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樂趣

徐 軍
我讀小學的時候,書很少,看的最多的是連環(huán)畫,也叫小人書,那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用圖文并茂的形式給予詮釋。去學校的路邊,在石板和青草地上,常能看見席地而坐的少兒,手捧著幾經(jīng)輾轉(zhuǎn)而至的舊書,用那稚嫩的聲情,閱讀著書中的精彩。路邊的野花,腳下的溝壑,草上的露珠,襯托著少兒們讀書時的愉悅。那條日日穿梭的小路,讓我記住了《閃閃的紅星》、《小英雄雨來》、《雞毛信》、《東郭先生》、《帶響的弓箭》、《新來的小石柱》、《桐柏英雄》、《漁島怒潮》、《難忘的戰(zhàn)斗》、《沸騰的群山》等等精彩誘人的故事,也逐步吸收著日月星球、生物植被、二十四節(jié)氣等自然科學知識。
高爾基有一句名言:書是人類最好的朋友。看過了高爾基的《童年》、《在人間》和《我的大學》三部曲,能感受書中體現(xiàn)出來的逆境成長的艱辛歷程?!朵撹F是怎樣煉成的》書中保爾所述:“一個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蹦蔷涿?,曾經(jīng)是許多人前進路上的一盞明燈,影響和鼓舞了幾代人,也引導我從心底里崇拜和模仿著雷鋒、劉胡蘭、董存瑞、黃繼光、邱少云等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那時正值讀書無用論思潮泛濫,偏愛讀書的學子并不多,許多好書都被打成禁書。慶幸的是我母親在圖書館當管理員,所以我比同時代的少兒更有機會能接觸到一些好書,所以很小就讀過中國古代四大名著,雖然不能完全讀懂書中的寓意。
興許是年幼好奇沒有畏懼心理,我經(jīng)常趁母親不備,悄悄地從禁書柜里拿出一些被封閉的禁書,如《青春之歌》、《林海雪原》、《暴風驟雨》、《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以及馮德英的《山菊花》、《苦菜花》和《迎春花》三部曲等當時被禁的名著,藏在無人的地方或是夜里躲在被窩里看。那時候只能自我吸收,不敢與人談論和分享禁書里的內(nèi)容,否則會影響父母的政治生命。直到今天,我還能清晰地記得偷偷地讀上幾十頁的那份欣喜與感動,也滋潤著我的心性成長,堆砌著我一步步走向成熟。
步入社會后,因為繁忙的工作使讀書的時間少了,只能抽空看一些自己喜愛的書。而當在管理工作和社會生活中遇到瓶頸時,方感嘆“書到用時方恨少”的道理,體會了“活到老,學到老”的深刻用意,頓悟之后便更加如饑似渴的尋求新的知識,閱讀了很多有關歷史、軍事、名人傳記、管理和政治方面的書籍。三十多年的職業(yè)生涯,堅持讀書,讓我懂得讀書破萬卷的道理,人生路途總會遇到荊棘和坎坷,書可以給我智慧、力量、信心和希望,猶如一盞明燈,照耀著前行的路,去尋找自己的美好明天。(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如今雖是網(wǎng)絡時代,上網(wǎng)后可以應有盡有,但我還是喜歡自我讀書,到書店里買上幾本感興趣的書,空閑的時候讀一點,讓心靈在書頁間流淌。每一本好書都包含著許多優(yōu)美醉人的妙句華章,其所體現(xiàn)出的意味深遠的哲理,感天動地的故事,都蘊含著每個作者的智慧結晶,常常讓我忘記時間和空間?!白钍菚隳苤逻h”,這是夜深人靜讀書的樂趣。有時放一些背景音樂,伴著樂曲靜靜地讀取書中之樂。有時在下雨時讀書,讓雨聲、書聲,和著大自然的聲音,和諧地享受著書中的自然情景。
讀書是最好的化妝品,是永不過時的生命保鮮劑。當讀書已成為一種習慣,便更能體會到此刻宛如陽光普照心靈,拉開心靈與現(xiàn)實的距離,讓心靈在溫暖中漫步。因為書中有玉、書中有愛、書中有景,書中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的知識與快樂,更能讓我找到本真的自我。
作者簡介:徐軍,大學教師,中國鐵道出版社《現(xiàn)代推銷實務》主編,中國微型小說學會會員,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鮮早世界欄目首屆最受聽眾和讀者歡迎的十五位作家之一,在全國數(shù)十家報刊雜志和國家級網(wǎng)站上發(fā)表了數(shù)百篇作品,其中數(shù)十篇作品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紀念抗戰(zhàn)勝利七十周年等各項征文大賽中獲獎。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873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