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道塾·朱建華:李小龍的截拳道只是一種理念嗎?

一、后李小龍時代:截拳道的認知謬誤
“截拳道只是一種理念”,或“截拳道只是一種”思想,按照這種概念或思想混合學習各種武技所形成的你自己的武技風格,就是截拳道,或者說自我截拳道。
這是自李小龍截拳道1967年問世并全世界傳播以來,人們關于截拳道的一個最大的認知謬誤。
如果上述理解成立,那實質(zhì)上只意味著兩件事情:
1、李小龍截拳道并不存在。
武技以實踐為本,沒有實體技戰(zhàn)術加以驗證和支撐的純理論的武技不可能成立。
什么都是,同時也意味著什么都不是。
2、真正的李小龍原傳截拳道的哲學和科學,會被各種混合所掩蓋、所替代,最后湮滅于歷史長河。
截拳道真正的第一性原則和概念,是李小龍宗師提出來的截拳道三原則:簡單、直接、非傳統(tǒng)。
李小龍的一切截拳道武道禪悟,科學踐行,均建立在此原則基礎之上。
隨自己喜歡的混合之法,與李小龍截拳道的科學簡化之法,一個向南,一個向北。南轅北轍。
打著“截拳道”的旗號,行各種混合之實,正是今日截拳道界如此混亂的真正原因。因為誰都可以借混合之名義,完全脫離李小龍原傳截拳道體系化基礎,掛羊頭賣狗肉。
這種狀態(tài)持續(xù)下去的結果,就是幾十年來,李小龍當年秉持“簡單、直接、非傳統(tǒng)”的截拳道武道哲學,所研究、所踐行、所總結、所教授的截拳道科學格斗體系,正在被各種水平,層次不一的自我混合的魚目混珠所掩蓋、所替代、所湮滅。


這也是為什么1996年李小龍家人和第一代弟子們合作成立振藩截拳道核心(現(xiàn)李小龍教育基金會)的原因。
盡管核心存在時間不長,但成功地再次面向世界傳播和分享了李小龍武道哲學內(nèi)在精神,及其原傳截拳道科學格斗體系,還其本來面貌。

那么,確立了原傳實體技戰(zhàn)術基礎作為實踐起點的截拳道,是否會如某些人擔心的那樣,變成一個傳統(tǒng)化的門派呢?
會不會和那些強調(diào)門派的傳武,或有規(guī)則的擂臺搏擊術一樣,因此局限習練者們的自我、自由發(fā)展呢?
事實恰恰相反,李小龍的原傳截拳道實踐體系,只是每一個截拳道者進行自我武道實踐的高水平的入門起點和指月的路標——它將幫助你避免復雜的盲目試錯,幫助你以簡馭繁,直入人類格斗的本質(zhì)入門修行,漸修頓悟。因此,追求不斷簡化和自我發(fā)現(xiàn)的原傳截拳道科學實踐體系,不會成為習練者自我發(fā)展的障礙。
真正的障礙只會存在于你自己的心中——當你過于執(zhí)著于截拳道的形式或名稱,當你停止了自我學習,自我發(fā)現(xiàn)的時候。
截拳道的科學實踐起點,就像一顆投入水中的石子激起的漣漪——圓心是特定的,但是,其圓周是無限的,真正受限的,僅僅只是習練者個人的天賦能力、后天努力和造化。

截拳道的修行,如李小龍宗師當年的哲學指引,不是日日增加(或混合),而是日日精簡的為道日損的修行的過程,是由冰化水,如水適應的以武入道的修行過程。
如此,學習截拳道的目的,最終是為了忘掉截拳道,甚至連“截拳道”三個字都要徹底拋棄——那時,你將擁有真正的武術自由,能夠不受任何束縛,隨心所欲不逾矩的忠實的表達你自己。
所謂“自我截拳道”一詞,本質(zhì)上仍是一種對于截拳道的自我固執(zhí),標榜“自我截拳道”的同時,也是在證明——你并沒有領悟到什么是真正的自我以及自我武技表達。
你的自我武技,你的自我表達,一定是徹底拋棄或超越截拳道之后的修行結果。
和李小龍無關,和截拳道無關,大道至簡,道法自然。

二、歷史可以見證:截拳道不是混合訓練而成的武技
練習截拳道,就是混合各種各樣的武技,不管是詠春、泰拳、跆拳道、空手道、柔術、散打,只要自己喜歡,任何武技形式拿過來混合混合就是截拳道。
此種思想,在當前以訛傳訛的非常盛行。
我們暫且不說此種綜合武技的混合、融合,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創(chuàng)造和創(chuàng)新,對于任何人來說——無論是有一定武術基礎的愛好者,更別提那些完全“無知”的菜鳥,是一件多么需要實踐經(jīng)驗、技能水平、知識儲備、時間付出,以及很高技術研創(chuàng)能力的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難以上青天之事,即使是對于那些術業(yè)有專攻、學有所成的武術家們而言,要想真正融合百家,真正在武學上獲得突破性的成果和精進,并真正獲得武術界公認,也是難上加難,鳳毛麟角。
任何人,任何武技,沒有一門深入的武術家層次的修行經(jīng)驗和基礎,就不要妄想廣采博取,融會貫通,自成一家,甚至達到以無法為有法的最高境界,其中難度,無異于憑空建設空中樓閣。
那些原本只有武術家們才能做的事情,到了那些被“截拳道只是一種思想“忽悠瘸了的”概念截拳道”信奉者那里,整個過程,完全被乾坤顛倒——仿佛每一個概念截拳道初學者,只要貼上所謂“自我截拳道”的標簽,他就能夠跳過所有武技習練者,包括原傳截拳道習練者在內(nèi)必須經(jīng)歷的系統(tǒng)化的基礎訓練,可以直接一步邁入武術家層次兼容并蓄的混合武技的創(chuàng)造生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chǎn)。
當截拳道的菜鳥們,站在李小龍原傳科學截拳道的門外,口口聲聲要混合各種武術,創(chuàng)造“自我截拳道”的時候,口口聲聲要拋棄“形式化”的原本簡化的原傳截拳道作為入門修行基礎的時候,轉(zhuǎn)身就一頭扎進了近乎兒戲,不成體系的真正形式化混亂的泥潭。
無論是從教育學、訓練學上最基本的知識和技能的習得原理,還是從科學武技一門深入的系統(tǒng)訓練實踐的基本常識上看,這些人關于截拳道就是隨心混合訓練而成的解讀,都存在明顯邏輯錯誤,根本無法自圓其說。他們的胡語亂法,正是今日截拳道在國內(nèi)飽受誤解、詬病的最大問題所在。
那些自我截拳道們,概念截拳道們,雖然從未完整看過哪怕一本李小龍專著,從來沒有系統(tǒng)練過哪怕半天李小龍原傳截拳道,但卻常常以頓悟者姿態(tài)豎起“指月之指”,常常以“截拳道”名義,或以李小龍功夫影視中的藝術化造型,以盲導盲,誤人誤己。
這是截拳道野狐禪們的必然結果。
這既是對李小龍截拳道的誤讀,也是對伊魯山度截拳道概念的誤讀和濫用。

不妨讓我們撥開當下截拳道的那些認知迷霧,回歸歷史。
我們其實僅僅只需要反問一個簡單的問題,就能夠了解,“截拳道僅僅只是一種思想和概念”,或者“截拳道僅僅只是各種武技無限制的拿來混合訓練”的謬誤,是多么的謬誤。
這個簡單問題就是——宗師李小龍當年教授截拳道,只是每天給學生們長篇大論講思想,講概念,還是今天練習詠春拳,明天練習拳擊、柔道,后天練習跆拳道、唐手道的進行混合訓練?
簡單回溯李小龍宗師截拳道歷史,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雖然李小龍宗師在一門深入的掌握詠春拳的基礎上,通過以舞易武、切磋交流,短期培訓(如大學期間的短期柔道培訓),特別是通過閱讀海量中西武學專著、觀看研究大量拳王、武術大家的比賽和演武影像資料,精心學習、比較研究過數(shù)十上百種中西武技,但無論是在振藩國術館,還是李小龍家的后院,李小龍宗師從來都沒有對他的任何一位弟子,以截拳道的名義,進行過多種不同武技的混合式教學。
事實證明,創(chuàng)立截拳道之前的李小龍宗師統(tǒng)一教授學生們的是他的振藩功夫;創(chuàng)立截拳道之后,李小龍宗師教授他的學生們的,則是由他自己一手創(chuàng)建的現(xiàn)代科學武道——截拳道。
美式踢拳之父、李小龍親傳弟子喬·劉易斯曾告訴采訪他的記者:有些人認為截拳道沒有實體技術,但以我的親身經(jīng)歷,李小龍有希望你掌握并運用的截拳道的基本格斗技術、戰(zhàn)術以及原理和原則......截拳道是全面的格斗技,任何嚴謹?shù)奈湫g家都不會忽視截拳道——這也正是喬·劉易斯為什么選擇追隨李小龍學習截拳道的原因。
喬·劉易斯追隨李小龍專業(yè)訓練三年左右,并非一天到晚聽李小龍講哲學大道理,更沒有混合練習各種中西武技。他僅僅只是遵循截拳道的科學格斗原理和原則,系統(tǒng)練習并在擂臺上踐行了李小龍創(chuàng)立并教給他的截拳道踢拳。




2、真正的李小龍原傳截拳道的哲學和科學,會被各種混合所掩蓋、所替代,最后湮滅于歷史長河。
美國著名李小龍研究學者,“李小龍圖書館”系列叢書編輯作者約翰里特先生通過對李小龍私人教學筆記的大量整理和研究,以及對宗師親傳弟子們的一系列訪談所得,在《李小龍:肢體表達藝術》一書《李小龍為其學生制定的訓練日程》章節(jié)中指出了這樣一個基本事實:
“無論是NBA超級巨星賈巴爾,世界搏擊冠軍喬劉易斯,還是李小龍的弟子李愷、皮特雅各布斯,杰瑞泡提特、鮑勃布爾默或史蒂文金,李小龍給他們安排的截拳道技戰(zhàn)術訓練及其相應的輔助訓練的核心課程,幾乎都是一樣的?!?/p>



事實上,李小龍的弟子中——從西雅圖到洛杉磯,除了少數(shù)幾位之外,全部都是拳擊、柔道、空手道等武技的王者或黑帶高手,無不是帶藝投師,不少人還同時混合兼修多門武藝。如果截拳道只是混合訓練,這些弟子們需要拜師嗎?需要嗎?(此處三連問)
這里,我們以伊魯山度師傅為例,回顧歷史,再說一個簡單的事實:
伊魯山度師傅早在遇到李小龍之前,就已經(jīng)混合學習了十余門武技,拿到了多條黑帶,且大多是追隨所學門派的大師級導師學習和訓練,比如“美國空手道之父”艾德·帕克。伊魯山度師傅的混合武技修習,涉及空手道、唐手(肯波空手道)、菲律賓武術、馬來武術、柔道、中國傳武等等。他甚至設想自己在四十歲的時候,創(chuàng)立一門新的武功。
1964年,命運讓他和李小龍相遇——大賽主辦者艾德·帕克安排擔任高級助教的伊魯山度在首屆長堤國際空手道大賽期間,貼身招待和服務特邀嘉賓李小龍(其時李小龍23歲,在美國武術界尚屬無名小子,但由這個高規(guī)格接待,可以窺見艾德對于李小龍功夫大師身份的認可)。
這讓伊魯山度有大量時間和李小龍交流,并有機會提前看到李小龍的功夫演武,傾聽他的武術精深見解。不過光看,光聽沒用,武術是需要實際踐行的。于是,伊魯山度找到一個機會,就向李小龍?zhí)岢隽饲写枰?。李小龍不僅立刻同意,還告訴他,你可以采取任何攻擊方式任意攻擊,我只用一個直拳就可以對付。這無異于一位圍棋無段者對另一位圍棋高段者說,我可以讓你數(shù)子,可以讓你執(zhí)黑先行不貼目。
伊魯山度當然不相信,但是當李小龍真的只用簡單的一拳,很輕松的擊倒他,并且給他詳解其中原理的時候,伊魯山度師傅在不同時段的多個李小龍紀錄片采訪——比如《我是李小龍》中,仿佛比武就發(fā)生在昨天一般的回憶說,他當時感覺自己曾經(jīng)充滿自信的武術王國,在李小龍的“無情”打擊下整個的崩潰了,讓他仿佛做了一場噩夢,仿佛他之前十多年的十余門武技的修煉完全白費!

如果截拳道的修行,只是各種簡單的混合,根本不需要任何截拳道原傳基礎的話,伊魯山度就完全用不著拜李小龍為師學習截拳道(按照當年伊魯山度混合訓練的資歷,以及所取得的黑帶數(shù)量,就是李小龍也難和他相比),更不會說,要實踐截拳道概念,必須首先掌握原傳振藩功夫(伊魯山度以“振藩功夫”來代替他在李小龍那里所學到的具體的格斗技戰(zhàn)術)。
事實說明,通過武技混合訓練,并不能產(chǎn)生必然的體系化、科學化的武學創(chuàng)新結果,更不用奢望,僅僅依靠武技混合,就能夠?qū)崿F(xiàn)像李小龍一樣前無古人、超越時代的武學革命。
在李小龍之前,在武術歷史上,曾有很多武術人、武術家通過各種混合來實踐自己的武術理想。換言之,所謂武技的混合學習的思想和概念,早在李小龍之前,就已經(jīng)大量存在。但在人類武術史上,能夠像李小龍一樣影響和引領全球武術變革的巔峰存在,迄今沒有第二人。
換言之,李小龍宗師偉大的武學成就,并不是靠某種混合式訓練的思想和概念,通過混合訓練、添加各種中西武技來達成的。
混合武技訓練的人從古至今,從來沒有斷過,但他們混合所創(chuàng)造,所形成的并不是截拳道,他們也不是截拳道者。
簡言之,混合并不是判斷是否截拳道的本質(zhì)要素。

當年,李小龍對截拳道既有哲學化的概念闡釋,同樣也有明確清晰的全能科學格斗的原理原則定義和技戰(zhàn)術體系教學。
我們可以從李小龍當年所教、所寫中清晰了解這一簡單事實。
《截拳道之道》、《李小龍技擊法》兩本李小龍武學經(jīng)典專著,以及李小龍眾多傳承有序的第一代弟子們——如李小龍洛杉磯后院私教弟子、美式踢拳之父喬·劉易斯、黃錦銘師傅、李愷師傅等,均可證明,截拳道是李小龍原創(chuàng)的武道哲學、思維方式、格斗理論、訓練方法與格斗技術實踐緊密結合的科學格斗體系。




李小龍的武學成果——截拳道區(qū)別于所有其他武技的根本所在,在于截拳道始終是圍繞大道至簡的人類格斗“宇宙法則”去研究和修行,是為了回歸精簡、直接、非傳統(tǒng)的人類格斗本能去修行,是基于“我們?nèi)绾纬浞职l(fā)揮兩只手兩只腳”的人類的格斗潛能去修行,而不是為了武技形式化的混合與增加去修行。
少即是多。
“武術最驚人之處,就在于它的簡單(李小龍)”
為道日損。
本質(zhì)上來說,截拳道在武道修行上從來不是做加法,而是不斷做減法——不斷擯棄無用的多余的雜質(zhì),損之又損,至簡至純。
以簡馭繁,回歸格斗的直覺本能,回歸原初之自由。
所以,截拳道不是形式化混合發(fā)展而來的武技,恰恰相反,截拳道是奉行大道至簡哲學,以簡約的科學格斗原則為指導,在實踐中不斷簡化之后形成的武道合一的現(xiàn)代實戰(zhàn)武學;
截拳道關注的不是門派,拳種的武技有多么特別,與眾不同,他關注的僅僅只是:
普適于所有兩只手兩只腳的人類的核心技能、體能、心能訓練和實踐的基本規(guī)律、原理和原則,以及遵循格斗科學規(guī)律,在格斗科學原理原則的指引下,踐行“以最小消耗取得最大效果”的格斗科學。

“嘿,再簡單些”這是李小龍經(jīng)常對木村武之講的一句話,也是李小龍在洛杉磯時期對李愷師傅、黃錦銘師傅們講的一句話,無論李小龍的武術體系怎樣的進化,簡化一直是李小龍一切武技進化的核心標準和原則。
所以,有些人臆測說如果李小龍還活著,截拳道一定會有很大變化。他們的潛臺詞是,當下傳承的原傳截拳道可能會因為李小龍宗師混合了更多的新興武技,比如說巴西柔術之類——似乎李小龍是什么流行就混合什么——而發(fā)生徹底變化,所以原傳截拳道的存在沒有什么意義——這就是人們因為不了解李小龍武道哲學及其格斗科學而導致的的根本性誤解。
是的,如果李小龍還活著,截拳道一定會有變化,但一定不是混合更多形式上的變化,而一定是變得更加精簡純粹,更加簡單、直接、非傳統(tǒng),更加技近乎道矣。
傳武專注于形式、技巧上的不同,而產(chǎn)生無數(shù)套路和門派,截拳道專注于兩只手兩條腿人類的格斗科學,恰恰走的是非傳統(tǒng)之路。
所以,截拳道堅決反對以混合或掌握了多少形式化技術的數(shù)量作為修行水平高低的衡量標準——炫耀自己學全了多少套路,而XXX沒有學全諸如此類的傳武式說法,在李小龍截拳道中是不可思議的。
秉持經(jīng)濟原則,如何更加簡單、直接,全力聚焦于人類普適,近似本能動作的格斗技戰(zhàn)術的訓練和實踐的質(zhì)量和效率,才是截拳道人的真正致力方向。

如果你以為按照李小龍經(jīng)過大量武術實踐驗證、傳承下來的原傳截拳道科學技術進行系統(tǒng)訓練,就是在“一味地模仿”李小龍;如果你以為截拳道的“自我表達”、“自我發(fā)展”,就是形式上,動作上如何與李小龍不同,如何標新立異,如何追逐擂臺搏擊潮流的話,此種反智,毫無科學精神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只會導致你更加盲目的歧路徘徊,只會讓你與李小龍的科學截拳道南轅北轍,漸行漸遠。
禪道開悟令人智慧,科學踐行產(chǎn)生效率。
沒有效率的形式,趨向復雜的混合,都是對截拳道的反動。
以本能實戰(zhàn)為導向,截拳道是簡單直接的哲學和科學的武道。

李小龍真正的武學成就,不在于他混合掌握了多少數(shù)量的武技,恰恰相反,是因為他透過世界武壇林立的拳種、門派,超越復雜的武技形式化表象,刪繁就簡,直抵人類格斗本質(zhì)之后,所發(fā)現(xiàn)、所總結的普適的科學格斗原則和原理,以及在此原則、原理指導下,所創(chuàng)立的為道日損、合道而行的理論匹配實際的全能科學格斗體系,為世界武術人從傳統(tǒng)武術束縛中解放出來,促進人類武術的科學化、實戰(zhàn)化,開辟了一條精簡直接的發(fā)展之路,樹立了成功榜樣。
對于截拳道后學而言,截拳道就是李小龍幫助他們循序漸進、認識自我的最佳起點,以及一門深入系統(tǒng)修行,藉此以武證道、以武悟道的自我成長的方便法門和借假求真的修行指南。
截拳道一拳一腳的“截拳”實踐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指導那簡單一拳一腳實踐的大道至簡的截拳之“道”。
道不遠人,人自遠之。

綜合上述,我們可以看出,不僅僅是李小龍原傳的截拳道被任意的曲解、割裂和誤導了,即使是伊魯山度師傅的截拳道概念,也被任意的歪解了。
事實上,截拳道概念也有特定的體系化的訓練程序和內(nèi)容,由富有經(jīng)驗的導師們專業(yè)指導,并以李小龍振藩功夫為必修的核心基礎。

“如果你沒有練習過李小龍的振藩功夫,你不能說你是截拳道者(伊魯山度)”
截拳道的概念及其科學格斗實踐體系,是密不可分的。就像一個人,他的精神和思想必須與他的肉體緊密結合在一起,他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美國國際琉球拳法協(xié)會創(chuàng)辦人、多屆美國空手道冠軍、李小龍當年的武友喬治·迪爾曼,曾在視頻采訪中談到他當年親身接觸和了解的截拳道,同時批評了當下某些截拳道的過分混合異化現(xiàn)象,特節(jié)錄于此,以資印證。他說:
“用最快最簡單的方法自衛(wèi),這是他一直以來都強調(diào)的......李小龍強調(diào)的是簡單。現(xiàn)在一些標榜截拳道的人,把截拳道搞得太復雜。李小龍可沒有整這么復雜。李小龍的哲學就是,你要是碰我,我就直接打你。又快又狠地打擊你,要將你擊倒。
現(xiàn)在一些教截拳道的人,說要這樣那樣,碰這抓那。李小龍沒有這樣。他的是,你攻擊我,我就(采用最簡單直接的方式)攻擊你。
真正的訓練,真正的格斗,他訓練的一切必須是適用于街頭的。他絕不接受在(無限制)實戰(zhàn)中不能用的東西?!?/strong>

三、截拳道XY論:李小龍的一封信
那么,李小龍當年是否贊同混合式的截拳道教學呢?李小龍當年是否贊同截拳道混合了其他東西之后,仍然可以稱之為截拳道呢?
我們可以認真讀一讀本篇博文題圖中李小龍宗師的那封親筆回信。
上世紀六十年代后期,李小龍洛杉磯時期親傳弟子杰瑞泡提特(在拜師小龍之前是美國肯波空手道黑帶)寫了一封信給他師傅,說他打算在教授肯波的同時,從截拳道里頭拿一些東東混合到肯波里面去教學,問他的師傅可不可以,于是,宗師給他寫了一封信。
“X是截拳道。Y是你要傳授的另一種武技。
為了代表與傳授Y,就必須按照Y的道理反復訓練弟子。
對于任何有資格及授權可傳授X的人來說也應持相同的態(tài)度。
將X與Y進行混合基本上就是摒棄Y——但仍然將這種武技稱之為Y。
一位人格高尚的人,應忠于他所選擇的道路。
玫瑰花園只會生長玫瑰,
紫羅蘭花園也只會長出紫羅蘭。”

從他的親筆回信,我們可以看到李小龍宗師對此問題的基本結論:
1、和其他武技對有資質(zhì)進行教學的教練們的要求一樣,一個有資格并得到授權教授截拳道X的人,必須按照有李小龍宗師原傳并定義的截拳道X的體系及其系統(tǒng)要求教授他的學生;
2、截拳道X+其他武技Y的混合式訓練和教學的方式,只意味著一件事情,即在否定其他武技Y的同時,這種混合的武技只能被稱作是其他武技Y,或者隨你自己喜歡叫Z或其他任何25個英文字母之類的名稱,但是不能再稱之為截拳道X。因為這種混合武技的產(chǎn)物,已經(jīng)超出了李小龍宗師所定義、所傳授的截拳道X的范疇。換言之,它已經(jīng)與李小龍個人武學成果截拳道X無關,而只能屬于你自己的實踐產(chǎn)物或成果,不能與截拳道X混為一談。
3、宗師的告誡:
其一、一個品格高尚的人應忠于他所選擇的道路,就像選擇泰拳的人,應該嚴格按照泰拳規(guī)范進行訓練,忠于自己所選擇的泰拳成長之路。同理,如果你選擇的是李小龍所開創(chuàng)的截拳道之路,那么,你同樣應該學規(guī)則,守規(guī)則,忠誠于你自己所選擇的截拳道之路。
其二、玫瑰花園只能收獲玫瑰,紫羅蘭花園只能長出紫羅蘭。就像泰拳花園里面長出的只是泰拳之花,柔術花園只會長出柔術之花,MMA花園里面長出的是MMA之花,而截拳道花園里面,也只會盛開截拳道之花。
如果某一天你真的有能力擁有自己創(chuàng)造的花卉——不管你是在截拳道基礎上發(fā)展出來的,還是在其他花的基礎上發(fā)展出來的,它們都將只是你自己的花,而不是截拳道之花。同樣,在你的花園里面,開放的也只會是你自己的武技之花,結的也一定是你自己的武技之果。
換言之,在學規(guī)則、守規(guī)則基礎上,當你通過不斷自我發(fā)現(xiàn),最終能夠化規(guī)則時,你就能創(chuàng)出真正屬于你自己的武技,而不是所謂自我截拳道,或所謂Y截拳道,Z截拳道之類,更不要試圖用所謂“自我截拳道”去取代李小龍的原傳截拳道。
概而言之,截拳道就只是截拳道,就只是李小龍宗師當年所定義、所傳授的那個截拳道,我們不能用其他任何東西——哪怕是在截拳道X中混雜了其它武技Y——來混淆它。是的,僅僅只是,不要混淆它。
截拳道以禪道哲學的方式,助人覺悟,如空出的茶杯,如流動的流水,永遠保持開放、流動和自我覺察;以科學簡約的方式,幫助習者簡單、直接、高效的具體格斗踐行,一技萬練,建立起肌肉記憶,回歸直覺反應的本能格=格斗,以武入道。截拳道是一個武術修行者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成長的一個行動途徑和修行指南。
如果將截拳道比作一條波瀾壯闊、滔滔向前的大河,無論它未來如何的發(fā)展壯大,從源頭分化出多少支流,我們都不能將其中任何一個支流當做源頭,替代源頭。我們必須保持源頭的清純,保存好一位武術奇才的超越時代的寶貴遺產(chǎn)。一旦這條河流在任何地方遭到污染,我們還有機會,還有可能回溯源頭,正本清源。


補充閱讀:相關話題雜議附錄
很多人常常誤會,以為截拳道就是一種沒有任何實質(zhì)科學技戰(zhàn)術訓練體系支持的純粹的“思想和概念”;以為學習截拳道,就是通過各種自以為是的簡單的武技混合,“幫助”李小龍改進他的截拳道,或“創(chuàng)造”所謂“自我截拳道”。以至于中國當下任何一個截拳道菜鳥,無論有無武術基礎,都敢打著“自我截拳道”的名號,憑借只言片語的所謂“李小龍的思想和概念”,聲稱只有他們才是真正了解什么是截拳道,且悟透其“哲學要義”的人,因此,這些菜鳥們,敢于直接拋棄,乃至一口否定李小龍宗師原創(chuàng)截拳道科學體系武道合一、一脈傳承,筑基深造的根本價值,而代之以毫無系統(tǒng)性、科學性而言的“只要我喜歡就可以”近乎兒戲的混合自學、亂法拼湊。
很多所謂“自我截拳道者”,無非就是通過模仿電影中李小龍的穿著打扮、一招一式,或模仿宗師經(jīng)典的藝術化的電影動作造型,來展示他的“自我截拳道”“成就”。于是,截拳道的傳承和傳播,在當下的中國,完全變成一種尷尬——當不少這樣的人,以“截拳道修煉者”的面目,甚至自稱的“高手”身份,出現(xiàn)在人群之中,乃至于豪情萬丈、自信滿滿的代表截拳道,去挑戰(zhàn)散打、泰拳的專業(yè)修煉者的時候,截拳道在中國被妖魔化,被其他武術練習者所鄙視,就成為理所當然之事。

這些沒有任何資格代表截拳道的人,在中國,被當做了截拳道和截拳道傳人,成為一個又一個人們忽視、鄙視截拳道的“有力”證據(jù)。成為某些不入流擂臺賽的宣傳噱頭,以至于真正截拳道傳人,面對先入為主的截拳道在中國“李代桃僵”的現(xiàn)狀,費盡心力試圖改變,大多數(shù)時候,也只能無語。
截拳道不是誰誰誰的一個筐,只要自己喜歡,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裝;截拳道也不是一個“狗肉鋪”,可以隨便掛羊頭賣狗肉。同時,截拳道雖然不是一個傳統(tǒng)意義上的武術門派,但截拳道也有自李小龍宗師和第一代截拳道弟子以下一脈相傳的武道傳承體系......
1967年,李小龍宗師在美國洛杉磯正式創(chuàng)立截拳道(JEET KUNE DO。而其源起,公認時間是1965年,研創(chuàng)基礎,是李小龍宗師中期武學成果——振藩拳道)。作為“傳承有序、拳理明晰、風格獨特,自成體系”的現(xiàn)代科學武道,截拳道首先獲得了美國武壇全面承認,隨后迅速獲得全球武術界認可。換言之,截拳道既有系統(tǒng)的武學思想和概念理論(可參考宗師經(jīng)典原著《截拳道之道》、《截拳道:李小龍武道釋義》),又有循序漸進、全面整體的科學技戰(zhàn)術訓練體系實質(zhì)支撐(可參考截拳道經(jīng)典專著《李小龍技擊法》。該書正是由李小龍宗師親自演示,對截拳道早期體系所做的一次核心技戰(zhàn)術及其理論的概要呈現(xiàn)),是真正融哲學和科學于一體,能引導后學者一門深入、知行合一修行的現(xiàn)代中國實戰(zhàn)武道。
對于修行者,特別是初學者,截拳道雖然有一套相對系統(tǒng)穩(wěn)定的理論、技戰(zhàn)術和訓練體系,但它僅僅,也僅僅只是一個取法乎上的武道修行的指南。從某個程度上而言,截拳道的作用無非是提供一個巨人的肩膀——李小龍的肩膀——指引你爬上去,站得更高,看得更遠,讓你在可能的未來,能夠從很高的起點,根基扎實的走自己的路。
在李小龍宗師眼里,截拳道就只是截拳道,它不是可以包辦一切的萬能之法,就只是幫助你渡河的一個工具,幫助你發(fā)現(xiàn)自我無知,尋找自我表達的助行的拐杖,他只是你個人武術生涯的一個階段,一個必要的過程,但絕不是你自我武術生涯的結束,更不是結果。
我們學習截拳道的本來目的,最終是為了超越李小龍的截拳道,表達你自己,甚至創(chuàng)造你自己的武學成果。當你在截拳道中得到了所需要的,當你通過截拳道,能夠舉一反三,具備自我發(fā)展的能力之時——也就是當你能夠獨立行走之時,你就必須拋掉截拳道這根拐杖,丟掉截拳道這艘渡船,甚至完全忘記“截拳道”這三個字,義無反顧的開始你自己,完全屬于你自己的的武術旅程。此時,你才談得上所謂真正的自己。
如果你有足夠的能力混合其他武技,融會貫通形成你自己的東西,那就證明你已經(jīng)突破截拳道的范疇,開始你自己的探索并創(chuàng)造你自己的武學成果了。既然是你自己的修行和成果,那就無需再抱著“截拳道”三個字不放。一言以蔽之,不管你將來可能會為自己的武學成果取什么名字或符號,都不應該,也不能再稱之為截拳道X。你的成果屬于你,他只能是Y或Z等等相對于截拳道之外的其他武技。我們不能混淆。對此,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理解其意義:

一、從截拳道所提倡的自我發(fā)展的武道哲學的意義上去理解:一旦你借助截拳道這條船渡過了河,你就無需再背著“截拳道”這條船上岸,否則,“截拳道”將成為你自我發(fā)展道路上的負累。無論截拳道有多好,都只是幫助你尋找自我發(fā)展道路的渡河工具,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渡河之后的你,必須放下任何對于“截拳道”——哪怕是對"截拳道"這三個字的執(zhí)著,唯有如此,你才能毫無束縛的繼續(xù)獨立前行,精進實現(xiàn)更高境界的自我表達。這是一個人真正從截拳道中徹底解放出來,真正開始其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發(fā)展旅程的全新起點和哲學標志。否則,任何自稱的所謂截拳道的自我發(fā)展或自我的截拳道都是可笑、可疑的。
二、從截拳道科學傳承的現(xiàn)實意義上去理解:為維護李小龍截拳道的科學根本及其武學成果,永葆源頭清純,讓它繼續(xù)像燈塔一樣引領、啟迪后人,從現(xiàn)實傳承需要出發(fā),我們必須保證李小龍武學成果及其哲學遺產(chǎn)的純正性,不能被任意的詮釋篡改和混淆替代。任何后來者,包括截拳道的傳人,都不能隨意拿自己的混合性產(chǎn)物來混淆、替代李小龍的原傳截拳道作為截拳道來教授,必須嚴格區(qū)分。(注意:保證截拳道的原傳純正,并不意味著其他人不能突破截拳道的范疇去自我發(fā)展,也不表示后來的有資質(zhì)、有能力的截拳道傳人不可以對截拳道進行分流或分支性的改良和發(fā)展。我們僅僅只需要明白:李小龍宗師的截拳道,只屬于李小龍,而你的東西,只是屬于你,二者之間不能劃上等號,更不能隨意混淆和替代。比如,伊魯山度師傅的“截拳道概念”,屬于伊魯山度師傅個人的武學實踐成果,在教學上和傳承上,它不可能直接替代宗師的原傳截拳道體系,本質(zhì)上,截拳道概念只是李小龍截拳道的一種分流性發(fā)展)
事實上,一個自以能夠自我發(fā)展的人,如果真有拿得出手的,能夠被武術界承認的自我武學成果,他還需要用“截拳道”三個字為自己貼金嗎?如果一個人既沒有好好繼承X,也沒有很好的掌握Y,卻以所謂“自我發(fā)展”作為幌子,將不知所謂的來歷不明、師承不清,源流無序的各樣東西的混合體統(tǒng)統(tǒng)稱作截拳道X,毫無疑問,那一定不是李小龍宗師所希望看到并且允許的,就像他當年直接阻止杰瑞泡提特所做的那樣。
截拳道如今混亂發(fā)展的現(xiàn)實已經(jīng)在警告我們:當今各種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的所謂“自我截拳道”,對科學的李小龍截拳道所造成的混淆,所產(chǎn)生的劣幣驅(qū)逐良幣的負面效應,正在導致李小龍宗師的寶貴武學成果和文化遺產(chǎn)被慢慢扼殺于無形之中,如果任其發(fā)展下去,人們將越來越難以了解截拳道的原本面目、科學本質(zhì),哲學要義,那就白白糟蹋了宗師的天才心血,誤導眾生。君不見,很多后來者抱著一顆誠心求學,但是根本找不到清純之源,以致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最后甚至成為擴大此種混亂的其中一份子,令人不勝唏噓。
問題來了,如果你想練習截拳道,你是——
選擇學習李小龍的原傳截拳道X,還是其他張三李四王二麻子的簡單混合的“截拳道”(即李小龍宗師所說的其他武技Y,甚至與Y毫無關聯(lián)的Z)呢?
相信每一個人都會做出自己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