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丹迪》——不“渡邊”的太空鬧劇

在寫這篇影評前,我仔細思考了很多形容太空丹迪的體裁:他絕對不是什么嚴肅的劇情向動畫,但是要說是搞笑動畫,其中有一些集數(shù)的角度甚至內涵不比那些被封“藝術品”的動畫要低(而且那些集數(shù)并不是完全由渡邊一人操刀的),說是科幻,也只是一個皮囊。最終我無法用什么框架來釘住這部動畫的定義,最終我杜撰了一個詞“太空鬧劇”:一場發(fā)生在太空之中,開頭突然,過程奇妙,結局卻對那個世界毫無實際意義的故事。
在正式談關于太空丹迪的構成前,我希望談一下自己關于渡邊信一郎爭論的觀點,渡邊信一郎如果不知道是誰……我也沒法具體解說,只需要知道他是《COWBOY BEBOP》《混沌武士》《黑客帝國動畫版》等等佳作的重要組成成員,他的風格無疑給人是沉重而魔幻的蒙太奇。很多人當初追番或者回過頭補番可能都是因為他是這部動畫的總監(jiān)督。然而許多朋友看完后覺得這部動畫與他們想象中的“渡邊風”差異很大,以致給出不合理的低分評價。首先,渡邊老師在這一作中擔任的是“總監(jiān)督”,也就是“監(jiān)督的監(jiān)督”,即使是他作為監(jiān)督的《COWBOY BEBOP》《混沌武士》(下文會經常用這兩部作品作比較)作品中,也有許多腳本構成和各類小監(jiān)督的出現(xiàn),所以任何作品的成功,都不是渡邊一人的功勞,而作為“總監(jiān)督”這個位置,渡邊在工作中卻是有點“架空”的,個人覺得他只是負責了一個設定的大致框架(也就是編?。恳患唧w的設計則是其他成員完成的,細心的觀眾也會發(fā)現(xiàn),太空丹迪的腳本構成成員很多,甚至有湯淺政明這樣的人物存在,可見渡邊老師對這部作品絕對是認真的(參考文章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88716),在這一篇文章中,渡邊也提到了自己并不喜歡被貼上什么“標簽”。
(……然而,反觀監(jiān)督近階段的作品年表,卻給人感覺,他似乎在刻意回避被貼上“牛仔”的標簽……對此,監(jiān)督給出了自己的理由,此種現(xiàn)象不僅限于動畫行業(yè),即,但凡在某一領域,創(chuàng)作出賣座的作品之后,無論電影導演,或是音樂家,都極易遭遇“自此被定型”的尷尬。而渡邊本人也不可免俗地多次被要求做與《星際牛仔》雷同的作品。但在他看來,那樣不過是如法炮制出一個“很像XXX”的粗制克隆版而已,不可能對前作有所超越。 渡邊的想法其實很單純,他指出,當創(chuàng)作者的頭腦中一旦生出了“搞一個跟之前差不多的東西”的念頭,便意味著扼殺了佳作誕生的可能性。因此,一直以來,渡邊始終以十幾歲時便崇拜的大衛(wèi)·鮑伊,YMO等音樂人為榜樣,時常求新求變,不斷挑戰(zhàn)新的目標。)
可見渡邊老師并不希望自己被《COWBOY BEBOP》《混沌武士》一類的舊作束縛,太空丹迪這種與其他大量風格,輩分不同的創(chuàng)作者們合作的動畫作品,可能就是他對自我風格的探索和發(fā)掘,這樣的探索是否成功尚未可知,只是一味地給他貼上什么“渡邊風”的標簽,其本人想必也是不樂意的。
雖然這一部作品是渡邊監(jiān)督的“探索之作”,但是和觀眾們更加熟悉的那兩部作品比較一下,還是能看出渡邊監(jiān)督的一部分“套路”:這幾部作品的中心是圍繞一個陰差陽錯構成的“團隊”(本作中表現(xiàn)為喵被誤當做珍稀外星人抓住而入伙),這個團隊開始并沒有什么淵源,但在旅途中逐漸變成了一個集體,二是旅途的過程往往主線模糊,反而是多了很多單元劇類型的邂逅,其三是如同暴風驟雨般的收尾(星際牛仔SPIKE獨自雪仇,混沌武士最終找到風的父親后三人分離,以及太空丹迪那沒有前兆的宇宙重置大戰(zhàn))。這樣的套路有優(yōu)點有缺點,但顯然第二點給腳本與編劇提供了更多想象的空間,那也是不被“主線劇情”束縛,能夠施展各自想法點子的自由創(chuàng)作空間。
然而太空丹迪之與其他兩作,卻多了點無厘頭和隨性。首先是角色們的設計,在混沌武士與星際牛仔中,主角方往往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回憶,然后在旅途中直面,釋懷或者終結自己的過去。但是在太空丹迪中,丹迪一伙卻是很“膚淺”的一伙人,他們并沒有什么很深的羈絆:喵是被誤抓上傳后白吃白喝的,QT本就是丹迪買的機器人,而丹迪是一個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輕浮風流,戰(zhàn)斗力不足的所謂“太空獵人”,并不是說他們沒有自己的性格和過去,喵不愿從事父親的機工職業(yè)而流浪宇宙,在意外中發(fā)現(xiàn)了他家庭的閃光點并為之感動(然而最后還是恢復了白吃白喝的日子),QT也有一段轟轟烈烈但終于自爆的戀情,丹迪在一集中也展現(xiàn)出幫助外星女孩的男子氣概,也受困于一段次元之戀。但這些人物的背景在故事中是很薄弱的,即使作為伏筆作用也是很小的,在大多情況下是不會影響觀眾對單元劇的理解的。
如此看來,太空丹迪的人物刻畫是單薄無力的,但是在太空丹迪這個“卡通化”世界觀與其大膽的色彩風格和充滿活力的作畫下變得非常相稱。一方面骨頭社是優(yōu)秀作畫的代名詞,另一方面,雖然《COWBOY BEBOP》與《混沌武士》的作畫質量也經常被人稱贊,太空丹迪的作畫風格卻是與他們完全不同的,為了表現(xiàn)無限可能性的宇宙,太空丹迪采用了大量不同顏色色塊組成的“卡通式畫面”,能夠給觀眾最大的視覺沖擊,配合幾乎完全不嚴肅的人設使原畫更加自由得展現(xiàn)其活力,在前兩部作品中,優(yōu)秀的作畫大多是精心繪制的背景和流暢的戰(zhàn)斗姿態(tài),但在太空丹迪中,許多故事發(fā)生的是無厘頭的,不符合無力規(guī)則的:星球爆炸,太空機器人大戰(zhàn),踩著滑板飛向太空……這些故事在充滿張力的原畫下被描繪地淋漓盡致,搭配上一如既往優(yōu)秀的配樂,每一集都引人入勝,即使主線幾乎不存在,舊故事的結束與新故事的開頭總是接不上,也不影響觀眾暢快得欣賞每一集的故事和精彩的演出。如果說看《COWBOY BEBOP》與《混沌武士》是期待最后人物的命運,在太空丹迪里則是完全享受每一集的演出,劇情乃至世界觀。
那么劇情上,太空丹迪真的是不修邊幅,完全拋棄主線的嗎?我認為不是這樣,太空丹迪的世界觀里經常出現(xiàn)“宇宙弦”“平行世界”這樣的名詞,在故事中也時常出現(xiàn)這樣的情節(jié):被宇宙弦?guī)У酵粋€世界的不同平行世界的丹迪,上一回還是喪尸世界的宇宙下一話就恢復正常,被黑洞,一次元吞噬的反派角色原地復活,角色突破次元壁吐槽劇情。在最后一話中,渡邊監(jiān)督親自操刀,讓我們更加能夠看出他的用意:上一級被抓住的丹迪走入了典型的“反派從主角身體吸收力量統(tǒng)治世界”的經典套路之一,而在這一話中,整個故事走向了瘋狂乃至熱血,帝國軍之間正面對抗,存在感很強的女主角與女二順利成章地加入了主角團拯救丹迪,毫無征兆的反派被小弟背刺,魔王被魔王被刺,最后丹迪駕駛巨大機器人沖入能量球,得知了一直以來的“旁白”是宇宙的神,在拒絕成為“新神后”,丹迪推倒了“神之椅”,畫面再次跳回第一話開頭的一幕,這也是我在文章開頭所說的“太空鬧劇”的原因,在26集的冒險過后,宇宙被重置,一切仿佛都沒有發(fā)生過,這就是一場毫無意義,單純?yōu)檠莩龆摹棒[劇”,但是結合現(xiàn)實中渡邊總監(jiān)督團隊構成復雜,風格迥異的前提,就可以看出,他所想創(chuàng)作的并不是被市場認可的“嚴肅”動畫,也不是什么他套路的翻版,他只是提供了一個框架,給團隊里的每一個成員自我展示的空間,最終誕生了這一部精彩絕倫的“鬧劇”,故事中丹迪所摧毀的“神”,或許是觀眾中不言而喻的喜好,或許是作為商業(yè)動畫必須遵守的規(guī)定,但是丹迪最終跳出了“神”的要求,讓一切冒險化為鬧劇。而現(xiàn)實中的渡邊信一郎也是如此,挑戰(zhàn)自我的風格,挑戰(zhàn)動畫潮流,挑戰(zhàn)商業(yè)動畫的邊邊框框,最終催生出這部毀譽參半,但是對他本人絕對空前的動畫作品。
動畫最后一話的標題是“永不休止的丹迪”。我不愿再去多夸贊這部作品,這部作品有他的亮眼之處,也有渡邊監(jiān)督作品的固有缺點,但我認為,這部作品最可貴的是,他不是單純的劇本下演出的舞臺劇,而是給予所有創(chuàng)作者激勵的群像劇。正如作品中無限個丹迪一樣,無數(shù)個人心中也有無數(shù)個丹迪,渡邊監(jiān)督沒有將動畫中的丹迪塑造成一個全方面活生生的角色,也是暗示那些心中有想法卻還沒有實現(xiàn)的人們:每個人都能創(chuàng)作自己的“丹迪”,丹迪不只有一個,丹迪也不一定是什么固定框架下的虛擬角色。當創(chuàng)作者們不斷思考,筆耕不輟,那么“丹迪”就會一直存在,“丹迪”就會永不休止,盡管我也很期待能有第三季,但是倘若沒有,也不成問題,因為有一群人心中早就有了答案。
(本文對所有提及的作品皆為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