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論文中對參考文獻的要求
SCI 論文中對參考文獻的要求
參考文獻(references)是指撰寫論文中引用的有關圖書和期刊資料。我們在寫SCI論文的時候,如何引用參考文獻才能滿足大部分SCI學術期刊的要求。參考文獻引用是否妥當及準確、格式是否符合標準,是審核論文質(zhì)量的一項指標。
一、目的
引用參考文獻是為了說明論文中所借鑒內(nèi)容的科學依據(jù)的出處,顯示解釋主題的“知識鴻溝”。 也就是引用文獻主要是支持你論點。以供讀者進一步查閱參考,同時也是對前人成果及著作的認同與尊重。

二、要求
1、引用高質(zhì)量的論文文獻。引用參考的文獻質(zhì)量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論文學術水平的高低,從總體上體現(xiàn)了該論文的科學性、實用性和先進性。這就要求作者平時注意閱讀、積累權威期刊的文獻和權威專家的文獻,引用文獻是否新穎,在某種程度上體現(xiàn)了論文的先進性。在權威性及專業(yè)性雜志上發(fā)表的論文應盡量引用最新最主要的文獻資料,因為它們最能代表相關課題的研究水平及現(xiàn)狀。當論文所涉及的問題是當前國內(nèi)外研究的熱門課題,近期文獻則更為重要。
2、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親自閱讀的文獻,不可照搬別人論文上引用而自己并沒有查閱的參考文獻,因為這樣有可能以誤傳誤,誤導讀者。親自閱讀文獻也可以幫助作者更深入地了解相關研究的信息和資料,幫助論文的撰寫。
3、引用要合適準確。列出已發(fā)表的有影響的參考文獻,參考文獻即是對該文獻的借鑒和參考,我們要在保留原文獻的理論中進行借鑒,無權更改原作者的本意,只需向讀者介紹原作者使用的方法、得出的結果和結論等。所以在引用時一定要謹慎選擇想要引用的文獻,仔細閱讀相關觀點的上下文,看是否還有沒有額外的適用條件,當同時引用多個文獻,按時間順序在文內(nèi)和文后列出文獻。
4、確保參考文獻標注和著錄項目的準確性,按照參考文獻在文中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在正文相應處的右上角標注引文順序角碼,角碼的序號應與文末列出的參考文獻的序號一致;同一篇文獻,不管引用多少次,其角碼應相同。
?
三、內(nèi)容
參考文獻列表所包括的內(nèi)容:作者、標題、期刊名、發(fā)表年、卷號、期號、起止頁碼。作者姓名順序:英文論文中,中國人的姓名用漢語拼音表示,姓和名的第一個字母都要大寫,寫法規(guī)則與英文姓名相同。參考文獻文章的標題,有些雜志要求引用論文的題目中所有實詞首字母大寫,而有些期刊要求首個單詞的首字母大寫,期刊名稱期刊名可以是全稱,也可以縮寫,整篇論文引用過程中,根據(jù)期刊要求,不管是哪種,均要統(tǒng)一,關于卷號(volume)和期號(issue),有些雜志是要求參考文獻目錄里卷號和期號都要有,而有些雜志只要求有卷號,不管是哪種要求,整篇論文的所有參考文獻都要統(tǒng)一加卷號和期號,或者統(tǒng)一只有期號。
不同的期刊對文獻的引用有不同的要求,寫作前應查看目標期刊的作者須知來了解如何引用文獻,遵照稿約中關于文獻引用的細節(ji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