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晉國乃至整個春秋戰(zhàn)國的“曲沃代翼”究竟是怎么回事?
春秋初期,晉國發(fā)生一場持續(xù)幾十年的大規(guī)模內亂,這就是著名的“曲沃代翼”?!扒执怼睂x國乃至整個春秋戰(zhàn)國的歷史都有極為深遠的影響。那么“曲沃代翼”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西周時的居民分為“國人”和“野人”兩種,居住在城邑中的“國人”掌握了絕大部分經濟資源和軍力。城邑越大則居住的“國人”越多,城邑的大小直接決定了城主政治軍事實力的強弱。

正因如此,西周制度規(guī)定貴族領主的都城大小有嚴格的等級劃分。諸侯的都城最大不能超過天子都城的三分之一,大夫的都城也不能超過諸侯都城的三分之一,與都城相等的城邑都不許分封。

但西周制度在周平王東遷后逐漸解體,有些諸侯便將與都城大小相等的城邑封給大夫的例子,比如鄭莊公把京城封給弟弟叔段?!靶“浴编嵡f公最后消滅了弟弟,可晉國沒有這樣好的運氣了。

晉昭侯元年(前745年),晉昭侯將曲沃封給了自己的叔叔成師,成師此后便被稱為“曲沃桓叔”。曲沃的大小與晉國都城翼城的大小相等,當時就有很多明白人反對將曲沃分封給大夫成師。

但晉昭侯卻無視了這些金玉良言,依然將曲沃封給叔叔成師(曲沃桓叔)。曲沃桓叔便利用曲沃的資源快速發(fā)展,晉國出現(xiàn)了翼與曲沃兩個中心并立的局面,而晉昭侯卻沒有采取任何措施。

晉昭侯七年(前739年),晉昭侯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了代價,曲沃桓叔的支持者潘父殺死了晉昭侯并準備迎曲沃桓叔繼位。但大部分晉國人反對“曲沃代翼”,殺死了潘父并擊退了曲沃桓叔。

桓叔退回曲沃后憂憤而死,“曲沃代翼”第一戰(zhàn)失敗。但翼城的晉國嫡系只能阻止曲沃的庶支取代自己,已經沒有能力消滅曲沃一族了。而曲沃桓叔之子莊伯繼父遺志,繼續(xù)進行“曲沃代翼”。
曲沃莊伯與其子武公與翼城的晉國嫡系先后進行了四次大戰(zhàn),四代晉君都死于曲沃之手。不過由于周天子和周邊諸侯的干涉,“曲沃代翼”四次大戰(zhàn)都以曲沃撤退告終,沒能實現(xiàn)“曲沃代翼”。

雖然“曲沃代翼”沒能實現(xiàn),但曲沃與翼城的力量對比在四次大戰(zhàn)后根本逆轉。被射中肩膀的周天子和周邊諸侯也越來越不愿干涉曲沃與翼的嫡庶之戰(zhàn),“曲沃代翼”的成功只是時間問題了。
于是在晉侯緡二十八年(前678年),曲沃武公通過賄賂周釐王排除外來干涉后與翼城爆發(fā)第六次大戰(zhàn),最終將翼城的晉國嫡系徹底消滅。曲沃一族在六十多年斗爭取得了“曲沃代翼”的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