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淚咯血的空頭支票
沅江河畔,冠希渡口,人流稀少,盡是些賣山貨的山民。船老大,姓唐,大家都習慣叫他綽號“菩薩”。菩薩,一臉絡腮胡,五十開外,常年一身灰布舊工作服,眼睛炯炯有神,善談吐,山民都喜歡與他攀談。
他不僅人緣好,而且樂善好施。山民有剩貨,只要他用得著,都會慷慨買些。當然,山民也不會讓他吃虧,常常以最優(yōu)惠的價格賣與他。
說來也巧,這些天,菩薩渡船很繁忙。除熟悉的山民外,好些是生面孔??此麄兊拇┲?,及與他們閑聊,就知道他們是城里人。當?shù)弥菐娃r(nóng)脫貧干部,菩薩會對他們肅然起敬,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激。
小蘇是個年輕女干部,三十有余。身材秀氣,面容清秀,伶牙俐齒,靠船幫坐著。菩薩善意提醒:“妹子(昵稱),坐船艙來,小心掉水里?!贝搸孜婚L者也附和。小蘇微微一笑,沒離開了船幫,見大哥憨厚,岔開話題,銀鈴般笑道:“大哥,瞧你常年在船上,身體還好嗎?”
菩薩沒正面答:“我天天在水上走,風里來,雨里去,習慣了,感覺也很快樂!但沒有那些低保戶清閑,常年撲在麻將桌上?!?/p>
小蘇有些詫異,收起了笑容,問道:“低保戶,打麻將?”菩薩意識到說漏了嘴,趕忙糾正:“不是低保戶都在玩麻將,有些確實困難,沒有勞動能力?!?span style="position:relative;left:-100000px;">(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小蘇聽出了他話里有話,試著問:“那扶貧還是摻了些雜質(zhì)?”菩薩馬上否認,似有隱情,躲閃其詞:“我沒說啊,干部同志!要說,也是你說的?!逼鋵嵠兴_嘴上否認,小蘇也略知一二,這次是她第一次下鄉(xiāng)。
小蘇來到蹲點的清水村,見一彎田壟,大棚閃閃亮,甚是壯觀。她見到了扶貧對象鄒瘸子。瘸子腿腳不靈,但沒有拄拐,比正常人矮了一大截,但人很忠厚,肚里沒啥花花腸子。與我陌生人說話,還真有些木訥,家里沒有女主人,孑然一身。頭發(fā)有些蓬松,像千年未曾梳洗。衣服是軍綠色尼龍服,舊而有些污漬,似常年沒有漿洗。在他身上能聞到一種山木土特味。家里唯一值錢的,就是欄里那頭老黃牛。黃??瓷先?,瘦骨嶙峋,與他一樣。
鄒瘸子見小蘇年輕,怕小蘇嫌棄,特意從鄰居家端來一根光鮮的凳子。小蘇見狀,怪難為情道:“鄒同志,您老別那么見外,我也是農(nóng)民出身,千萬別拘謹,隨意些,我也安心些?!?/p>
瘸子靦腆揶揄道:“小蘇同志,你也瞧見了,我家不像樣,連根像樣的板凳都拿不出?!?/p>
小蘇坐定,仔細打量這位扶貧對象。他年過花甲,眼睛深陷,額上刻著歲月的年輪。皮膚黝黑,古銅般暗銹。為了不讓氣氛尷尬,小蘇提出去大棚看看。瘸子欣然同意,與蘇同志一起去大棚觀看。鄰居家毛毛,打工賦閑在家,見瘸子與小蘇去看大棚,也自告奮勇陪蘇同志去。小蘇自然是欣然答應。
田塍路還好走,小草綠油油的,蒿草居多。不時有小青蛙蹦過。走近大棚,小蘇大吃一驚,原來亮閃閃的大棚,破洞百出。瘸子領(lǐng)著小蘇走進棚內(nèi),毛毛緊跟其后。棚搭得很結(jié)實,里面也很平整,雞舍食槽一應俱全。
小蘇納悶道:“鄒同志,大棚咋成這樣子?”
瘸子見問,帶著抱怨,毫不隱瞞地說:“這些棚是前些年,扶貧工作的杰作?!?/p>
“咋沒雞糞味?”小蘇輕聲問了句。
毛毛搶先道:‘“這里根本就沒有喂過雞,哪來的雞屎味?”
瘸子默不作聲,用那古銅粗糙的手,摸著那帶灰的墻,眼睛有些呆滯,心中有些傷感。小蘇見他如此,問瘸子道:“咋啦?有心事?”毛毛毫不掩飾地對蘇同志說:“他能不傷感嗎?這間大棚花費了他半生積蓄。隔壁那兩間,是我家的,是我前些年打工的血汗錢,也打了水漂。不過,要說都沒喂,那也是假話?!?/p>
瘸子馬上接過話:“前面那幾件大棚,是我們村書記大胡子的。扶貧干部也弄了些雞苗來,他也養(yǎng)得很成功。不過,好像也沒賣什么?”
小蘇見說,沉默片刻,帶著同情問毛毛:“此話怎講?養(yǎng)得那么好,怎能不賣?”
瘸子憤憤不平道:“大胡子,雞是喂了不少,但經(jīng)不起他們折騰!”
小蘇疑惑道:“他們是誰?”瘸子不愿說,遮遮掩掩。小蘇固執(zhí)不識時務,欲打破砂罐。瘸子被逼無奈,含糊地說:“就是上面那些人?!?/p>
小蘇知道,再問,瘸子也說不出是誰。因為他壓根就不認識他們,只曉得他們是上面的人。
毛毛把話題岔開了,含蓄地說:“國家政策好啊!中央惦記著咱小老百姓,派出工作組幫咱貧困戶,我們都很感激。他們先叫我們墊錢把雞圈壘起,然后政府出錢來補償。雞苗也由他們提供。那時我們著實也高興了一陣子,滿以為能脫貧致富,向著小康生活奔。誰曾想,雞圈壘起那個星期,我們組的確熱鬧了一禮拜。有人扛著攝像機,大棚里里外外攝了個遍。大小領(lǐng)導也嘖嘖贊了又贊。之后,我們也高興了好久,也做了段時間的美夢。后來工作組的沒來了:補償款也沒見個影,雞苗好像只進了大胡子的棚。據(jù)說大胡子好像得了一筆錢,不過這筆錢,使他在換屆選舉時落選了?!?/p>
小蘇有些納悶:“你們沒有向上面反映?”
瘸子眼圈紅紅的,言語有些哽噎道:“咋不反映?沒有人搭理我們,咱平頭百姓無奈?。÷犝f,岔道鄉(xiāng)山民反映了,見沒人理睬,欲繼續(xù)向上反映,結(jié)果出了人命案?!?/p>
毛毛言語有些囁嚅,搭茬道:“瘸子叔,這話不能亂講,我們沒有證據(jù)。小蘇同志,不要聽他胡謅,他好可憐??!前些年,他兒子打工死在廣州,廠里僅補他幾萬元安葬費,喪葬余下的都花在這。他老婆前年因家沒錢,腸癌痛死在床,如今孤零零一人。他每每來看看大棚,摸摸雞舍,如同摸著妻兒一般,心里能得到些安慰。”
小蘇聞言,再看看瘸子大哥,心里難免有些酸楚。不知是隱痛,還是逃避,小蘇對他倆說:“咱們回去吧!”
瘸子搖搖頭也說:“咱們回去吧!”
三人走出大棚,破洞告訴小蘇,這杰作有好些年了。一路瘸子沒有言語,只是小蘇與毛毛聊了會家常。從毛毛嘴里聊出:“我們還有核桃林?!边@引起了小蘇極大的興趣,提出要去山上看看。瘸子也愿意作陪。一路上,三人變六人,幾個組里的同志,見他們看核桃林,也自告奮勇加入他們的隊伍。
“哇,好漂亮的山啊!上半山,林木森森;下半山,一片嫩綠?!毙√K驚訝于大自然的造化,情不自禁發(fā)出贊美之聲。只見那嫩綠處,黃茅綠油油的。瘸子告訴小蘇,那綠油油的,就是我們的核桃林。剛才還贊嘆這片嫩綠的海洋,聽瘸子一說,小蘇懵了:“那就是核桃林?樹呢?”
隨行的,綽號叫“一撮毛”說:“蘇同志,樹在草叢中,我們不妨去看看?!毙√K想,既然來了,何不就去看看。山林中的小路,晴天還很好走,有些石子或樹兜,都是我們的階梯,黃茅小樹就成了我們的拉手。一撮毛用手指一比劃,說:“這幾畝是他的,核桃樹就藏在里面?!比匙影情_茅草,找到一顆給小蘇看,樹苗有滿手指粗,葉兒青黃偏暗。小蘇蹲下,撫摸著它,心里想:“這小家伙,生命力強啊!”于是問大家:“為什么你們沒有把它管理好?”
毛毛接下話茬:“原扶貧的同志對我們說,你們只要把這片林砍了,核桃樹苗,他們從貴州弄來,價格絕對優(yōu)惠。之后,每年也都會給一定的育林費。我們也盤算了,育林費還可觀,等成林后,效益就更可觀了。于是大家就干了起來。我們鄉(xiāng)里還有幾位老師,也都投了資,至今血本無歸。麻五兄弟,原是這片的護林員,護了三年,沒得一分育林費,這幾年他們也不管了?!?/p>
小蘇站了起來,心里說不出是啥滋味,往山谷看去,小溪潺潺,似山民在如泣如訴。然后瞅瞅毛毛他們,臉上是多么淳樸憨厚。我仿佛成了他們的救星,惶恐道:“一切都會好的!真的,一切都會好的!你們瞧,這里山美,水美,人純樸,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瘸子與小蘇熟識了,說話沒開始那么拘謹了,接下話茬道:“山,綠油油,像個‘馬桶蓋’;水,清漣漣 ,差點成了漂流點;田壟,沃土一彎,整成了亮閃的雞棚?!?/p>
小蘇見瘸子說話風趣,疑惑道:“啥叫差點被整成了漂流點?”
同行的麻五,四十開外,身體健碩,立馬替瘸子答道:“前扶貧的,見溪流清澈,適合漂流,想整成旅游景點。與當時的大胡子書記商量,欲把小溪弄成漂流生態(tài)游,結(jié)果還沒有實施,就流產(chǎn)了。好在它流了產(chǎn),要不咱們又要被剮層皮?!?/p>
“哦,原來如此!”小蘇輕聲應和。
小蘇見已過晌午,提議回家吃午飯去。大家也許都有些餓了,一致同意。路上,他們說說笑笑,等到了院子,都邀請小蘇到自家吃飯。小蘇善意地回絕他們的好意,因為下鄉(xiāng)前,領(lǐng)導再三囑咐,別擾民,帶上中飯。因此小蘇說:“謝謝,謝謝!我?guī)е酗??!甭槲逅麄円娦√K執(zhí)拗,也就不強求她。小蘇去了鄒瘸子家,瘸子也與她客氣了番,欲煮碗熱面與她吃,都被小蘇拒絕了。小蘇坐屋檐下,拿出蛋糕吃起來。
大胡子此時來找毛毛,聽毛毛說:扶貧的來了,在瘸子家。胡子是個愛說話的,遠遠瞧見小蘇在吃蛋糕,旁邊放著隨身帶的茶壺。不知咋哪?大胡子視線模糊了。眼前是一大桌飯菜,臘肉筍子,清蒸雞,爆炒酒雞等香噴噴的。小蘇拿起一塊大雞腿在啃,滿嘴油膩;拿起酒杯就喝。大胡子知道出了幻覺,欲坐下來,卻被毛毛一把扶起。毛毛驚訝說:“胡子哥,怎么啦!”
大胡子搖搖手說:“沒什么?出現(xiàn)了幻覺,想坐會兒?!?/p>
毛毛提醒他:“你差點坐到溝里啦!”
“哦,謝謝你,毛毛!”大胡子感激地說。他再定睛瞧小蘇,她手里拿的是蛋糕,旁邊是一壺茶。胡子自知,落選干部,沒臉與她攀談,因此只是遠遠地看著她。
太陽漸漸地西斜。來時,小蘇受了領(lǐng)導的指示,給貧困對象拿兩百元慰問金??烧娴搅穗x開時,小蘇心里如打翻了五味瓶,滋味不好受。臨走時,她掏出五百元給了鄒瘸子。瘸子感激涕零,淚又涌出來了……
為了趕最后一趟渡船,小蘇與鄒瘸子告別,提著自己的茶壺,向渡口方向走。大胡子見小蘇離去,見她的茶壺,一晃一晃地,眼前又模糊了。那哪里是茶壺,明明是他大棚里養(yǎng)的土雞,但他心里明白,又出現(xiàn)了幻覺。他努力克制,直到他的“土雞”消失在他的視線外。
小蘇趕上了最后一趟渡船。菩薩見她說:“干部同志,你為我們百姓做了好事,我們應該感謝你!”
小蘇羞愧,臉一陣紅,好在天邊的霞光遮掩她的尷尬。她心里知道,我是來扶貧了,還是擾民了,連她自己也說不清楚。渡船向?qū)Π恶側(cè)?,腦海里又現(xiàn)出瘸子那孤獨的身影,和那已有了無數(shù)孔的大棚……腦海里也不斷縈繞一個問題:“到底該怎樣才能扶貧?給點錢,也只是在心靈上給自己一點慰藉。救得一時,就不得一世……”
“喂喂,蘇同志,該下船了!”菩薩提醒小蘇道。
小蘇猛然回過神來,沖船家微微笑笑,說:“謝謝您,大哥!”
菩薩見她上岸,大聲說:“蘇同志,歡迎你下次再來!”
小蘇朝菩薩揮揮手,說:“好的,下次我再來坐您的船?!彼毐M快離開這,暮色已朝這里襲來。好在自己駕車來的,車就在那邊。她知道,必須趕快過去,把自己包裹在烏龜殼(車)里。夜色涌了過來,她內(nèi)心安定了許多,莫名的煩擾擠壓著她,她必須馬上離開……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912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