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妃藕:一道充滿歷史文化故事的家鄉(xiāng)菜

明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唐鯉為完成祖輩淮公桐柏遺囑:“一定要選在清泉溪流邊,且長有野生蓮藕的地方重建家園,旨在傳承文脈,薪火相傳,禮重敬宗,感恩戴德”。
唐鯉帶著宏愿,溯溪而上,不辭辛勞,跋山涉水,尋遍山野,終于在一條清澈的溪流邊,看到許多野生蓮葉,順著蓮莖往下挖,不一會兒,就挖出了又白又嫩、冰清玉潔、一塵不染的藕節(jié)。然后放在嘴里嚼之,質(zhì)嫩甘脆,鮮美多汁。如此青山秀水,正是自己苦苦找尋的風水寶地。
次年,唐鯉舉家遷移至于此,造田種藕,開始以種藕為生的生活,取村名為“藕溪”。唐鯉種藕致富后,并沒忘記祖輩遺囑,他按照原來被燒毀的古宅幾何圖形在村里建造大屋,并開挖了99口池塘,池塘如節(jié)節(jié)白藕,以此懷念先輩,并改名為“藕塘”,今屬江西南豐縣紫霄鎮(zhèn)。
唐鯉之孫唐興,跟著父親在藕塘生活13年,娶妻甘氏,生女云燕(1438—1457年),后外出謀生,進入朝廷錦衣衛(wèi)。云燕在家鄉(xiāng)生活的這段時間,特別愛吃母親做的蓮藕排骨湯與炒藕片,脆嫩可口,健脾開胃,美容養(yǎng)顏,秀色可餐。為了讓女兒吃得開胃,母親還會制作糖醋藕片、涼拌藕片、酸辣藕丁,給女兒換口味。可能是愛吃藕的原因,唐妃長得如出水芙蓉,身材裊娜,皮膚白皙泛紅。
景泰五年(1454年),婉麗優(yōu)雅,性情容止的云燕,有幸被選送進宮,但她仍念念不忘母親做的蓮藕排骨湯,還專門派人來家鄉(xiāng)取過二次蓮藕。景泰八年(1457年),唐妃殉葬金山。村民為懷念云燕,取名“唐妃藕”。(摘自旅游文化叢書“唐游記詩畫中國”)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ibi/vculbk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