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臣因孝帶來麻煩
王艾迎
鄭譯是北周和隋朝的重要官員,和北周左仆射楊堅是同學和朋友,在建立隋朝過程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因為他的斡旋,楊堅由危轉安,保全了性命;因為他的矯詔,在北周宣帝去世后,楊堅成為北周靜帝的輔政,進而成為宰相,后來取代北周靜帝,建立隋朝成為皇帝。無疑,鄭譯是楊堅生命中的貴人,楊堅最大的功臣。
但是,楊堅執(zhí)掌北周和隋朝的大權后,鄭譯卻郁郁不得志,沒有得到重用,這與鄭譯的孝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楊堅擔任北周宰相、總管軍事后,相州總管尉遲迥不服,陰謀發(fā)生叛亂。楊堅及時派兵討伐。這時,有人向楊堅報告,派去平叛的三名重要將領收取了尉遲迥的賄賂,因此軍中不安,人情搖擺,形勢異常嚴峻。楊堅緊急召集鄭譯等大臣研究對策,最后的結論是派一位老謀深算的心腹大臣,充當監(jiān)軍,前去監(jiān)督這幾位將軍。楊堅先后點名鄭譯等三個大臣前去,但他們都表示拒絕。少內史崔仲方有權節(jié)制軍隊,但以父親在尉遲迥管轄的地盤為由不去,害怕其父被殺;劉昉以自己沒有做過將帥為由推辭,鄭譯以要伺候老母為由不去,兩人實則害怕去后會丟掉自己的性命。
楊堅十分生氣,凡是看中的大臣,沒有一個給自己解難的。這時候,有一個叫高颎(jiǒng ,古同“炯”)的大臣,自告奮勇前去充當監(jiān)軍,接受任命后立即出發(fā),派人向母親告了別,與鄭譯形成鮮明的對比。這個高颎十分厲害,順利做通了那三個將領們的工作,消除了危機,并積極參謀,與平叛將領一起用68天時間,打敗了尉遲迥。
通過這一事件,楊堅將高颎牢牢記在心間,覺得此人忠誠可靠,后來一直信任有加,提拔重用。但對鄭譯的品性打上了大大的問號,覺得此人雖然足智多謀,但卻是怕死鬼,打著孝敬母親的幌子,實則置國難于不顧,此后慢慢疏遠了鄭譯。鄭譯雖然仍然可以進入宰相府上班,但楊堅暗中命令各級官吏,不得向鄭譯上報公文事務。鄭譯每天坐在辦公室,無所事事,十分恐慌,請求解除他的長史職務。(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后來,鄭譯以上柱國和公爵的身份退休(當時只有40多歲,沒有到退休的年齡),回到他的府第。楊堅因為他過去的功勞,給他賞賜了很多東西和錢財,將他的兩個兒子升了官,還追贈他的亡父、亡兄為刺史。雖然這樣,鄭譯還是不高興。他總覺得,楊堅待他太薄。有一天,他叫來一伙道士,設壇做法事,為他消災祈福。他的奴婢認為他搞旁門左道,做的是詛咒一類的事,就把他告發(fā)到了官府。司法部門又以他與母親分開居住,告他不孝。鄭譯的過錯越來越重,因此被削職為民。楊堅下詔說,“如果把鄭譯留在世上,他就成了不守臣道的人;如果把他處死于朝,他到了陰間就是不孝父母的鬼,看來無論怎樣處置,都將玷污陰間、陽間,實在沒有地方安置他。應該給他一本《孝經》,讓他去熟讀”。并強令他和母親一起居住。
畢竟,鄭譯是一個有知識、有才能的人,對國家有用。不久,楊堅下發(fā)詔書,讓鄭譯參加修訂法律的工作,又授予他開府、隆州(治所在今四川閬中市)刺史。他在任上病了,請求回京治病,楊堅立即同意,并在禮泉宮見了他,請他一起喝酒。楊堅很高興,對鄭譯說:“貶你已經很久了,我心里很掛念、憐憫你?!毕铝罨謴退鎳木粑缓蜕现鶉墓俾殹顖詫κ坛紓冋f:“鄭譯與我同生共死,在我遭到曲折和危難的時候,他幫我說話。想到這些,我哪天忘記過?”鄭譯也很愉快,給楊堅頻頻敬酒。
隨后,鄭譯按照楊堅的要求,修訂了隋朝的音樂,受到了楊堅的稱贊,還把他派到岐州(治所在今陜西省鳳翔縣南)任刺史,中間繼續(xù)參與音樂的修訂。楊堅慰勞鄭譯說:“律令是你定的,音樂又是你校正的。禮、樂、律、令,你定了三種,的確值得贊美呀!”
看來,鄭譯因為借口孝道,實則貪生怕死,冒犯惹怒了楊堅,又因為不孝,被開除公職。但楊堅是個愛才的人,又因為記掛鄭譯的大德,才再次錄用他為國效力。如果是一個一般的人,在古代就因為孝道這兩件事,早就失去了政治前途甚至性命。就是在今天,也一定要處理好忠和孝的事,在國家的緊要關頭,行孝要服從國家的大事,在平時,一定要把孝道記在心頭,且不可疏忽大意,給自己帶來麻煩。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277762.cc/subject/3946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