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組件】電池特殊金屬化!N-TOPCon單玻封裝濕熱衰減問題迎刃而解
眾所周知,當PERC電池的效率提升遇到瓶頸的時候,絕大多數的廠商選擇了TOPCon的技術路線。而在對傳統TOPCon電池進行封裝時,通常采用雙玻封裝,才能通過相關的耐候測試,尤其是濕熱測試。其主要原因是當組件長時間置于高溫高濕的環(huán)境中,EVA會分解釋放出醋酸,進而導致TOPCon 電池銀鋁漿中鋁的氧化速度加快,從而帶來電子丟失,影響光伏組件的轉化效率,體現在組件上就是在濕熱測試以后,明顯的功率衰減。這也導致了目前的TOPCon組件多以雙玻封裝為主。即便在成本、單瓦碳排放和安裝運維上有明顯的劣勢,全行業(yè)也不得不選擇雙玻路線。這也成為困擾全行業(yè)的一個難題。
最近,中來光電宣布已成功研發(fā)出一種全新的光伏電池注入金屬化技術,即“中來獨特注入金屬化技術(Jolywood Special Injected Metallization)——通過獨特的金屬化工藝,有效提升電池片的光電轉換效率,并完美解決TOPCon組件濕熱測試后的功率衰減問題,為雙面單玻找到了解決方案。

金屬化影響電池成本及轉換效率,最終關乎電池路徑的選擇。電池金屬化是光伏電池片制作工藝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通過導電漿料印刷和燒結,在電池的正背面制備金屬電極,使電極與電池片間形成良好的歐姆接觸,將光生載流子導出電池。金屬化關系電池片生產成本、轉換效率等方面,最終影響未來電池工藝路徑的選擇。因此,金屬化技術研究不僅成為各電池廠家為實現降本計劃重點攻克的領域,同時成為行業(yè)關注重點。

在常規(guī)的TOPCon電池制造過程中,為了達到良好的接觸效果,電池正表面采用銀鋁漿料作為電極材料,然而,這為后期組件的可靠性帶來了隱患,特別是濕熱老化問題。通過采用JSIM技術,可以有效地解決這個矛盾,這是因為JSIM技術在TOPCon正表面采用了全新的金屬漿料配方,可以使電池柵極與硅襯底之間形成優(yōu)異的接觸界面,在降低接觸電阻的同時,降低接觸復合電流密度,不光電池效率得到明顯提升,也同時解決了TOPCon電池對封裝材料的敏感性問題,為TOPCon電池的雙面單玻封裝奠定了技術基礎。
中來股份憑借多年的研發(fā)及項目經驗走在了TOPCon 最前端,擁有效率25%+ TOPCon 全套量產技術方案,公司還掌握N-TOPCon、N-IBC、TBC等技術,在N型技術方面擁有全面的知識產權,電池、組件累計發(fā)貨超過8GW。但雙面單玻的TOPCon組件技術也一直是困擾中來的一個痛點。

本著以終為始的原則,中來的研發(fā)團隊終于成功研發(fā)了JSIM(中來獨特注入金屬化)技術,不僅顯著提高了電池效率,還有效解決了TOPCon電池組件抗?jié)駸岬膯栴}。通過長時間的實驗室驗證測試,結果表明采用JSIM技術后雙面單玻組件順利通過85°C, 85%濕度條件下2000小時濕熱序列測試。這足以證明中來的JSIM技術完美攻克了雙面單玻TOPCon組件長時間濕熱條件下的功率衰減問題,同時也有效豐富了TOPCon組件封裝材料的多樣性,無論EPE, POE,EVA都可以輕松和中來的透明背板組合使用。通過實驗室提供的數據我們發(fā)現,中來的雙面單玻組件還具有更低的工作溫度,溫度系數和熱斑溫度。這不僅證明了雙面單玻具備更佳的發(fā)電增益,同時也具備更高的可靠性和耐候性。

此次關鍵性技術突破,標志著中來光電TOPCon電池技術研發(f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迭代。作為行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的引領者,不斷為TOPCon技術路線增效降本探索更多可能。為TOPCon雙面單玻的時代吹響了沖鋒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