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是什么使這個家族在三百年間出了十名進士,一躍成為四大家族之首

2016-08-16 17:20 作者:隨心所欲  | 17條評論 相關(guān)文章 | 我要投稿

是什么使這個家族在三百年間出了十名進士,一躍成為四大家族之首

作者:牟瑞霞

在山東省棲霞縣有一個令人尊敬的姓氏,從明末到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除科舉制度止,在近三百年的時間里,這個家族就向國家輸送了10名進士,18名舉人,各種貢生72名,監(jiān)生4名(以上功名均為達正式做官資格)??h級以上官吏147人,其中縣官118名,州官22人,京官7人,最高為從一品。在三百年間全族共考取功名者770人。這就是牟氏家族!

這十名進士是:

十世有三人:

牟國須——清順治11(1654)年中舉,于1664年甲辰清康熙3年中3甲120名進士。任河南澠池縣知縣。他的同年也是“莫逆交”的浙江石門人——勞之辯和牟國須同年中3甲49名進士??滴跞勺樱?672)年應縣令胡璘之邀,為堂弟牟國玠主撰的第二部《棲霞縣志》作序,后授文林郎。牟國須是牟氏家族走出的第一名進士,具有旗幟的意義。(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牟國玠(1630——1696)——康熙丙午(1666)年以近不惑之年領(lǐng)鄉(xiāng)薦中舉。十五年后的1682年清康熙壬戌21年中3甲109名進士。曾任長山縣教諭八年,后受縣令胡璘之命,續(xù)修《棲霞縣志》。晚年著有《體恕齋家訓》《風伯公遺命》。

牟國瓏(1645——1713)——于1691年康熙30年中3甲9名進士,出任直隸南宮縣知縣,是有名的清官好官。他37歲中舉,47歲中進士,52歲出任南宮縣令。他在任時為官剛直不阿,斷案秉公執(zhí)法,為南宮縣做了不少的好事,深受南宮人懷念,1713年他卒于家時,南宮百姓千里迢迢自發(fā)來棲霞吊唁者數(shù)百人。他的同年好友河南冉覲祖和牟國瓏同科中3甲13名進士。

十一世兩人:

牟恒(1658——1726)——1694年清康熙33年3甲76名進士,是牟國玠的二弟,牟國瓏的二哥牟國璞之子。牟恒自幼聰穎,善撰文章,15歲補博士弟子員,33歲中舉,37歲中進士。牟恒初任內(nèi)閣中書、歷戶、禮二部郎中,監(jiān)督寶泉局鑄制銅錢。廉潔清正,官至監(jiān)察御史,欽命巡視南城,多次“代天巡狩”,鄉(xiāng)飲正賓。他的事跡也是最多的。

牟愨(1664——1726)——1713年清康熙52年的進士,他36歲中舉,49歲中進士,初任江蘇武進縣,后移宰睢寧,治行舉江南第一,為人剛直不阿,廉潔奉公,有江南第一清官的美譽。

十二世二人:

牟曰笏(1689——1741)——于雍正元年(1723年)中舉,次年的1724年清雍正2年中進士。任河南光山縣知縣,一生政績卓著。

牟曰管(1693——1758)與兄牟曰笏于雍正元年(1723)年同科中舉,雖屢舉進士而不第,但也被稱作進士。

牟曰篈(1713——1775)牟曰笏和牟曰管的小弟弟,自幼家境貧寒,但攻讀不輟,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中舉,于第二年的1748年清乾隆13年中的進士。初任陜西涇陽知縣,左遷濟南府、德州府出任前述之職,著有《荊湖文稿》,后出任山東濟南府教授、德州府學正。

這哥仨也演繹了不同尋常一門三進士的故事,是一個典型的知識改變命運的事例。被世人稱作“一門三進士”的牟曰笏、牟曰管、牟曰篈三兄弟,是十一世牟恬的兒子。牟恬是進士牟國玠的五弟牟國球的長子,由于出身書香門第之家,深知讀書的重要,再看看大伯和八叔都已考中進士,大伯哥牟慎是高密縣訓導,二伯哥牟恒也考中了進士,三伯哥牟恂、牟忱、牟協(xié),四伯哥牟惟,雖沒有做官,但學位也比自己高,自己的親弟弟牟鏟,考中歲貢,將出任恩縣訓導,六叔弟牟恫考中舉人是候選知縣。牟心仰是廩生。八叔弟牟恢、牟悌也在發(fā)奮讀書。只有七叔家的牟性與自己同是增生,自己本身沒有希望了,可是能不為下一代著急嗎?于是便請人看了風水,把原來的門樓改成現(xiàn)在這個樣子。

誰知他的命短,沒等三個兒子全部成才,便一命歸天了,他的夫人史老太太也出身于書香門第,深知讀書之重要,丈夫去逝后,自己挑起家庭的重擔,在小叔子牟鏟的幫助下,上敬婆母,下?lián)岜娮?。后來,三個兒子全部成家,她又領(lǐng)著三個兒媳婦,剜菜磨渣,供三個兒子讀書。

一日,婆媳四人正在家中推磨,忽聽學差來報喜,說大兒子牟曰笏考中進士,被授予河南光山縣知縣。老太太聽罷,紅光滿面地向老天叩了四個頭,又跑到臥病的丈夫床前告訴老頭子:“大兒子考中了。”接著,又來到廚房對大兒媳婦說:“你受的苦不少了,今日總算熬出頭了,你的榮華寶貴來了,你歇著去吧!”

就這樣,史老太太又領(lǐng)著二兒媳婦、三兒媳婦繼續(xù)磨渣。

又磨了數(shù)年,京里又來了學差報喜,老三牟曰篈又考中了進士。授予陜西涇陽縣知縣。把個老太太歡喜的嘴都合不上了,拜了天地拜祖宗,又來到老三媳婦跟前說:“你受的苦不少了,今日總算熬出頭了,你的榮華寶貴來了,你歇著去吧!”老太太領(lǐng)養(yǎng)二兒媳婦繼續(xù)磨渣。

大哥和小弟弟都中了進士,老二牟曰管雖然不是進士,也是舉人了,而且每次趕考,只差分毫,他的才學不比哥哥和弟弟差,可能是命運弄人吧!過去貧窮的時候,他們兄弟三人走到那兒,都沒有人看見,而現(xiàn)在,不管走到哪里,都有人尊稱“老爺”,也有不少的達官貴人前來拜訪,特別那些當?shù)氐耐霖斨鳎亲兞艘桓弊炷?,一個勁地巴結(jié)牟家,又給蓋房子,又贈送土地。牟曰管最后雖沒考上進士,但讓朝廷大挑,被挑了個“二等”,派去鄒平縣出任教諭,以假進士,真舉人走上了仕途,這個家庭從此改變了命運。

十四世兩人:

牟昌裕(1747——1808)——棲霞著名廉舉人牟暄之子。牟暄于1780年清乾隆55年中的進士。時年已經(jīng)44歲。清朝著名的監(jiān)察御史,九省軍門總漕部堂。和祖父輩的監(jiān)察御史牟恒齊名。一生業(yè)績突出。

牟貞相(1755——1792)——于1778年清乾隆53年戊戌科中的進士。牟貞相聰明過人,二十歲中舉,二十四歲中進士,授肥鄉(xiāng)縣知縣雖僅得年三十八歲,但為官清廉,誠信莫加,一切獄訟皆細心辦理,人命大案皆親驗之,口碑甚佳。

十五世一人:

牟雯——于1817年嘉慶丁丑年中的進士。任陜西三水縣知縣,后升邠州、直隸州知州。一生仕途平靜。曾曰:“安靜之吏,悃幅無華,法久弊生,去其弊補其偏可也。動輒更張,百病叢生矣。死者不能復生,刑獄尤不可率意?!敝稳h時,據(jù)實情為死刑軍犯數(shù)人平反,被譽為“牟青天”。他的事跡載入《邑乘.人物志.宦跡》倍受族人世代敬仰。

同期還考取了十八名舉人:

八世一人:

牟道行(1568——1618)——牟時俊之六子。二十四歲清萬歷辛卯十九年中舉人,后屢試禮部不第,四十七歲(萬歷四十二年),經(jīng)謁選出任河南宜陽縣知縣,晉階奉政大夫,直隸真定府同知(副知府)。在宜陽任期五年政績顯赫,離任后,被宜陽人祀供于七賢祠。自明朝萬歷四十二年至清康熙三十九年,歷時近四百年,宜陽人思慕不忘,崇祀宜陽名宦,政績由此可歲一斑。居鄉(xiāng)時,創(chuàng)修棲霞縣第一部縣志,典雅可觀。牟道行也是牟氏家族自掌握文化以來的第一代學子即考中舉人。

九世一人:

牟鈳(1608——1680)——清順治五年戊子(1648年)武舉,官拜正四品武官,歷任天成(大同府)、寶山(今上海)兩任守備,皇清誥封明威將軍。長子牟國須是牟氏家族的第一名進士。

十一世一人:

牟恫:康熙庚午(1690)年經(jīng)魁,考中頭名舉人。堂兄弟牟恒這一年和他一起參加庚午省試,一起考中舉人??际趦?nèi)閣中書,改歸班候選知縣。四年后牟恒又考中進士。

十二世四人:

牟曰范:雍正丙午(1726)年舉人

牟曰笣(1665——1748)——康熙三十五年舉人。曾出任掖縣、鄒平且教諭。因政績突出,升遼寧省安東衛(wèi)教授,敕授文林郎。一生為人誠實、謹慎,對親友喜濟緩急,凡有所求,悉為應允。

牟曰管(1693——1758)——家雖貧寒,亦喜攻讀,于雍正元年(1723年)與哥哥牟曰笏同科中舉,后屢舉進士而不第,乾隆時被大挑二等,一生懷才不遇,只出任鄒平縣教諭而終其一身。

牟名世:雍正元年(1723年)恩科經(jīng)魁(頭名舉人),授直隸省靈壽縣知縣,因資項不充足未就職。后授東昌府聊城縣教諭,敕封修職郎。著有《吾廬集》《僑燕集》《氈余集》,詩入《山左詩續(xù)抄》由于教子有方,子孫多有功名,如兒子牟峨詩人,孫子牟應震舉人,牟應龍詩人等,皆名噪鄉(xiāng)里。

十三世三人:

牟暄(1723——1781)棲霞著名孝廉,18歲補博士弟子,乾隆庚辰(1760年)中舉,后兩試禮部不第。未出仕,終生以教誨諸子侄讀書為已業(yè),把自己博學的學問獻給了家族的教育事業(yè)。生活貧困卻也平安。子牟昌裕進士。清朝著名的監(jiān)察御史。

牟綏(1728——1791)——進士牟國瓏的玄孫原牟氏莊園的主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辛卯(1771)中的舉人,任山東萊蕪縣教諭。六年中,勵節(jié)操,守貧困,所得只一個“好”字。一生以孝敬、德行、文章卓然異聞。學使胡公,蒞臨泰安府,諸生有誤解經(jīng)書者,學使提議:“讓牟綏指正。”綏即挺身立于學使案下,手持卷,口摘其誤,每一節(jié)畢,學使必高聲稱是。因教人善以法度為師,凡違其意旨者試必有失,凡從愿旨者必有得。故一時登門求教者,為舉于鄉(xiāng)者,第于禮部者,不暇顧及,識與不識,皆異口稱贊。受他的影響,侄子牟貞相考中進士,牟庭成為名士,兒子牟愿相因文學作品寫得好,被譽為山東文學家。

牟岱:雍正壬子(1732)年的舉人。初任四川江津縣知縣,后任山東魚臺教諭。

十四世二人:

牟秋馥:棲霞著名舉人。他是嘉慶戊午(1798年)的舉人,未出仕。著有《蒼實文稿》。

牟應震(1744——1825)是舉人牟名世的孫子。乾隆四十八年癸卯(1783)年的舉人,初任禹城訓導二十余年,后升任青州府教授。五年后棄官歸里,閉門著書,寒暑無間,耄而好學。所著之書,付梓與未付梓者計十余部。是棲霞縣的著名學者。

關(guān)于牟應震考舉人還有一段佳話呢!牟應震生于乾隆九年,正當幼兒時,不知是什么原因他昏死過一次,家人以為他死了就用谷草裹住尸體準備丟到亂葬崗上,谷草把他的一只眼睛刺傷,他一痛又活了過來。長大后念書,天資聰穎,可就是屢試不第中不了舉人。四十歲那年,也就是乾隆四十八他又到濟南參加鄉(xiāng)試,他的文章受到主考官的贊美,主考官傳他面試,見他一只眼睛里長了一個“玻璃花”,便以貌取人有些瞧不起他,隨用鄙夷的語氣說:“原來是個獨眼龍?。 毕氩稽c他的舉人,隨口高唱:“獨眼怎登龍鳳榜!”

牟應震聽到此話,不卑不亢地回敬主考官道:“大人,半半月亮照滿天!”

主考官不由的心中一震,回答的何其好?。∫恢谎劬τ钟泻畏?,況且他的一雙眼睛又都能看見,便點了他的舉人。

十五世四人:

牟英奎:是進士牟國玠的后人。是道光己亥(1839年)的頭名武舉人。有關(guān)他的故事最多,因救未婚妻王氏于水火,曾率山東武林好友大鬧豐粟河——搶親,名震登州府。后來有人將這段故事編寫了一出京戲《大鬧豐粟河》在煙臺和棲霞等地演出,很受觀眾歡迎,因此牟英奎名聲大噪。長子牟鎮(zhèn)鏞,行為不端,他大義滅親,親手將兒子打死。

牟所(1792——1851)——清代著名的書法家。字無逸,號一樵,是進士牟貞相的獨子,道光乙酉(1825)年拔貢,于1837年清道光丁酉年中舉。先后出任工部鉛子庫與都水司主事,補南河同知。牟所的書法不但被稱為山東書法第一,還與何紹基、林鳳官、畢道遠共被稱為清代四小名家。他的書法初宗顏魯,晚參晉魏,縱橫離奇,自成一家,遐邇聞名,多方爭購,片紙只字貴如珠寶。

牟房——是天下名士牟庭的次子,是嘉慶戊寅(1818)年的文舉人。牟房雖然考中的是文舉人,但他卻是文武雙全。初任長清、高密、恩縣訓導。后被保舉升任浙江省會稽、安吉知縣。這些縣原是“野”縣,土匪多,土豪劣紳多,沒有人敢去做縣令。他上奏朝廷:“給我三千人馬,讓我操練一年,我去治治這幾個野縣?!被实蹨首?。結(jié)果他一上任,便拿訟師、禁戲、焚小說、毀淫詞,社會治安立時好轉(zhuǎn)。安邑曾有溺女惡習,到任后,即出告示嚴禁,凡違者罪坐家長與左右鄰,出首者則嘗之,隱情不報者加罪。發(fā)布告后,其風頓息,生下的女嬰全活。不久他把這些野縣全部治理好了。后來,太平軍興起,把清政府打得丟盔棄甲,牟房上書浙江巡撫,要求棄官從戎,結(jié)果病死在軍中。

牟肇——是牟家相的兒子,嘉慶丙子(1816)年舉人,揀選知縣。

牟殿三——是嘉慶已卯(1819)年的武舉

十六世:

牟溫典——是牟氏十六世人牟墨林堂孫,道光庚子(1840)年“大挑一等”舉人,歷任浙江省松陽、磁溪、奉化等縣知縣,在他做官的時候,適逢洪秀全起兵,打下南京城,建立了太平天國。后提升他為海寧知州,加知府銜用。

牟氏家族不僅擁有聞名中外的《牟氏莊園》,出了個全國頭號的大財主——牟墨林。

牟氏家族成功的人才名單還可以開列的很長。

十三世:牟屺——詩人、牟峨——詩人、牟嵚——詩人。

十四世:牟昌隲——書法家,精楷書。牟昌衡——作家,著有《左傳辨章》一書。牟昌順——作家著有《讀書堂文稿》。牟愿相——山東著名文學家,所著《小澥草堂詩集》。名士牟庭(1759——1832)——乾隆六十年(1795)年考中優(yōu)貢后,卻屢試不第。后終生著書立說,一生著有五十多部手稿,代表作《同文尚書》《詩切》。《同文尚書》費四十年心血,依文風辯真?zhèn)危鉀Q了尚書學上今古兩派相爭的成案,提出了許多新的見解,打破了由漢至清的“家法”局限,而自成一家之言,開創(chuàng)了成為牟氏一家的“尚書學”。《詩切》從語言、文字、語法、詞匯、地理、歷史、制度、文物八個方面對詩三百首進行剖析,有“山左第一秀才”之美譽。被乾隆帝親點為天下名士。牟墨林牟氏莊園的主人,不斷地發(fā)展擴大,以至使牟氏莊園成為全國有名的地主莊園。牟應龍——詩人,喜工詩,詩載《山左詩抄》。

十五世:牟騫——墨色花卉畫家。

十六世:牟山——太學生,畫家。工墨梅,好用枯筆干墨,作品蒼老古樸,脫盡時習。畫中墨石詭形怪狀,無不入妙,有八大山人風骨。牟仲山——畫家,工山水。牟春山胞弟。牟正——書畫家。詩人牟應龍的長孫,喜工書畫,書仿牟所莫辯真假,畫工墨色山水。牟金榜——名醫(yī)。

十七世:牟圻——著名書法家。是著名書法家牟所之孫。牟圻丁酉科(1897)年優(yōu)貢生,朝考一等第二名,七品京官。喜工書法,墨跡與祖父近,并擅習各體,不拘一格。牟丕勛——棲霞名儒,教育家。

十八世:牟殿邦(1861——1945)年,棲霞著名書法家。牟煉坡(1875——1945)年,畫家。善畫蘭草、怪石,藝術(shù)造詣頗深。棲霞牟氏莊園管理處藏有民國十五年(1926)年畫的四幅蘭草、怪石,作品秀麗蒼勁,影響深遠。還有民國大員牟尚齋。

十九世:走出全國著名的氣象專家牟曉初。

世界聞名的大哲學家、新儒學創(chuàng)始人牟宗三。牟宗三是牟氏家族的集大成者是“江南第一清官”牟愨的后人,他的哲學思想被哲學界稱作:“一生著作,古今無兩”。還有抗日英雄牟鐵錚等。

牟氏家族在三百年間成為一個向國家輸送棟梁的人才庫,成為為國家培養(yǎng)清官的人才基地。這個人才庫是牟氏家族進入上層社會的唯一途經(jīng),是所有牟氏子弟步入仕途獲取功名的“狀元工廠”。這龐大的人才數(shù)據(jù)使牟氏一族一躍成為棲霞牟、林、郝、李四大望族之首。

我們再看一看在同一時期,棲霞縣考取人才的情況。

棲霞自建縣以來,共出文進士28名,其中牟家占了10名,林家2名,郝家3名,李家3名,其它姓氏10名。

他們是:林家是清康熙年間的林嶸,泰興知縣,正七品。光緒初年的林蕓漢,翰林院檢討,從七品。

郝家是明萬歷年間郝潔,海寧知縣,正七品。明崇禎年間郝晉,明朝兵部侍郎,清朝保定巡撫,正二品,三朝元老。嘉慶年間的郝懿行,戶部江南主事,正六品。

李家是清順治年間李唐裔,初授平?jīng)龈乒?,升兵部督捕主事,改授禮科給事中,后授山西道監(jiān)察御史,正五品??滴跄觊g李日更,貴東道臺,正四品。光緒年間的李應壽,高臺知縣,正七品。

全縣共出文武舉人89名,其中牟家占18名,前文有介紹。林家17名,郝家4名,李家9名,其他姓氏占41名。至予貢生,牟氏一族所占的比例就更高了,所以牟氏家族在棲霞才赫赫有名,如雷貫耳。

那么到底是什么法寶使這個家族能把文化教育傳承和接力下去呢?是什么滋養(yǎng)、浸潤、灌溉著這個家族的精神沃土,使這個家族充滿著不朽的文化底蘊,成為一個向國家輸送棟梁的人才庫,成為一個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的基地,而且延續(xù)了幾百年一直到如今呢?至今這個家族還在為社會為國家輸送行行業(yè)業(yè)的精英!這個家族又有著怎樣的秘密武器和經(jīng)典法寶!才能打造出如此輝煌的人才業(yè)績!成為其它姓氏可望而不可及的人才“夢工廠”。讓許多家族望其項背更是望塵莫及呢!

秘密就在于,牟氏家族從第十世起由牟國玠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治家治學的“牟氏家訓”!這十八條家訓從人格上、道德上、大義上、孝悌上、治家上、君臣之道上、修身上、交友上、課子上等諸方面全方位地培養(yǎng)完美的牟氏人才定下了一整套規(guī)則,“勤儉家風,耕讀世業(yè)”“霜露興思遠,箕裘繼世長”,牟氏子孫嚴格按照家訓來培養(yǎng)!從此,牟家人丁興旺,人才輩出。

體恕齋家訓

牟國玠

吾家自籍吾邑,蓋三百年矣。忠厚開基,垂今十世,書香相繼,綿遠悠長,皆我前人之積行,有以致之也。雖然,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使為之后者不克嗣前人緒,敢云永久無替哉?邇者先謨猶在,涼德漸滋,大懼薪傳不守,以貽前人羞。箴言數(shù)款,昭示后人,非曰貽我孫,謀期不失累世相傳之意。云爾:

一訓敦倫 地義天經(jīng),生民固有。圣人因之,教乃不朽。施施敬,惟孝惟友。咨爾小子,身體力行;

一訓守身 守孰為大,寡過省身。以參天地,以報君親。書稱思永,銘警日新。咨爾小子,檢點須頻;

一訓篤學 修德立業(yè),史博經(jīng)明。居今稽古,斯邁斯征。勿徒溫飽,匪僅功名。咨爾小子,敦倫為首;

一訓取友 他山攻玉,友重相知。擇賢與處,德重過規(guī)。毋從勢力,毋效非為。咨爾小子,主善為師;

一訓謙恭 學行進步,始自謙恭。滿惟招損,怠啟朋從。抑抑善下,恂恂德容。咨爾小子,傲慢無庸;

一訓祛私 養(yǎng)心寡欲,去妄存良。勿為酒亂,勿作色荒。見利思義,懲忿戒狂。咨爾小子,克已用剛;

一訓啟過 人孰無過,憚改非宜。湯稱不吝,孔幸人知。子淵不貳,由喜告之。咨爾小子,猛省勿遲;

一訓宜家 門內(nèi)有政,身范宜家。褻狎無度,偏僻招嘩。恩情宜篤,義則靡差。咨爾小子,中立無斜;

一訓課子 箕裘世及,子肖家昌。愛而不教,非愛實戕。姬公抗撻,竇氏義方。咨爾小子,嚴課無荒;

一訓勤儉 居家善術(shù),勤儉無憂。勤則事治,儉乃用優(yōu)。無逸致戒,量入為籌。咨爾小子,開源節(jié)流;

一訓輸課 普天率土,義重尊王。惟正有供,國典斯章。曾孫介福,乃理乃疆。咨爾小子,早效輸將;

一訓守法 國有三尺,令甲煌煌。以糾不義,肅若秋霜。智者勿犯,視履考詳。咨爾小子,謹凜王章;

一訓行恕 推行有道,恕可終身。嚴以律已,寬以繩人。不欲勿施,厚德乃瑧。咨爾小子,愉怫思均;

一訓修睦 待人處世,惟睦斯親。宗黨族姓,閭里交鄰,接之以讓,施之以仁。咨爾小子,和氣如春;

一訓恤下 小人女子,為下最難。情不上達,勞苦多般。賴我生養(yǎng),每病饑寒。咨爾小子,御下以寬;

一訓為善 為善最樂,世德堪師。濟人利物,排難扶危。矜言煢獨,衣解食推。咨爾小子,隨分施為;

一訓服官 學思經(jīng)世,志切匡王。茍有用我,慎乃官常。內(nèi)思補袞,外保民康。咨爾小子,得志勿忘;

一訓作忠 思皇多士,王國之楨。家修庭獻,為翼聽明。君恩浩大,臣宜忠貞。咨爾小子,報國惟誠;

右條皆述 先人庭訓之意,我未之能有行也,將與兄弟交相勸勉,周詔來茲,噫嘻!訓戒盡此數(shù)言,而望后人善體其意者,又非言之所能盡也,子若孫尚念之哉!

首訓敦倫,以人莫重乎此也。然身為之本,修身非學不為功。友者,學之助也;謙恭者,德之輿也。祛私改過,則修德力學之大關(guān)鍵也。而后可以理家,而后可以教子。勤儉,居家之大務;輸課、守法,保業(yè)之良圖。以至行恕、修睦、恤下、為善,皆忠厚之正道,立達之公心也。能是數(shù)者,可以出而仕矣,故結(jié)之以作忠。

當時的社會,科舉是貧寒的下層子弟打開上層社會大門的金鑰匙,科舉取仕是學子們改變命運唯一公平的機會,那么學習知識更是科舉取仕,獲取功名的根本途徑,也是唯一手段。供子讀書,科舉取仕也是牟氏族人把子弟送到上層社會的唯一途徑,是牟氏家族發(fā)展壯大的唯一門路。

事實也是如此,縱觀牟氏家族的發(fā)展史,學習知識是改變一個家族命運最快捷、最得力的手段,而且,利在當代,只要刻苦攻讀,十年八年這個家族就徹底地擺脫了文盲無知貧窮落后的困境,受到世人的尊敬!

常言道:“窮學習窮不久,富不學富不久”。此話千真萬確,想我一世祖——牟敬祖自公元1370年由湖北公安縣來棲霞上任主薄以來,后因病沒有回到朝廷述職,滯留在了牟家疃。從此家道衰落,一蹶不振,二世到七世全是白丁,更沒有家訓,一直處于貧困受人欺凌。到了七世時,我的七世祖——牟時俊,痛定思痛,悟出道理,窮則思變,貧困的原因就是沒有知識,沒有文化,他開始在家中“延明師,課諸子”,請先生培養(yǎng)自己的八個兒子二十七個孫子讀書,并立下家訓:“鄰家日演一部戲,兒曹每課三篇文”。讓后代走讀書取仕的振興家族的道路。為防兒子們受到鄰家唱大戲的干擾和誘惑,他把兒子們關(guān)在地窖里發(fā)奮學習。

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學習使這個家族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在當代就大有收獲,有六個兒子考取了功名,并徹底地改變了牟家的面貌。六兒子牟道行率先在明萬歷辛卯年一舉考上了舉人,出任河南宜陽縣知縣,后升任直隸省真定府同知(副知府),誥授奉政大夫,崇祀宜陽名宦,這也是牟家考取的第一個舉人。大兒子牟道南,明萬歷壬辰(1592)年的歲貢,贈承德郎,累贈奉直大夫。二兒子牟道一考取功名,任直隸趙州隆平縣知縣,贈文林郎。三兒子牟道明——庠生。四兒子牟道遠幫助父親供兄弟們讀書,雖沒有讀書,卻善于持家立業(yè),成為遠近有名的大財主。五兒子牟道立考取明萬歷丙申(1596)年拔貢,初任直隸省涿州州判,攝篆(掌印)州判,后升敘州府通判,敕贈文林郎。七兒子牟道中考取庠生。八兒子牟道平雖屢試不第,但也一榮俱榮成為大財主。牟時俊成為牟家中興的一代,在他的努力下,牟家由赤貧一躍成為棲霞望族行列,倍受人們矚目。

所以關(guān)于如何培養(yǎng)督促后輩們學習十世牟國玠又制定了嚴格的也可以說是冷酷無情的家訓,這則家訓不僅細化了學習內(nèi)容,而且對學習成績的檢驗也進行了量化,責罰標準更是量化到多少大板。在規(guī)定的年齡內(nèi)完不成教育任務,考不上功名,連同這名孩子的父親一起都要在祖宗牌位前面跪著受罰!決不姑息!

體恕齋家訓規(guī)則

牟國玠

居嘗見世之膏梁之弟,幼而逸豫,長而放恣,窗下則以讀書為迂談,遇試則以奔競為捷徑,幸而列名黌序,志得意滿,忘所從來,幾幾乎以為護身之符矣。逮勢窮力盡,奔競無策,則乞哀規(guī)避者有之,規(guī)避不及,則請人代庖者有之,又其甚者,曳白遺羞,身名俱敗,始悔其力學之不早也,亦已晚矣!揆厥所由,良以父兄之教不先,遂致子弟之率不謹,初之曠學廢業(yè),久之暴棄身心,蕩閑逾檢,胥由于此。迨至虧德辱行,當場出丑,旁觀者掩口竊笑,或致咎于積德之不厚,其罪維均,又奚可贖哉?吾家自前人掇取科名,詩書相繼,已非一世,而遭家不造,屢經(jīng)寇亂,艱辛遍閱,荼苦備嘗,今仰承天眷,幸邀國恩,固云:先澤之遺留使然,大抵從艱難困苦中來也。夫何后生小子,未離貧賤之境,輒欲效富貴之為?平時無求益之心,臨場有茍且之狀,兢業(yè)無聞,怠荒時見,使不設法懲戒,奪其所恃,將來習為固然,恬不知恥,使我前人積善行仁之業(yè)及吾身而已,浸浸乎有必敗之形,咎將誰諉?良可懼也!今列為規(guī)條,公之兄弟,僉曰宜然。

一、讀書以修德為本,子侄中有敗德、墮行、虧體、辱親者,主前公同罰跪,重責十板,不拘長幼,每犯必懲,斷不姑??;

一、子侄十五歲與考者,縣府兩試有同邑同歲名列其先者,公同罰跪,重責三板;

一、子侄十五歲與考者,正考或有抄錄,幸而入泮,不能爭同類之先,每逢塑望,公同罰跪,重責三板,三次為止;

一、子侄十六歲以后與考者,縣府兩試不在入泮之列,公同罰跪,重責三板;

一、子侄十六歲以后與考者,正考不得入泮,公同罰跪,重責三板;

一、子侄十六歲以后與考者,正考或有抄錄幸而入泮者,雖能爭同類之先,每逢朔望,公同罰跪,重責三板,三次為止,不能爭先,五次為止;

一、入泮后規(guī)避歲考者,朔望公同罰跪,重責三板,三次為止;

一、考四等以下者,朔望公同罰跪,重責三板,三次為止;

一、考三等末卷,公同罰跪,重責三板;

一、入泮十七歲以后,不與科試者,公同罰跪,重責三板;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惫?,在牟國玠完整家訓正確思想指導下,牟氏家族終于擺脫了前幾世族弱丁稀,沒有學問受人欺壓的困窘生活,帶領(lǐng)全族人走上了富家強族興盛之路,實現(xiàn)了“強族之夢”,他和堂兄牟國須、八弟牟國瓏率先考上了進士,完成了振興家族的大業(yè)。那種“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人前顯貴的心情可想而知。但牟國玠是自律的、清醒的,他怕自己的子孫滋生這種驕傲的情緒,長而放恣,毀了父業(yè),所以才制定出這么嚴苛的家訓,以警示后人自律、自強不息!

牟國玠這一代共計104人,這104人又生了二百多個兒子,三百多子弟每天都發(fā)出朗朗的讀書聲,從此牟家世世代代家族興旺,人才輩出。

這套家訓傳至今日,仍有它的積極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它光耀著儒家思想的光芒,更是牟家發(fā)家治家強家不衰的牟氏文化精髓,一直是我們牟氏家族發(fā)展、昌盛的寶典、秘笈。

自從有了這套寶典,我們家族才走向富強繁榮,沒有被歷史的長河所淘汰所湮滅,一直居于望族之列,家族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發(fā)展到幾十萬人,每年向國家的重點高校輸送源源不斷的人才,祝牟氏家族源遠流長,永遠居于望族之列,我為自己是牟氏子孫而驕傲!

二零一六年八月十二日寫于烏伊嶺

作者簡介:牟瑞霞 女,1963年出生于黑龍江省遜克軍馬場。1986年畢業(yè)于齊齊哈爾林業(yè)學校森保專業(yè)?,F(xiàn)工作在黑龍江省伊春市烏伊嶺區(qū)(林業(yè)局)。現(xiàn)為伊春作家協(xié)會會員。在校期間開始嘗試文學創(chuàng)作,先后在《伊春日報》、《林城晚報》、《黑龍江林業(yè)報》、《詩導刊》、《知青文學專號》、《烏蘇里江綠色風》等報刊發(fā)表文學作品近百篇(首)。有散文家鄉(xiāng)的小河》收入《黑龍江林業(yè)報》創(chuàng)刊10周年新聞作品選《林海華章》。著有長篇小說《膠東舊事》、《達子香之戀》《牟曰廣傳奇》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859126/

是什么使這個家族在三百年間出了十名進士,一躍成為四大家族之首的評論 (共 17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漳州市| 永定县| 和田市| 呼图壁县| 峨眉山市| 资溪县| 辰溪县| 丹东市| 利辛县| 郎溪县| 开原市| 新余市| 虎林市| 明光市| 汤原县| 大城县| 周宁县| 五常市| 浑源县| 乌拉特后旗| 临朐县| 达拉特旗| 江西省| 高陵县| 汕头市| 南靖县| 亚东县| 乳山市| 土默特左旗| 双城市| 舞阳县| 漠河县| 铜鼓县| 广河县| 新疆| 碌曲县| 叙永县| 农安县| 林口县| 福鼎市| 万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