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破2億豆瓣評分8.0】新海誠:《鈴芽之旅》是關于當下的生活
新海誠是三年來首位拜訪中國的國際導演。
在前作《天氣之子》上映時,他曾向中國觀眾許諾,自己將在三年后帶著新的電影回來。赴約之日,世間已歷經(jīng)巨變?,F(xiàn)實中由病毒所開啟的全球性災難,與新作《鈴芽之旅》的主題發(fā)生了明確的共振。

電影里,一位叫鈴芽的中學少女,和“關門師”草太,為了關閉散布在日本列島上的諸多通往災難的“往門”,壓制深藏地下,能夠引發(fā)地震的巨大生物“蚓厄”,展開了一場冒險旅程。

銀幕內(nèi)外的災難構(gòu)成了我們關于作品最初的好奇。北京西北一處中式庭院中,我們向他發(fā)問:“這幾年過得如何?”新海誠稍作思索,分享了自己的一段經(jīng)歷:“在日本發(fā)布新冠疫情的緊急事態(tài)宣言后,大家在自己的家里制作電影,我經(jīng)常一個人在屋子里面畫各種各樣的風景,但總還是想呼吸新鮮空氣,所以偶爾也會出去散散步、跑跑步。但想要找人少一點的地方,就只能去(東京)青山的一個墓地。在那里,我一邊散步,一邊思考這部電影的制作。”

這是他本次中國之旅回答的第一個問題。新海誠剛落地北京,稍作休息,便收拾整齊,投入到了緊張的工作之中。之后的幾日,他陸續(xù)訪問北京和上海,出席數(shù)十場活動,所到之處都受到歡迎。人們渴望新鮮的電影,更渴望面對面的連接感。
在個人社交平臺上,新海誠也在回應著這股熱情,持續(xù)發(fā)布自己在旅途中的見聞。關于中國美食的照片一時沖上微博熱搜,而隨著旅行的深入,影迷送的禮物——羅小黑、大熊貓、玲娜貝兒的玩偶,慢慢填充起了導演的房間。

一部以關門為主題的電影,再次推開了后疫情時代中國與世界電影交流的大門。

01?“團塊次代”的末日旅行與災后重建
《鈴芽之旅》最初的靈感來自于新海誠近年來的感受和思考。
他的家鄉(xiāng)長野縣小海町,面對著少子化、老齡化的沖擊。每次新海誠回到故鄉(xiāng),他都會發(fā)現(xiàn)小鎮(zhèn)日漸枯萎,居民越來越少,童年熟悉的場所人去樓空,綠地開始重新占領城市?!捌鋵嵾@些事情不只發(fā)生在我的故鄉(xiāng)?!睂а萏寡裕霸谌毡竞芏嗟胤铰费?,與觀眾見面時,我都會發(fā)現(xiàn),以前繁榮的商業(yè)街上變得冷清,很多商戶都關門大吉了?!?/p>
從有人到無人,從建筑到廢墟,那些被棄置的“空屋”(空き家、akiya),成為了《鈴芽之旅》中災難得以突破“往門”的封鎖,抵達現(xiàn)世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空間變化的背后,是時間的變遷。
新海誠自陳,自己作為“團塊次代”(注:団塊ジュニア,指出生在1971-1974年的人群,是日本戰(zhàn)后第一代嬰兒潮“團塊世代”「団塊の世代」的下一代子女),童年時的記憶,總是和房子的建成有關。那正是日本最有活力的年月,出身于建筑業(yè)世家,兒時的新海誠看到父親每日工作,在地表上蓋起一座座新的建筑,落成之時,人們聚在一起慶祝。這些場景,在今日變得不可復現(xiàn),人們紛紛離開,往日的熱鬧變得沉寂。

電影《鈴芽之旅》劇照
“人去世的時候,大家都會舉辦葬禮來祭奠他,但是一個地方、一個城市漸漸沒落的時候,卻沒有相應的儀式來送別它們?!?/strong>導演說,“所以我想,是不是可以制作一部電影,來表達對建筑、對城市,或者對整個環(huán)境的悼念?!?/p> 新海誠開動這架龐大的動畫電影機器,便是將這份沉重的鄉(xiāng)愁引領到觀眾面前。于是《鈴芽之旅》中“關門”和“旅行”這對關鍵詞的組合有了意味。影片的中日文譯名有一處細微的不同。如果說中譯名里的“旅”突出了電影的形式,是導演首度嘗試的公路片類型的話,日文「すずめの戸締まり」(鈴芽來關門),則將重點放在了電影內(nèi)容中“門”的意象之上。正是旅行讓塵封在門后的記憶得以流動起來。 這份鄉(xiāng)愁牽引出的另一個更加沉重的主題,便是“3·11”東日本大地震給日本社會帶來的持續(xù)創(chuàng)傷。人們并不陌生,新海誠過往的三部作品《你的名字》(2016)、《天氣之子》(2019)與《鈴芽之旅》,已經(jīng)構(gòu)成了后“3·11”時代日本災難電影的作品序列。但相較前作,《鈴芽之旅》的劇情更加直接。 從宮崎到愛媛,從神戶到東京,鈴芽搭乘不同的交通工具,去往每一個城市,與陌生人相遇,然后拯救世界。這些城市的選取,背后對應著日本歷史上數(shù)次真實災難: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2016年的熊本地震等。通過電影,觀眾隨著主角的步履,踏上冒險之旅,重返廢墟。 電影《鈴芽之旅》劇照 除了用鑰匙把災難鎖在門后外,影片的重要設定之一,是鈴芽在每次關門時,都可以清晰感受曾在此地生活過的人們的聲音。新海誠直言:“鈴芽需要與這個地方產(chǎn)生一定的共鳴,他知道這個地方實實在在生活過這些人,他們經(jīng)歷了什么,帶著這份情感,踏上自己的旅程?!?strong>換言之,抵御災難所依賴的并非機械的體力勞動,而是需要在情感的層面上,去檢視和擁抱那些出沒在廢墟中的記憶。

所有旅程的終點都是對自我的重返。旅途的最后,鈴芽回到了自己的故鄉(xiāng),與徘徊在另一個世界之中的童年的自己達成和解,解開多年的心結(jié)。公路片作為一種電影類型,又一次實現(xiàn)了主人公成長的功能,電影的精神性撫慰的意圖也變得明確,它向那些為生活所困,自我苛責的人們,留出了一個寬松的位置。

可以說,《鈴芽之旅》在主題的直白性上超越了前作,成為整個2022年日本電影界并不多見的,對于地震的直接社會性表達。這是日本“團塊次代”的代表性導演對精神和外部世界的災后重建。而對中國觀眾來說,這樣的作品也顯得恰逢其時,他們有能力和意愿去體認這其中那無須語言轉(zhuǎn)譯的傷痛。

02?在個人與世界之間
3月17日,《鈴芽之旅》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舉辦中國首映。影片映罷,在一片千呼萬喚中,新海誠從舞臺上的“往門”后緩步走出。他面帶微笑,手里抱著一把黃色的小椅子,椅子缺一條腿,顯得非常亮眼。

新海誠在北大首映禮活動上與學生們的合影
在社交媒體上,小椅子被粉絲們喚作“男主角”。它陪伴新海誠去了柏林和倫敦,隨后將去往美國路演。新海誠希望這個明快醒目的設計和電影略顯沉重的主題形成對沖。“我在想,在鈴芽身邊可以有一個溫馨快樂的角色——應該是什么?”導演馬上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有一次,父親用木頭給我做了一把椅子,在椅子上面寫了新海誠的‘誠’字,那真是開心的記憶?!?/strong>
于是,便有了作品中的椅子。在電影中,它是男主角草太的特殊形態(tài)。他能跑能跳,在路上穿梭,在空中飛,給作品注入輕松的律動。

新海誠在中國受歡迎的程度超過了許多人的預期。在北大首映前日,主辦方公布了購票規(guī)則:首映票僅限校內(nèi)在讀學生購買,一證一票,不得轉(zhuǎn)售。很快,學生們在校園里排起的長長隊伍,像一條貪食蛇,環(huán)繞著從講堂到新太陽活動中心之間的大片區(qū)域。
放映當日,每個座位上都放置了精致的影片周邊文創(chuàng)手提袋。當晚,在北大網(wǎng)絡社區(qū)“樹洞”上,有人發(fā)帖愿意花上好幾百元收購這個袋子。而在年輕人聚集的B站,新海誠的作品大都達到了百萬級的觀看量,二創(chuàng)作品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

如何理解這份喜愛?回望新海誠過往的作品,不難發(fā)現(xiàn)幾個熟悉的主題:青春的創(chuàng)傷、友人的分離、失效的聯(lián)絡、失控的世界。以上內(nèi)容,似乎統(tǒng)統(tǒng)可以被絲滑地收束在城市化過程中的個體經(jīng)驗之中。因此新海誠電影中最常見的形象,便是一個因各種不可抗力被迫遷往東京的年輕人,在城市中努力生活,但丟掉了往日的生活,和往日的友人分道揚鑣,這讓年輕人心事重重,并不快樂。
對于那些年輕的中國電影觀眾來說,這樣的故事并不陌生。很可能,這也是他們自己過往人生的寫照。只因這種個體的、原子化的經(jīng)驗很大程度是世界性的:一面是青春不可挽回的流逝,小城市生活經(jīng)驗和社會關系的衰朽;一面是巨獸般的現(xiàn)代都市,平庸地覆蓋一切一切的生活。

領受到了更為真實的現(xiàn)實后,人有了做夢的企圖。新海誠的電影最擅長的,正是把夢凝結(jié)成為令人窒息的風景。流星墜落,豪雨如注,花瓣掉落,少女捕獲遙遠繁星的聲音,化作奇觀,化作動態(tài),化作晨昏交接之際片刻間的永恒。風景背后,是長久凝視車窗外大片云朵的少年新海誠那出神的目光。
長期以來,對新海誠創(chuàng)作的討論圍繞在他對“世界系”(セカイ系,Sekai Kei)的實踐上。根據(jù)研究者的觀點,所謂“世界系”特指這樣的作品:在故事主人公的個人情感生活,與世界的存滅之間,有一種直接性的關聯(lián)。庵野秀明的《新世紀福音戰(zhàn)士》和谷川流的《涼宮春日》系列都是“世界系”的代表,而新海誠的數(shù)部前作也被歸為同類。
我們直接向?qū)а萏岢隽诉@個問題。新海誠坦言,自己過往的作品確實屬于“世界系”的脈絡。“那些作品描寫的都是10多歲的青春期的孩子,他們沒有進入社會,在他們心里,就只有自己和世界?!?/strong>導演說,“而《鈴芽之旅》已經(jīng)在日本很少有人說這部作品是世界系了,因為它確實基于12年前實際發(fā)生的大的社會事件(地震)?!?/p> 比起是與否的判斷,有趣的或許是新海誠重新激活了“世界系”這一創(chuàng)作模式,并在“3·11”東日本大地震之后的日本社會的語境中,成功地尋找到一種更具大眾化的表達。新海誠的初衷很簡單:“我希望觀眾花錢來看我的電影,他們看完以后能夠有享受和放松的心情,每個人看完這部電影回家時候的感受肯定也不一樣,從制作者的角度來講,我沒有辦法控制觀眾,他們到底從我的作品里感受到了什么,我只是希望大家能夠從我的作品里感受到快樂。” 推開電影院的大門 截至發(fā)稿之日,《鈴芽之旅》在中國的實時票房已經(jīng)破億元,逼近兩億元。對于后疫情時代的中國電影市場來說,這是一個頗為亮眼的數(shù)字。對于動畫電影來說,則是個可為震撼的紀錄。結(jié)合過往在日本和海外院線的表現(xiàn),再次證明了新海誠擁有的票房號召力。 隨著院線進一步回暖,《貝克街的亡靈》《天空之城》《灌籃高手》等作品也將在4月份陸續(xù)登陸國內(nèi)院線。似乎一時間,動畫電影顯得尤其熱鬧。但與其他幾部作品相比,《鈴芽之旅》顯得足夠新,這部以災難和療愈為主題的電影,或許也能體現(xiàn)后疫情時代人們的整體性期待,期待在電影院里所獲得的解答與療愈。 不過在新海誠看來,比起影片中的災難,《鈴芽之旅》的落點和對話對象,乃是“當下的生活”。導演解釋:“可能大部分人會先是注意到災難設定,但其實我在制作本片,包括這三部作品的時候,并不是為了制作有關災難的作品而進行創(chuàng)作。而是說,我想要先創(chuàng)作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要能夠反映日本當下的生活。我不想寫過去,不想寫未來,就是想寫反映當下的作品,而這樣,自然而然災難就會隨之在我的腦海中,它是實實在在發(fā)生的事情,因此災難成為了落腳點,因為它包圍在我們身邊?!?/p> 這樣的應答,為電影卸下了一些包袱?!垛徰恐谩凡⒎峭昝?,它能夠負擔的時代追問也是有限的。新海誠曾在不同場合多次表示,這是一部“去去就回”的電影,就像鈴芽那樣,在歷經(jīng)冒險旅程之后,輕松地回到日常生活中。中文海報上那句導語“我出發(fā)了”,是對這一創(chuàng)作意圖的最好提示:對于導演來說,比起過去,更為重要的是此刻與未來。 對經(jīng)歷了長達三年疫情的觀眾來說,電影又成為“必要的生活”的必要組成部分?;氐诫娪霸?,也關系到修補那些日常生活之中的小小黑洞,更關系到公共生活的重建。無疑,末日余生讓人更加明白,無論銀幕內(nèi)外,災難之門的關閉,是為了推開更多扇生活中的可能之門,這其中的一扇,便屬于電影院。歸根結(jié)底,我們也需要電影,去拯救“當下的生活”。 ??影片被譽為超越《你的名字?!返男潞U\集大成之作。此前官宣內(nèi)地引進引發(fā)全網(wǎng)熱議,觀眾紛紛表示對早日上映的期盼。 ???水中佇立的門后究竟有怎樣的世界?鈴芽為何抱著缺了腿的椅子?她與草太一路關門的旅程中又有怎樣的困難等著他們?海報的畫面給觀眾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定檔預告講述了女高中生鈴芽在上學途中偶遇神秘的閉門師草太,從此并肩踏上了奇幻的冒險之旅。鈴芽(左) 草太(右)? ? ? 為了關上一扇扇災禍之門,她輾轉(zhuǎn)日本各地廢墟,旅途中遇到的人和事讓她對親情、友情、愛情都有了更好的理解,完成了自我的治愈和成長,同時給予觀眾重新出發(fā)的勇氣。 ? ? ? 清新唯美的畫面與溫暖治愈的歌聲相得益彰,讓人感嘆“音樂好聽畫面震撼,熟悉的新海誠回來了”、“保持了一如既往的視聽高水準,是超越《你的名字。》的恢弘作品”。 ?入圍第7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是繼宮崎駿的《千與千尋》后時隔21年再次入圍主競賽單元的日本動畫電影。 《鈴芽之旅》豆瓣評分? ? ??影片自官宣內(nèi)地引進后就備受矚目,引發(fā)全網(wǎng)巨大聲量,淘票票、貓眼雙票務平臺想看破42萬。“終于等到新海誠的三年之約”、“希望早日上映,迫不及待約人去看了”,觀眾紛紛呼朋喚友,迫切想要奔赴與新海誠的三年之約。 ? ? ??《鈴芽之旅》中不僅有“每一幀都是壁紙”的清新畫面和“聽前奏就起雞皮疙瘩”的唯美歌聲,還有關于社會議題的深刻思考和溫暖的人文關懷。 ? ? “給所有經(jīng)歷過低谷的人們以溫柔的撫慰,個人認為是新海誠三年之約之最佳”、“新海誠獻給大人們的童話,讓每個看過的人都像充過電一樣積極面對人生”...... 這場與鈴芽和新海誠的春日之約必將帶給觀眾前所未有的感動與勇氣。01少女鈴芽勇敢出發(fā)?奇幻冒險視聽升級
? ???定檔海報中,少女鈴芽抱著椅子神色堅定地站在門前,顯露出極大的勇氣和決心。02三年之約如期而至?攜手奔赴春日之旅
? ? ?電影《鈴芽之旅》是新海誠導演繼《你的名字》和《天氣之子》之后的又一部“三年之約”最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