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人起源于河北南部還是商丘?
這一問題不僅僅是解決先商起源與居住地問題,實際上還關(guān)涉夏朝的地域位置和華夏起源的問題。如果商丘地區(qū)是先商居住地(據(jù)王寧文章先商族原在泰山附近后遷于商丘),那么先商就是屬于岳石文化而不是下七垣文化,先商是夏朝重要諸侯國,先商與夏王朝主體必然屬于同一文化共同體即夏朝也屬于岳石文化。夏朝地域就是山東及周邊,華夏起源于山東地區(qū)而非西部。
所謂華夏起源西北、夏朝在晉南豫西、二里頭文化是夏文化是基于傅斯年《夷夏東西說》。但是傅說的文獻依據(jù)是站不住腳的,王寧《夏居河南說之文獻考辨》及最新的劉宗迪《夏墟地理與傳說考辨》、《“禹都陽城”傳說考》辯駁了傅說的所謂文獻依據(jù),得出夏朝地域在山東及周邊的結(jié)論。
華夏起源于山東地區(qū),東夷是一個偽概念。所謂東夷文化正是華夏文化本身。山東的大汶口、龍山、岳石都是同時期最先進的文化。大汶口比仰韶文化先進。龍山文化山東是源頭,陜西、山西、河南龍山文化是派生的。岳石對二里頭影響更大,而不是相反。岳石文化就是夏文化,大汶口、龍山文化是其前身
正如下七垣文化不是先商,偃師城和鄭州城也不屬于早商。正是在早商在豫西的觀念下,由偃師城、鄭州城的文化向上推才找到所謂下七垣文化是先商。而王國維《說亳》早已明證亳都與豫西無關(guān)。實際上商都往西從未超出豫東。商都往西最遠是囂(敖)都應(yīng)是在開封境內(nèi)。湯都先在商丘,后北遷景亳在曹縣南。湯伐桀發(fā)生在豫東、魯西一帶,而非豫西。而二里頭時期就是夏晚期,所以不可能是夏都。實際上,桀都在濟寧的有仍,湯先伐的夏的諸侯國也都在豫東、魯西。湯伐桀是往東打而不是往西。參看王寧《上博二《容成氏》湯伐桀記載辨析》。
而周人、秦人都起源于東方,華夏族群是往西擴散而非相反。
傅斯年《夷夏東西說》正如胡適《紅樓夢考證》一樣,作為新文化運動成果被迷信。阻礙了夏朝地域、華夏文明起源的研究。考古界一方面承認山東地區(qū)文化先進,但因囿于傅說、由于東夷概念而不能將華夏起源地聚焦山東地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