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小科普:水星 一個極端的世界
水星這個極端的世界,承受著暴力歷史的傷痕,這個小星球通常被認為只是漂浮在宇宙中的一個貧瘠的巖石,但其實水星是一個充滿著神奇奧秘的迷人世界。水星Mercury以羅馬的店主,商人,旅行者以及小偷之神命名,也通常被認定是希臘跑得飛快的眾神使者赫爾墨斯。
水星是組成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最小的一個,它的直徑為3032英里即4879千米,比地球略大。水星與它的鄰居金星,地球,火星一樣被歸為類地行星。大約在45億年前,當時重力促使旋渦氣體和塵埃坍縮在一起時,水星形成了。像月球一樣布滿坑穴的堅硬表面,只有250英里即400千米厚的巖石地幔,熔融金屬外核和巨大固體金屬內(nèi)核組成了這個水星體積的85%。
水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它必須承受恒星的強烈眩光,這導(dǎo)致了這個飽受折磨的世界產(chǎn)生巨大的溫度變化。在它面向太陽的一面,溫度可以上升到472攝氏度即800華氏度,熱到足以融化鉛,在它背向太陽的一面,溫度可以驟降至零下180攝氏度即零下292華氏度。雖然水星距離太陽很近,但是太陽系中最熱的恒星當屬我們云層覆蓋著的鄰居火星。
水星沿著一個橢圓形的軌道運行,它以88地球日的周期繞太陽一圈,是太陽系中公轉(zhuǎn)速度最快的行星,速度可達29英里即47千米每秒。然而由于自轉(zhuǎn)速度很慢,水星的一天很長,它自轉(zhuǎn)一周需要59個地球日。水星沒有厚厚的大氣層,它著名的外大氣層由氧、鈉、氫、氦和鉀等元素原子組成。這層脆弱的外大氣層是由太陽風暴火山爆發(fā)的氣體和撞擊的流星體揚起的殘骸生成。
并且沒有持續(xù)的補充,組成外逸層的原子可能會更快被剝?nèi)ミM入太空,因為水星沒有實際的保護氣體來幫助燃燒來襲的流星或者小行星。水星到處都是撞擊坑。被認為最大的撞擊坑—卡洛里斯盆地(Caloris Basin)的形成,是由于一個巨大物體的撞擊,其沖擊力相當于一萬億噸級炸彈,留下直徑大約為950英里或1525千米的巨坑。
因為水星距離太陽太近了,所有內(nèi)行星中,它最難從地球觀測,可以說它是巖石世界中最神秘的。然而,每年的特定時間,你可以用裸眼一覽無余地看到它,一顆明亮的淡黃色的星星,在太陽剛落下或者將升起之前的夜晚出現(xiàn)。在一次凌日中,水星一個世紀可以被觀測到13次經(jīng)過太陽表面。目前只有兩艘宇宙飛船到訪過水星,這使它成為太陽系中被探索最少的行星之一。第一個是水手10號,拍攝到大約45%的水星表面,發(fā)現(xiàn)了水星稀薄的大氣,檢測出了它的磁場。
第二個是繞水星軌道運行了四年的信使號飛船,在收集開創(chuàng)性數(shù)據(jù)的同時,完成了對水星表面100%的測繪,改變了我們對這顆小行星的想法。信使號飛船最終在2015年四月結(jié)束任務(wù),墜毀在水星表面,給這個荒涼的世界又增添一個坑。但是,現(xiàn)在又有另一艘飛船在準備中,預(yù)計2025年末到達水星。貝皮·科倫坡飛船是歐洲航天局的一個任務(wù),它將會探索這個殘破的世界并試圖解出更多水星那迷人的神秘。
by:V101 Science
fy:米蘇,風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