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又公布一項新專利,可延長電池壽命,美國還要制裁嗎?

近日,華為又公布一項新專利,據稱可延長電池壽命,對此,有俄網友稱:在電池技術上,蘋果不再是對手了,華為新專利震撼亮相,是否證明美國擔心的事發(fā)生了?如果這項技術反而卡住美企脖子,美國還要制裁嗎?
華為此次公布的電池技術專利叫做硅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是當今時代最常見的一種充電電池,小至手機,大到電動車,都用其提供能量,一般情況下,如果想提高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會把電池的負極材料從石墨替換成合金材料,但這樣做有一個缺陷,就是硅顆粒在電池內循環(huán)時體積會膨脹,一旦發(fā)生脫落,就會導致電池壽命迅速降低。

如果采用華為此次公布的技術,硅碳復合材料可以實現(xiàn)粘合劑與導電劑的合二為一,當硅顆粒發(fā)生膨脹時,粘合劑分子會發(fā)生延展,為其提供更多的空間;當硅顆粒收縮時,粘合劑分子會加強收縮纏繞,讓電池內的硅依然與活性物質保持接觸,避免脫落,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鋰離子電池的導電粘合劑充分發(fā)揮作用,提高了電池內活性物質的含量,從而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

為什么這項專利相當重要?因為鋰電池的發(fā)展目前已經陷入了瓶頸,其能量密度已經很長時間沒有提升了,目前解決這個問題主要有兩種思路,對于體積較大的設備來說,比如電動汽車,可以通過改變電池的排布方式來增加能量密度,就是在有限的空間內塞入更多的電池,特斯拉就是這么做的,比亞迪的刀片電池也是這個思路,第二種思路就是開發(fā)新型的電池材料,目前被寄予厚望的就是石墨烯電池,但目前它還處在實驗室階段,距離真正的商業(yè)化還有較長的路要走,華為的此項技術算是一個過渡方案,是在當前技術條件下能夠有效延長鋰電池壽命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
美國為什么始終不放棄對華為的打壓?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美國不但在國際政治中要搞霸權,在科技領域也是一樣,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的半導體產業(yè)欣欣向榮之時,美國一紙協(xié)議就限制了其產業(yè)的發(fā)展,結果隔壁的韓國異軍突起,三星集團實現(xiàn)了彎道超車,但亞洲金融危機導致三星集團的股權大量賤賣給美國資本,所以如今的三星最大股東其實是美資。

其次,華為不是上市公司,美國無法故技重施利用收購股份的方式控制它,隨著華為手機在全球市場的份額逐步提升,已有超越蘋果之勢,而蘋果為了維持其超高的產品利潤,在電池成本上能省則省,華為在電池領域實現(xiàn)技術突破,不就是為了與蘋果等其他公司爭奪市場么?對于一家無法操縱的公司,其打壓的手段只會越來越多,華為面對壓力反而會爆發(fā)更強的生命力,此次專利的公布就是證明,對于科技企業(yè)來說,技術創(chuàng)新才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