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口一角
2009.6.5
它在家的東面,每天上班下班都會路過。
路口總是以旁邊的著名建筑命名?以前這個叫“東方紅”的,后來那“東方紅影劇院”拆掉了,就又以它對面的“魯天”來稱呼了。
這是那路口的東南角,稍后一點在蓋新樓,路口也就剩了一點點。
每天早晨,只要不是大風雨等惡劣天氣,徐家總會出攤,他家的老豆腐是很有名的,其實不過是加點老棉油而已,還不如豆腐腦配料多。他家就是賣這兩樣,另外有茶雞蛋,當然有饅頭。我家經(jīng)常吃他的。
其實自家樓下就有一家賣豆腐腦的,但味道不好,給的又少,寧愿多走這幾步,就像今天。走過去,買回來,吃飽了,再下樓,該上班上班,該上學上學。(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徐家夫妻脾氣很好的,而且是從大處計較,曾經(jīng)買到次末尾,腦不夠了,比以前略少些,人家就一樣的錢,添了個雞蛋呢。買了帶家去吃的,鹵總是多一點點,一次買兩三碗加饅頭,饅頭數(shù)也總是多一個的。
所以那次他買的配豆腐腦的鹵剩的多了,老婆怕賣不掉,再有來要老豆腐的,老徐就直接說別老豆腐了,這邊剩了鹵了,換吃豆腐腦吧,吃主都笑笑,依了他呢。
他只是一早晨,夏天來早些,五點多,冬天六點,一般到八點多,周末稍晚一點。
到晚上是另一家賣果品的出攤,旁邊一個賣飲料的,如果到深夜,就只剩那個飲料車子在了。每每下中班,都可以看到那個瘦瘦的老人,安靜地守在那里。
記得有個故事,說一人外出住店,晚上聽到隔壁唱歌跳舞歡笑,心想這家一定是在慶祝婚禮吧,但一連幾天都是如此,他就奇怪,不可能每天都慶?;槎Y呀,就問店家,才知道這是一間婚禮房,確實是每天都在慶?;槎Y,但不是一家。
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而且經(jīng)常是在重復、重播,有時候甚至就在同一地,但總有些許差別?
近日步行去上班,每行程17到20分鐘,看更多的精彩,只要你去看……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anwen/vckzsk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