荻港鎮(zhèn)桃街社區(qū)居民左登金:用善良和責任撐起了一片晴空
左登金,男,現(xiàn)年52歲,系荻港鎮(zhèn)桃街社區(qū)居民,年入贅到妻子吳求鳳家,自組建新家以來,為這個家庭辛勤付出,對患病妻子不離不棄,視孩子如同己出,對岳母真情盡孝,用善良和責任譜寫了一曲愛的贊歌。
辛勞付出不言悔。左登金原是荻港鎮(zhèn)慶大村人,妻子因一場意外身亡;桃街社區(qū)居民吳求鳳的前夫也因生病去世。1998年經(jīng)媒人介紹,吳求鳳和左登金重新組建了一個新家。此時吳求鳳的兩個孩子,一個17歲、一個13歲;左登金也有一個未成年的女兒6歲,于是一家5口人在一起共同生活。為了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左登金買了一輛二手小貨車,幫人送菜、送貨,每天起早貪黑,十分辛苦;后又到荻港農(nóng)貿(mào)市場賣肉營生。沉重的家庭負擔,迫使左登金為這個家做出了太多的努力和付出,家庭的沉重負擔,有時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但他都咬咬牙,一笑了之。也從未在外人面前叫過苦、叫過累。
照料病妻不言棄。左登金的妻子吳求鳳身體一直不是很好,未結(jié)婚前,妻子就患有糖尿病。婚后妻子經(jīng)常生病,左登金對生病的妻子悉心照顧,不離不棄。2009年妻子吳求鳳因高血壓引起了中風,從而一度癱瘓在床。左登金忙里忙外,既要掙錢養(yǎng)家,又要照顧妻子。妻子患病期間,他精心為妻子做好吃的,親自喂吃喂喝,幫妻子端屎端尿。妻子生病,脾氣一度變得很壞,他都能耐心的開導妻子,在他的細心呵護下,終于幫妻子走出生活的陰霾,妻子身體狀況也有明顯好轉(zhuǎn),現(xiàn)在也能杵著拐杖行走了。其間也有人問左登金,這樣付出到底圖個啥?左登金說:“我啥也不圖,只圖個心安!”
對待孩子如己出。左登金把三個孩子相繼拉扯大。對三個孩子一視同仁,沒有親疏之別。兒子早已成了家,孫子已經(jīng)讀初中了。左登金和兒子、兒媳在一起住在桃沖街道的家,一大家人相處和睦,其樂融融。為了不耽誤賣肉,又能更好的照顧重病的妻子,左登金于是就到荻港街道租了一間房,和兒子媳婦分開居住。雖然分開居住,兒子家的豬肉不用買,左師傅隔三差五送排骨、送豬肉給兒子一家人吃,還經(jīng)常買桂魚、大蝦、牛肉及雞、鴨、鵝等給孫子吃,螃蟹上市的季節(jié),總要買些螃蟹送給兒孫吃,還時常給孫子買學習用品,就這樣十幾年如一日,從未間斷過。兒子現(xiàn)在荻港海螺食堂上班,經(jīng)常起早摸晚,平時靠騎電瓶車上下班,其他季節(jié)都還行,冬天騎車日子可不好過,左爸爸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在兒子不知情的情況下,給兒子買了一輛二手汽車,還自費幫兒子在駕校報了名。
孝敬岳母有擔當。左師傅的岳母已有85歲高齡,體弱多病。他的岳母生有五個子女,只有女兒吳求鳳在身邊,其他四個子女都外出務(wù)工及經(jīng)商。由于妻子行動不便,所以岳母的飲食起居及生病照看的任務(wù)主要都落在左登金的肩上。尤其岳母住院生病期間,左師傅盡心盡力的照顧岳母,給老人端茶送水,燒菜送飯,毫無怨言。岳母生病的醫(yī)療費,幾個子女均攤,雖然左登金家條件最差,但左登金一分也未少出。岳母生病回家后,基本都住在左登金家,左登金從不嫌棄。
近二十年來,左登金用責任和善良、勤勞和樸實經(jīng)營起一個風雨飄搖的家,在重重困境面前不僅沒有選擇逃避,反而勇敢的挑起家庭的重擔,選擇了盡一個丈夫、盡一個父親、盡一個女婿的責任。他用真情的守候展示了人性的光輝,譜寫了一曲人間真愛的贊歌!(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949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