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楓長篇小說《劉莊往事》后序

江楓長篇小說《劉莊往事》后序
轉(zhuǎn)眼間1936年的春天到了,李永攻打陳國才不但沒有取勝還搞得兩敗俱傷,原本一支60多萬人的部隊幾仗下來就不到20萬人了。陳國才的投敵讓農(nóng)軍的每一個人從此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一個好的主將是決定一支軍隊生存發(fā)展的關(guān)鍵,李永沒有擔當過大兵團的作戰(zhàn),而李曠同樣也沒有打過大仗的經(jīng)驗;農(nóng)軍依然由李大虎的兒孫統(tǒng)治著。這支曾經(jīng)威名遠揚的隊伍如今將何去何從?
劉莊往事從清代寫到民國,經(jīng)歷了兩個朝代敘述了李遠,李金生,李大虎,李曠,李永五代人的血雨腥風。他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壓迫與反壓迫者的生死抗爭。
所以我不得不說: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人民永遠是善良的,但善良并不等于要忍受剝削與壓迫。凡世上一切剝削與壓迫人民的統(tǒng)治者都是注定要被抗爭的人民所推翻的。
人民之所以要自動地拿起武器,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們要獲得屬于他們自由、民主,民生的權(quán)利。誰違背了這個原則,誰就會為之付出血的代價。
原始的劉家莊人在多次的戰(zhàn)爭中早已血脈無存,今天的劉家莊人他們來自哪里?他們到底是誰的后代?似乎沒有人能說得清楚。當故事寫到第三十章時,日本人伴著1937年那火紅的七月發(fā)動了盧溝橋事變;對于農(nóng)軍的去向也就眾說紛紜了。有人說他們獨自出川抗日去了,也有人說他們跟隨紅軍走了,還有的說他們隨川軍去了山西抗日前線。他們到底去了哪里?似乎永遠成了一個無從知曉的秘密……(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2014年的金秋、就在那熱浪沸騰的大西南,我多么想再去追尋劉家莊中國工農(nóng)農(nóng)軍的足跡,去敘述一個完美的傳說;可是、因為身體的因素讓這部書留下了一個小小的遺憾。我在紛亂中擱下了筆,擱下了一群熱血沸騰的英雄畫面。擱下了一個再也沒有機會去追尋的遺憾了……
不是故事無法續(xù)寫下去,而是現(xiàn)實的中國和李遠扯上了太多、太多的關(guān)系。李遠為了他的兄弟姐妹與父老鄉(xiāng)親而舉旗造反,其根本目的為的是生存問題。
然而、今天的中國仍然有許多的人面臨著生存這個問題,可是、又有多少人去想過他們?如今的中國富的富得流油,窮的窮得四處打工,流浪。一村村留守的老人,婦女、兒童演繹著大好的河山和美麗的村莊與田園。
在農(nóng)村、刀耕火種、廣種薄收,一個城市接著一個城市的面子工程搞得熱火朝天。一片又一片慌了的田園,還有那大山深處那些破舊的危房形成了鮮明的貧富差別。這一切的一切,又怎能讓我的筆再去敘述那些遙遠的故事?
2015年的春天到了,我離開了在大西南五省一區(qū)的長途旅行;踏上了黃土厚厚的山西大地,在這里我靜靜地整理著這部已經(jīng)寫了幾十萬字的長篇小說,幾個月過去,經(jīng)過幾番反復的修改,《劉莊往事》一書終于在山西順利完稿。
我不知道我的這部作品上傳后會有多少人閱讀?但我相信、凡是有良知的中國人一定會關(guān)注這部小說所本要反應的,而又沒有去寫述的那一面……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3768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