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沒有真的感同身受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有言身臨其境感同身受者,可參考奇優(yōu)名伶。
世界怎么這么安靜
感覺被所有人拋棄
生活這么拼命努力
是不是也算一種遠離
這世上除了我(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只有千萬個你
逃離那些讓你
波動情緒的事情
世上沒有真的感同身受
面對其實只有一個人
一個人在夜里哭著
哭到頭疼直到睡著
沒有人能真的理解你啊
覺得虛偽你逢場作戲
我一直都會記得一句話
強大到無往不利
世界怎么這么安靜
感覺被所有人拋棄
生活這么努力拼命
是不是也算一種遠離
這世上除了我
只有千萬個你
逃離那些讓你
波動情緒的事情
每天都笑著暖的像太陽
可是否是真的快樂呢
是否你有看過我
獨自難過的生活
你說天塌下來你會陪我
可你又如何同感我寂寞
只是我的習慣罷了
其實也有一面脆弱
世上 沒有真的感同身受
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我只是覺得他們吵鬧。
這句話真是魯迅說的。收錄于他的《而已集》末尾篇《小雜感》。
魯迅這樣寫道:“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隔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p>
魯迅看似冷漠的目光,實則是銳利的鑒真。
病死、唱機,弄孩,笑聲、牌聲、哭聲...畫面感十足,只是我們耳中吵鬧的噪音,這是一句流淌著心酸的感悟,又是對社會現(xiàn)實的凄涼心境,更是對人間疾苦的麻木。
想起網(wǎng)上看過的一個事兒:
有個乞丐,在很遠處看到一輛豪車,司機搖下車窗扔掉一個瓶子,于是跑過來去撿。
乞丐走到車面前把瓶子撿起后,車主很嫌棄的罵道,“離車遠一點,不要弄臟了我的車?!闭f完立刻關(guān)閉車窗,看都懶得看乞丐一眼。
這名乞丐也是什么話也沒有說,順手撿起車主忘在地上的手機。本以為他會拿著手機離開,然而他卻敲了敲車主的車窗問他是不是他掉的,車主感到很不好意思,趕忙給乞丐道歉。乞丐揮揮手就走開了。
你若有錢別人就多看你幾眼,若是沒錢,呵呵,狗都不理你……這世界膚淺虛偽得讓人可怕……
或許,世界上根本沒有換位思考這回事兒,針不刺到別人身上,他們就不知道有多痛。除了你自己,沒有人會明白你的故事里有過多少快樂或傷悲,無人在意你的心酸認真,這世上根本不存在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所以別傻傻的攤開傷口向別人訴苦,這世上多的是撒鹽的人,而不是醫(yī)生。我們各懷心事,誰也安慰不了誰,誰也救贖不了誰,太渴望共鳴或是被理解其實是一種病態(tài)。因為人的本質(zhì)都是孤獨,就算和誰再親密,也無法分享靈魂。
人類的悲歡不相通,其實人類的貧富也并不相通:有人生于榮華富貴,有人生于窮困潦倒;有人光鮮亮麗,有人灰頭土臉;有人吃喝不愁,有人年近花甲街邊擺攤;有人尋歡作樂一擲千金,有人為了五塊錢痛打孩子……這個世界,一直都是如此。
但是魯迅又說過:“無窮的遠方,無數(shù)的人們,都和我有關(guān)。”
人真是奇怪啊。
我的理解是,人類個體之間在感情上其實做不到感同身受。但價值觀卻是相通的呀,人性、道德、良知也是人人相通的。所以我們身邊總有一些未曾謀面,但又在危險時挺身而出的人!
藝術(shù),文學(xué),歷史,美學(xué),以及文明的世界里我也深信“無窮的遠方,無數(shù)的人們,都和我有關(guān)”。
魯迅先生而已集 小雜感,真是百讀不厭的名篇,全文如下:
蜜蜂的刺,一用即喪失了它自己的生命;犬儒的刺,一用則茍延了他自己的生命。
他們就是如此不同。
約翰穆勒說:專制使人們變成冷嘲。
而他竟不知道共和使人們變成沉默。
要上戰(zhàn)場,莫如做軍醫(yī);要革命,莫如走后方;要殺人,莫如做劊子手。既英雄,又穩(wěn)當。
與名流學(xué)者談,對于他之所講,當裝作偶有不懂之處。太不懂被看輕,太懂了被厭惡。偶有不懂之處,彼此最為合宜。
世間大抵只知道指揮刀所以指揮武士,而不想到也可以指揮文人。
又是演講錄,又是演講錄。
但可惜都沒有講明他何以和先前大兩樣了;也沒有講明他演講時,自己是否真相信自己的話。
闊的聰明人種種譬如昨日死。
不闊的傻子種種實在昨日死。
曾經(jīng)闊氣的要復(fù)古,正在闊氣的要保持現(xiàn)狀,未曾闊氣的要革新。
大抵如是。大抵!
他們之所謂復(fù)古,是回到他們所記得的若干年前,并非虞夏商周。
女人的天性中有母性,有女兒性;無妻性。
妻性是逼成的,只是母性和女兒性的混合。
防被欺。
自稱盜賊的無須防,得其反倒是好人;自稱正人君子的必須防,得其反則是盜賊。
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隔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
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每一個破衣服人走過,叭兒狗就叫起來,其實并非都是狗主人的意旨或使嗾。
叭兒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嚴厲。
恐怕有一天總要不準穿破布衫,否則便是共產(chǎn)黨。
革命,反革命,不革命。
革命的被殺于反革命的。反革命的被殺于革命的。不革命的或當作革命的而被殺于反革命的,或當作反革命的而被殺于革命的,或并不當作什么而被殺于革命的或反革命的。
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革革……。
人感到寂寞時,會創(chuàng)作;一感到干凈時,即無創(chuàng)作,他已經(jīng)一無所愛。
創(chuàng)作總根于愛。
楊朱無書。
創(chuàng)作雖說抒寫自己的心,但總愿意有人看。
創(chuàng)作是有社會性的。
但有時只要有一個人看便滿足:好友,愛人。
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
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國大半。
要自殺的人,也會怕大海的汪洋,怕夏天死尸的易爛。
但遇到澄靜的清池,涼爽的秋夜,他往往也自殺了。
凡為當局所“誅”者皆有“罪”。
劉邦除秦苛暴,“與父老約,法三章耳。”
而后來仍有族誅,仍禁挾書,還是秦法。
法三章者,話一句耳。
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國人的想像惟在這一層能夠如此躍進。
九月二十四日。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277762.cc/sanwen/vayzbk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