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的第三十二章(小人物)
最開始沒打算為誰單獨寫一篇夜的,不過已經(jīng)破過例,想想以后應(yīng)該是寫別人的多。我想起了一位老人,從我很小時就知道這個人,當(dāng)然無意中也碰到很多次。第一次碰到就給我不好的印象,覺得這個人很危險,我所指的危險并不是他的心眼壞,而是他是個瘋子。
他的身世我沒打聽過,到現(xiàn)在我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他已去世多年)。他有孩子,都早已成家立業(yè),他的孩子們始終都不管也不認他這個父親,許是因為他瘋?不大可能,給我的感覺好像是因為孩子他才瘋的。他的妻子我從來沒見過,聽說是去世很久了,也就沒再打聽。
在我看到他的第一眼,一身襤褸,頭戴一個破舊的草帽,雙眼無神,瘦弱不堪,身上的黑已經(jīng)分明不出是臟還是皮膚本身的黑,像一尊被歲月雕飾很久的泥像。當(dāng)時他畏縮在街頭的一個墻角下,猶如受驚嚇般的一副囧樣,旁邊圍了幾個孩子,在指指點點,不時扔他一個小石塊,他卻一動不動,好像是在睡覺?也好像是習(xí)慣了這種生活。
我并沒感覺到奇怪,我所見過的窮人也很多,見過乞討流浪的人,也沒把他記在心上。
之后又見過很多次,有一次他偷了人家的一塊干糧,被人滿大街追趕著,他惶恐式的笑,看起來好滑稽,我也明白了,哦,這就是瘋子。
冬天里很少見他,大概是天冷,沒有御寒的衣服,他究竟是怎么度過一個漫長的冬季,我至今都不得知。他的孩子就住在這個村子,可能是隔三岔五地給他送點吃的,不忍看他就這么死去。(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上了初中以后,我就很少再見到過他,后來又過了將近一兩年,不經(jīng)意想起這么一個人,經(jīng)人問才知道他都死了好久了。是在村后的一棵樹上上吊的,一個秋后的凌晨。
后事也很簡單,當(dāng)天入館下葬,猶如什么也沒發(fā)生一樣。
往事堪哀,越發(fā)引起我對人性的思考,一個窮人,一個瘋子,一輩子,小時候?qū)@些沒什么感受,現(xiàn)在怎么悲哀起來?我沒有對他悲哀,最多也只有同情罷了,他的境遇不免讓旁人有所傷感,傷的是他,感的是我們。當(dāng)你認真起來,或許你也會對人性有一絲隱痛,現(xiàn)在逐漸在淡忘與死者的細節(jié),可是生者的冷漠虛偽依然在延續(xù),心里冰涼,我們記錄的只是自己,根本沒在意過自己留給世界的有沒有參考價值。自私是人們難免的,往往會把人擠到邊緣的位置,最后自己再義無反顧地跳下去。
耿耿與不眠之夜,我們只需默默一念,便足以砸碎寄命塵世這一點點虛妄的自足,人性的弱點讓我們悲而不傷。我們不是虛無的,我只是想在人生結(jié)束之后,在這個世界上,也有我們自己的痕跡。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ubject/266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