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親民:七律·朝陽鳳凰山
朝陽鳳凰山
2018年10月15日
愿見鳳凰臨此地,
遠來登上鳳凰山。
鳳凰何故未能至,
卻念鳳凰重約間。(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多處露紅楓葉熟,
少量鮮綠柏屏蠻。
深秋當(dāng)是物衰盡,
還有榮區(qū)料到艱。
注:
在中國的崇山峻嶺中,名之為“鳳凰山”的很多,然而,一座大山承載起商周遺韻、晉宋風(fēng)情,續(xù)寫著千年綿延不絕輝煌佛教歷史的,只有這座位于遼西腹地的朝陽鳳凰山。
鳳凰山,晉稱龍山,隋時又稱和龍山,清初改名鳳凰山,地處遼寧朝陽市區(qū)東4公里處,孕育了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凌河從其腳下蜿蜒流過。晉咸康八年(342年)慕容皝遷都龍城(今朝陽),由此掀起了朝陽當(dāng)為三燕(前燕、后燕、北燕)故都近百年的歷史。晉永和元年(345年)夏,慕容皝在龍山(鳳凰山)建造了東北歷史上的第一座佛教寺院——龍翔佛寺,75年后,龍翔佛寺的高僧釋曇無竭又遠赴天竺,成為中國歷史上僅晚于法顯的西行取經(jīng)僧人,早于唐玄奘207年。在前燕至遼的七百多年里,朝陽一直是東北地區(qū)佛教文化傳播中心,鳳凰山也始終是東北地區(qū)最為重要的佛教道場。在鳳凰山現(xiàn)存眾多佛教建筑中,有始建于前燕的摩崖佛龕,有始建于遼的天慶寺、臥佛古洞、降香十盤、摩云塔和大寶塔,有建于清代的延壽寺、云接寺等?,F(xiàn)在的鳳凰山古塔與古寺交相輝映,古洞與古佛相得益彰,正所謂雄踞峰脊回轉(zhuǎn)處,遍布山幽林間。
2012年朝陽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朝陽鳥化石地質(zhì)公園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hige/vwpbsk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