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周興亡史(下)
周王赧被稱做成君。楚國圍攻了韓國的雍氏,韓國在東周征集兵器和糧草,東周君很害怕,召見蘇代把這事告訴了他。蘇代說:“您何必為這件事?lián)鷳n。臣下能讓韓國不向東周征用兵器和糧食,又能為您得到高都。”東周君說:“您若真有這樣的能力,我就讓整個國家都聽從于您?!碧K代去見韓國的相國公仲侈說:“楚國圍攻雍氏,曾約定三月就攻打下來,如今已經(jīng)五個月還是攻不下,這是說明楚國已經(jīng)很疲憊了。如今相國您竟向周征集兵器和糧食,相當于向楚國宣告您已經(jīng)損耗嚴重。”韓國相國說:“說得對??墒拐咭呀?jīng)出發(fā)了?!碧K代說:“為什國不把高都送給周?”韓國相邦大怒說道:“我不向周征用兵器和糧食就已經(jīng)是很大的讓步了,憑什么還把高都送給東周?”蘇代說:“把高都送給周,那么周就會轉(zhuǎn)而投靠韓國,秦國聽說了必定會對周非常憤恨怨怒,就斷絕和和周的使者的往來,這就相當于是用破敗的高都換來一個完整的周。為什么不給呢?”相國說:“你所得對?!惫姘迅叨冀o了周。
三十四年(前281),蘇厲對周君說:“秦攻破了韓國、魏國,打敗了魏將師武。在北方攻取了趙國的藺、離石等地,這都是白起所為。白起善于用兵,又有天命護佑?,F(xiàn)在他又率領(lǐng)軍隊出伊闕塞去攻打梁國,如果梁國被攻破,那么周就危險了。您為什么不派人去勸說白起呢?就說:‘楚國有個養(yǎng)由基,是個擅長射箭的人。他在距離柳葉百步之遠的地方射箭,可以百發(fā)百中。在左右圍觀的人有幾千人,大家都稱贊他射得好。唯獨有個男子站在他身旁說:“不錯,可以交給他射箭了。”養(yǎng)由基大怒,放下弓,握住劍,說:“客人你有什么能耐教我射箭?”那客人說:“不是我能教您左手執(zhí)弓右手拉弦的技術(shù)。像剛才那樣距離柳葉百步遠射箭,百發(fā)百中,不知道在射得最好的時候停下,不久就會精疲力盡,弓拿不正,箭射不直,只要一發(fā)射不中,那一百發(fā)也就全作廢了?!爆F(xiàn)在就憑攻破韓國、魏國,殺死師武,在北奪取趙國的藺、離石這些事,您的功勞已經(jīng)很多了?,F(xiàn)在您又率領(lǐng)軍隊出塞,經(jīng)過東周、西周,背靠韓國,圍攻梁國,只要一戰(zhàn)不勝,就會前功盡棄。您不如稱病不出戰(zhàn)了。’”
四十二年(前273),秦國攻破了魏國的華陽險地。周的大臣馬犯對周君說:“請允許我游說梁國來為周筑城?!庇谑侨α和跽f:“周王如果因擔憂秦伐周而去世,那么我也必死無疑了。我請求主動把九鼎進獻給大王,大王得到九鼎要為我考慮我所說的事情?!绷和跽f:“好?!庇谑桥杀o他,聲稱是去守衛(wèi)周城。馬犯趁機去對秦王說:“梁出兵并不是去守衛(wèi)周城,而是要攻打周。大王您可以試著出兵到邊境觀察情形如何?!鼻貒慌杀チ恕qR犯趁機又對梁王說:“周王的病已經(jīng)好了,我請求的進獻九鼎的事以后時機到了再說吧?,F(xiàn)在大王派兵前往周,諸侯都會產(chǎn)生疑心,以后您再有行動人家不會相信了。不如讓士兵幫助修筑周城,以掩蓋諸侯懷疑您要攻打周的事?!绷和跽f:“好。”于是派兵去修建周國都的城墻。
四十五年(前270),周君的秦國賓客對周冣說:“您不如稱贊秦王的孝道,趁機把應地獻給秦國作為太后的供養(yǎng)之地,秦王一定很高興,這樣您和秦國就有了交情。交情好了,周君一定認為這是您的功勞;交情不好,勸周君歸附秦國的人一定會獲罪。”秦去攻打周,周冣對秦王說:“如果為大王您考慮,就不要去攻打周。攻打周,實在獲得的利益不多,卻使您的名聲讓天下人都害怕。天下人都因為秦攻打周的名聲而害怕,一定會往東去聯(lián)合齊國。軍隊因為攻打周疲憊了,天下也都去與齊聯(lián)合了,這樣,秦國就不能統(tǒng)一天下稱王了。天下正希望使秦國實力消耗,所以勸說您去攻打周。如果秦國和諸侯都疲憊了,那樣您的號令就不會通行了。”
五十八年(前257),韓、趙、魏三國共同抵抗秦國。周派相國到秦國去,因為怕秦國輕視,就半路返回來了。有游客對相國說:“秦對周是輕視還是重視尚未知道。秦想要了解三國的情況。您不如趕緊去見秦王說‘請讓我為王打探東方各國的情況’,秦王必定會重視您。重視您,秦也就會看重周,周就會取得秦的信任;齊國對周重視,本來就有周冣和齊國聯(lián)絡好了:這樣,周就不會失去與強國的交情?!鼻匦湃沃埽桶l(fā)兵去攻打韓、趙、魏三國。”
五十九年(前256),秦奪取韓國的陽城和負黍,西周很恐慌,背叛了秦,與其他諸侯聯(lián)合,率領(lǐng)天下精兵出伊闕塞去攻打秦,使秦兵無法到達陽城。秦昭王大怒,派將軍摎攻打西周。西周君逃奔到秦國,叩頭認罪,獻上其全部城邑三十六座,人口三萬人。秦接受西周君的進獻,讓他返回周地。
周君、王赧去世后,周地的百姓就逃亡到東方。秦取得九鼎等貴重器物,把西周君遷往狐。過了七年,秦莊襄王滅亡東周。東西周就全都歸屬于秦了,從此周朝的祭祀沒有人主持了。
太史公說:學者都說周討伐商紂,定都洛邑,綜合考察它的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雖然武王曾測量營建洛邑,成王也派召公占卜選擇位置,把九鼎放在那里,但周仍然以豐、鎬為都。直到犬戎打敗幽王,周才東遷到洛邑。所謂“周公葬在畢”,畢就在鎬東南的杜中。是秦滅亡了周。漢朝建立九十多年以來,天子要在泰山行封禪禮,東去巡狩到達河南縣,訪求周的后裔子孫,封給周的后人嘉三十里地,封號為周子南君,位同列侯,讓他以供奉對周祖先的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