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構(gòu)地名,國產(chǎn)影劇也怕遇到“胡辣湯”和“肉夾饃”
經(jīng)常在一部電影或電視劇中看到聞所未聞的地名,但又似乎并非無中生有,比如現(xiàn)實題材電視劇《突圍》里的京州,為了逼真,甚至還虛擬了其所屬省份——漢東,包括車牌所屬地的首字母,不可謂不挖空心思。有人就納悶了,外國大片甚至不介意以真實地名冠名片名,例如《倫敦陷落》、《羅馬假日》、《廣島之戀》、《埃及艷后》、《巴黎圣母院》等等,咱們國內(nèi)影視劇虛擬地名,是不是有什么避諱?

是的,確實有所避諱,原因有三。一是眾所周知的敏感因素,這個因素大家心知肚明,比如《轟炸東京》,國內(nèi)哪個導演敢套用?雖然說影視劇故事多是帶有虛構(gòu)的成分,“戲說”不能當真,問題是,誰知道你的“戲說”是否別有用心?萬一被說成站位有問題,以后還拍不拍片了?所以說,頂雷的事兒不能干。

二是故事集合性東西太多,沒法具體體現(xiàn)到任何一個地方。比如熱播劇排名前十的《暴風眼》,國安戰(zhàn)士哪里都有,偵破的間諜案數(shù)不勝數(shù),為了反映國安戰(zhàn)線的隱秘與跌宕案情,編劇于是把一些典型案例予以“集合”,所以不能冠以哪怕是北上廣深任何一座城市的名稱,折中的辦法,就是以“雙清市”代之。

三是,故事內(nèi)容可能對某個地方有歧義,編個地名即容易過審且心照不宣,還不會因為地名應用不當被人“投訴”而引起爭議,關鍵還可以巧妙避開被影射地方的起訴,不破財也免災。編劇和導演的智慧,唉,不得不說,一部分被挖空心思虛構(gòu)地名給占用了,不怪國產(chǎn)大片大劇少。
還是以《突圍》為例。劇里的京州究竟指的是哪?煤礦資源豐富,背景企業(yè)又是大名鼎鼎的某潤,先有記者起底,后有司法介入,所在地就算通過排除法,是不是呼之欲出?但是,不能直接朗朗上口,非得起個“代名詞”含沙射影。這就是一種智慧,商業(yè)用詞叫合理避險,俗話就是,電梯里放屁——熏到誰誰知道。

影視劇一定包括正面和反面不同的維度,正面形象容易被人接受,誰都樂意被人歌功頌德。但是負面形象必須謹慎,萬一因為地名的爭議被叫?;蛘弑幌录?,幾千萬幾億的投資誰負擔?這不是導演編劇有“被害狂”癥,喜歡無病呻吟,而是他們有敏銳的前瞻性,前一陣子發(fā)生的“胡辣湯”和“肉夾饃”地名使用起訴事件,可是實打?qū)嵉挠忻行沼匈r償標的的現(xiàn)實案例。地名,在國產(chǎn)影視劇里不敢輕易實名。

喜歡,就請關注“府右街二子”,不喜歡,劃過去就是了,并不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