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紅和化橘紅有區(qū)別嗎?一字之差竟然大為不同!
大家好,我是膳小二,是不是經(jīng)常有小伙伴買這一味中藥材的時候都很容易混淆它們——橘紅和化橘紅。只是一字之差它們就大為不同,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關(guān)于它們的故事吧。
橘紅和化橘紅的定義
1、化橘紅:即化州橘紅,它來源于蕓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層果皮。前者習(xí)稱“毛橘紅”,后者習(xí)稱 “光七爪”或“光五爪”或“光橘紅”。主產(chǎn)廣東省化州市,為中國國家地理標(biāo)志產(chǎn)品之一。
- 橘紅:來源于蕓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外層果皮。又稱“蕓皮”、“蕓紅”或“川橘紅”、“福橘紅”。主產(chǎn)廣東、福建、江西等地。
橘紅與化橘紅的區(qū)別
一、兩者采收加工不同
1、化橘紅:在夏秋季節(jié)采收,除去果瓤和部分白色中果皮,切成5或7瓣,曬干或烘干,干燥處保存。
- 橘紅:秋末冬初果實成熟后采收,用刀削下外果皮,除去白色的中果皮,低溫曬干或陰干。
二、兩者藥材性狀不同
- 化橘紅: 多壓制呈對折的七角、六角或五角星形,外皮黃或黃綠色,密布毛茸,習(xí)稱“毛橘紅”,有皺紋及小凹點;一般化州柚多加工成七角,習(xí)稱“七爪紅”;柚的外果皮習(xí)稱“光橘紅”,多加工成五角或六角,“五角”習(xí)稱“大五爪”,“六角”習(xí)稱“六爪紅”,氣微香,味苦。
- 橘紅 :呈不規(guī)則長條或不整齊薄片狀,表面黃棕或橙紅色,有光澤,密布油點,果皮內(nèi)表面可見密集的油室,習(xí)稱“棕眼”,對光照看呈半透明,氣芳香,味微苦而后覺麻舌。
三、兩者有效化學(xué)成分不同
1、化橘紅:主要含二氫黃酮的柚皮苷等黃酮類成分;果皮還含枸櫞醛(citral)、香葉醇(geraniol)、芳樟醇(linalool)、磷氨基苯甲酸甲酯等。
- 橘紅:主要有效成分含橙皮苷。
四、 兩者功能主治不同
兩者味皆苦、辛,性是溫的。同歸肺、脾二經(jīng)。
1、化橘紅:理氣寬中、燥濕化痰、健脾消食;用于胸中痰滯,咳嗽氣喘,飲食積滯,嘔吐呃逆等癥。用于咳嗽痰多及食積不化等癥而無熱象者;
- 橘紅:但橘紅理氣寬中,燥濕化痰兼散寒作用,用于風(fēng)寒咳嗽痰多,脘腹脹滿等。同時還常常用于食積酒傷嘔惡等。
大家如果還不太理解的話,可以看看下圖的歸納圖,大家可以詳細對比一下,就會有一個較為全面的理解啦。
橘紅
化橘紅
來源
蕓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外層果皮
蕓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層果皮。
性味
辛、苦,溫
歸經(jīng)
歸肺、脾經(jīng)
功能與主治
理氣寬中、燥濕化痰。用于咳嗽痰多,食積傷酒
用量
3~10g
3~6g
正宗化州橘紅的兩個特征
特征一:絨毛
正宗化州橘紅表皮上遍布細小絨毛,這是主要特征之一,包括制好的橘紅果,大家買到手里的是帶有絨毛的。其它地方的橘或者柚是沒有絨毛的,新鮮時它們的表皮非常光滑,干了之后也沒有絨毛。
特征二:氣味
正宗化州橘紅細聞有一股明顯的陳皮香味,這是普通橘紅所沒有的。
后語
大家好,我是膳小二,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啦,喜歡我的小伙伴可以轉(zhuǎn)發(fā)給身邊朋友哦,點贊加關(guān)注了解更多魚膠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