諾伊州北部西方電氣公司對旗下工廠進行的一項調(diào)查研究。
當員工感知到“被觀察”,就會出現(xiàn)工作效率得以提高的效果。
“被觀察“”被關(guān)注“絕對是一種激勵干預因素。
被觀察者不想自己的表現(xiàn)讓大家失望,就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展示出自己全部的才能。
霍桑效應很好理解,但并不總被認同。
很多人因此產(chǎn)生被監(jiān)督的壓力,甚至被監(jiān)視的冒犯。
信息化時代,如果一家公司想簡單粗暴地用霍桑效應提升效率,往往得不償失。
比如前段疫情期間,某家公司給在家遠程辦工的員工電腦上裝了監(jiān)控軟件,雖然的確提升了效率,但也引發(fā)很大爭議。
但也不是沒有巧妙的運用。
公司布局紛紛從獨立辦公室變成可以看到彼此的隔間。
不只是出于省錢的考慮,還有霍桑效應的原因。
個人也可以把霍桑效應主動運用到自己身上,從而提升效率。
特別是可以嘗試把蝙蝠俠效應和霍桑效應結(jié)合起來。
—3—如何具體運用?
當你要從事某種挑戰(zhàn)性工作時。
先想象自己是某個能輕松完成這項工作的厲害人物。
同時,想象自己處于被觀察的狀態(tài)。
甚至真的讓自己處于被觀察的狀態(tài)。
如果你想學習英語或者編程,可以想象自己是你最佩服的某個語言或者編程天才。
然后想象很多人都在看著自己,如果想象不夠,還可以真的讓很多人看著自己。
比如打開直播軟件,每天直播自己學習英語或編程。
哪怕沒直播中沒一個人看,你也會極大提升效率。
我在新聞上看到一個準備考研的大學生,每天直播自己的學習過程。
不但收獲了很多粉絲,而且真的讓自己更專注,效率更高。
你最近在生活或職場中,遇到過什么難題嗎?
學會了蝙蝠俠效應和霍桑效應后,你準備好變身了嗎?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富日記原創(chuàng),如轉(zhuǎn)載請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