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袁子墨:你來到人間78日,爸爸媽媽很用功哦
親愛的袁子墨,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陽春三月了,窗外的風鈴木已經(jīng)開得很歡快了,黃色的、紫色的、粉紅色的,一簇簇,一株株,綻放著,迷離了路人的眼神。

▲風鈴木,圖片來源:深圳大件事

▲風鈴木,圖片來源:深圳大件事
木棉花也大大方方地開了,為三月增添了幾多詩意浪漫,誘惑著大家出門欣賞。

▲木棉花,圖片來源:深圳大件事
可是,親愛的,疫情還沒有過去,很多人還是戴著口罩,三三兩兩地欣賞即止,斷不能成群結(jié)隊聚集觀看的。

78天
爸爸掰著手指頭算了一下,袁子墨來到這世界已經(jīng)78天了,雖然在這70多天里,爸爸媽媽帶你去外面溜達的時間很少,但是親愛的,我們可一點也沒有放松,一直在為你忙活,為你發(fā)愁,為你歡笑呢。
畢竟,親愛的,你是我們生活中的大功課呢,撫育你成長,也是父母的必修課呢。
這門功課擺在我們面前,爸爸媽媽每天都在參加各種考試。
雖然大多數(shù)時候是開卷考試,但是很多時候,答案也不是唯一的,解法也不盡相同。即便是解了一道題,爸爸媽媽歡欣鼓舞,但接下來我們就又要面臨一道新的題目了。
生活是直播式的,不提供回看功能。

此前有句話給爸爸的印象很深刻,是北京衛(wèi)視生活頻道的一句廣告語,生活,就是一個7日,接著又一個7日。
對于爸爸媽媽來說,這句話,也可以這樣改為,生活,就是一個24小時,接著又一個24小時。
披上母親的冠冕
自從有了寶寶,媽媽一門心思就全在寶寶身上了。
孕期就已經(jīng)下載了的寶媽軟件,擁有非常便利的功能,可以輔助記錄寶寶的睡眠、喝奶、粑粑次數(shù)、時間等,遇上有育兒問題,還可以在里邊搜索問題,增長知識。
78天,放在人生的長河來說,是多么短暫的時光,可以對于一個剛剛來到世界的精靈來說,那是她剛經(jīng)歷的全部。
為了更加清晰地記錄爸爸媽媽在這78天所完成的功課,姑且讓我們從這78天開始的時候算起。
那一刻,是激動人心的一刻,也是撕心裂肺的劇痛之后迸發(fā)出激動淚水的一刻,也是一位年輕女性無上榮光的一刻。
此前,有過太多的類似記錄,來描述媽媽們所經(jīng)歷的生產(chǎn),身為男人,當然無法親歷那種驚心動魄,也無法作為替身來忍受那種撕心裂肺的疼痛。
或許,正如《創(chuàng)世紀》中記錄,上帝對女人夏娃說:“我必多多加增你懷胎的苦楚,你生產(chǎn)兒女必多受苦楚”。
于是,女性必須承受身體的極致痛苦,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母性的無限柔情。
凡是經(jīng)受住了如此劇痛的女性,是不是在日后的諸多生活考驗中,也能夠坦然面對呢,因為再大的痛、再大的苦,也比不上生產(chǎn)前的時光了。
在眾人的熱切期盼中,在女人的堅強忍耐下,在醫(yī)護人員的努力下,一個瞪著大眼睛的小寶貝來到了這個世界。
從此,女人披上了母親的冠冕,享受著精靈對她懷抱的依靠,以及對她乳汁的眷戀。
對于剛剛墜入人間的天使來說,一切都是新的氣息,8個多月時間里,她一直身處黑暗的子宮,蜷縮著身體,如今終于可以自由自在地呼吸,可以肆意地伸展拳腳了,這是一件多么愜意的事情。
人生大課開始
寶寶的順利誕生,是爸爸媽媽的這場人生大課的開始。
接下來,各種各樣的考題相繼出現(xiàn)。
譬如,媽媽是由順產(chǎn)轉(zhuǎn)為剖腹產(chǎn)的,因此剛開始,媽媽只能躺在病床上,接受醫(yī)護人員的護理,連著打幾天的吊瓶。而寶寶,則要先依賴配方牛奶來抵御饑餓。
寶寶靜靜地躺在媽媽的身邊,睡著了,靜靜的。

看著愛情的結(jié)晶,在經(jīng)歷了8個多月的滋養(yǎng)后,幻化成一個新生的精靈,媽媽的內(nèi)心感慨萬千。
正是這精靈,用一聲清脆的啼哭聲,消弭了生產(chǎn)的痛楚,為她戴上了母親的冠冕。
正是這精靈,讓還在接受親娘提點的她,冷不丁,也自動升級成為娘親大人了。從此,翻新的日歷表上,又增加了一個屬于她的節(jié)日了。
不過,媽媽還是有些不確信,不斷地跟爸爸說:“袁子墨是我生的嗎,我還有點不確信”。
誠然,寶寶并沒有經(jīng)歷完整的產(chǎn)道擠壓來到這世界上,也難怪媽媽會有如此的詰問。
不過,當小寶貝被放在媽媽身邊時,那種血肉親情瞬間被激發(fā),于是媽媽愛憐地看著寶寶,聲音也變得奶聲奶氣,而這正是寶寶在子宮里就已經(jīng)熟悉的聲音。
寶寶的尿不濕,需要爸爸和外婆來處理。
媽媽自身行動不方便,也需要幫忙。
如此幾天之后,媽媽才度過了產(chǎn)后的那幾天艱難,從需要攙扶著走路到自己下床走路了,食物也從白粥逐漸擴大到面條、瘦肉粥,以及青菜等少油少鹽的菜式了。
小肚子的疼痛,還需要時日的靜養(yǎng),才能徹底的消去。
曬黃疸
7天的醫(yī)院護理結(jié)束后,一家人回到了家中,陪著媽媽一起坐月子。
真正的功課,才剛剛開始。
出院時,有醫(yī)護人員建議,袁子墨的黃疸數(shù)值偏高,應(yīng)該留院進行藍光照射。
在了解到藍光照射需要把寶寶一個人單獨放在醫(yī)院后,媽媽眼睛就紅了,堅決不同意這樣的建議,外婆也覺得這樣剛生完就骨肉分離,于情于理不合適。
還好,也有醫(yī)生說不要太擔心,先回家觀察觀察,多曬太陽可以退黃疸。
當然,寶寶的臉部、額頭都偏黃,讓媽媽與急性子外婆都陷入了焦慮之中。
由此,爸爸也跟著焦慮起來,找朋友咨詢得知,黃疸偏高是新生兒的標配,多曬太陽,多喝點水就可以慢慢地好了。
于是,每逢上午10點前,下午4點后,媽媽與外婆都期待陽光的來臨。
所謂“好事多磨”,太陽公公有時候也喜歡跟大家玩捉迷藏的游戲,小寶寶偶爾也會哭鬧不已,這些都使得曬太陽好似農(nóng)村搞雙搶一樣,需要與時間賽跑。
所羅門王說:“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wù)都有定時。生有時……哭有時,笑有時……”
上天不會加增你曬太陽的次數(shù),也不會讓你過少地經(jīng)歷云上太陽的榮光,只有當陽光、寶寶的安靜都匹配得近乎完美時,這曬太陽才能順利地進行。
在媽媽和外婆的幫助下,小寶寶脫得赤條條的,盡情地享受陽光的撫慰。

或許,金銀花洗浴也是不錯的選擇,于是爸爸也買來金銀花,媽媽和外婆放在水里煮了,來給寶寶洗澡。
在一家人悉心的照料與熱切的期盼下,寶寶在月子里接受了兩次黃疸檢測,可喜的是數(shù)值得到了控制,逐步下降,由此媽媽心里懸著的一顆大石頭終于落了地。
母乳喂養(yǎng)
與曬太陽降黃疸同步進行的,還有母乳喂養(yǎng)。
媽媽原本選擇無痛分娩,于是醫(yī)生向媽媽體內(nèi)注射了麻醉劑。
而后,由于是枕后位,順產(chǎn)生不下來,后來才不得已轉(zhuǎn)為剖腹產(chǎn)。也就是說,生袁子墨,媽媽受了兩道疼痛。
如此折騰下,媽媽體內(nèi)的激素水平受了影響,初期產(chǎn)奶就偏少。
奶水少,自然就得靠配方奶粉來幫忙。
爸爸將袁子墨喝牛奶的照片發(fā)到朋友圈后,有朋友留言,新生兒為何不進行母乳喂養(yǎng)?

是啊,為何不進行母乳喂養(yǎng)呢?
在孕期,受醫(yī)護人員邀請,爸爸曾多次陪同媽媽接受孕期教育。醫(yī)護人員也多次推薦,要進行母乳喂養(yǎng),尤其是6個月內(nèi)的新生兒。
因為,母乳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和抗感染物質(zhì),能滿足出生至6個月嬰兒生長發(fā)育的全部營養(yǎng)需要,初乳中免疫物質(zhì)含量更豐富,是人生的第一次免疫。母乳喂養(yǎng)還能減少病菌入侵的機會,溫度適宜,新鮮無需消毒,隨時可以哺喂,既安全經(jīng)濟又方便省事。
奶水少,肯定是有原因的。
外婆給出的解釋是,自己當年奶水也少,或許是遺傳了吧。
爸爸媽媽不信邪,于是家里就鯽魚豆腐湯、花生豬蹄湯、木瓜排骨湯、通草鯽魚湯,等等湯水,輪番上陣,目的都只有一個,促進媽媽泌乳。
通乳師解決難題
然后,媽媽又找朋友和醫(yī)護人員多方咨詢,看如何才可以發(fā)奶,就有人推薦通乳師,說可以通過按摩促進泌乳。
隔行如隔山,此前還不知道有這么好的一個職業(yè),可以幫忙解決寶媽們的難言之隱。
于是,媽媽趕緊微信邀請,通乳師也很快來到家里進行按摩操作。
年輕的通乳師技法嫻熟,一邊輕聲地與媽媽交流,一邊用雙手為媽媽的胸部做按摩。
此前都不怎么看見乳汁流出的胸部,在通乳師的辛苦下,居然也可以正常地噴射出新鮮的乳汁來。
爸爸媽媽非常受鼓舞,也很感激通乳師的辛勤付出。
通乳師又安慰說,在營養(yǎng)有保證的情況下,母乳喂養(yǎng)需要多些耐心,也需要多休息,同時更需要保持好心情。
還有,非常關(guān)鍵的一點,是要讓寶寶多吸。寶寶吮吸多了,媽媽的大腦就會有反射,刺激泌乳,奶水就自然多了。
不過,開奶之后,貌似奶水依然還是不足,每天的喂養(yǎng)比例里,配方奶粉超過了一半。
通乳師再次給力
后來,爸爸又在網(wǎng)上找到了一款開奶的茶,號稱發(fā)奶神器,擁有45萬寶媽用戶,看得爸爸有些心動,就為媽媽買了3盒。
媽媽喝了之后,果然見效比較快,兩天之后奶水就明顯有所增加,可是,由于沒有在半夜?jié)q奶時將奶水擠出來,第三天媽媽的胸就起了腫塊,于是趕緊向醫(yī)生請教。
醫(yī)生給出的建議是,熱敷、按摩,然后讓寶寶吸的時候下巴正好在腫塊的位置。
然后,媽媽就進行熱敷、按摩,然后用了一個怪異的哺乳姿勢,讓寶寶吮吸。

如此反復(fù)幾天,媽媽感覺通了一些,不過腫塊還不見消失。
媽媽擔心會有乳腺炎危險,這時她突然又想起了通乳師。
年輕的通乳師再一次扮演了場外救星的角色,在收到微信求助后,火速地趕來,辛苦地幫媽媽按摩。
一番忙碌后,媽媽的腫塊消失了,泌乳正常了。
于是,帶著萬千謝意,媽媽心情大悅,爸爸和外婆也跟著開心。
此前,外婆一度認為,奶水少就是奶水少,吸來吸去也吸不出來,一方面媽媽累得吃不消,寶寶又哭個不停,還是喂牛奶省事。
攢肚子
不過,當媽媽泌乳的問題解決了,寶寶也連著幾天都喝母乳了,新的問題又出現(xiàn)了。
什么問題呢?
寶寶連著幾天不拉粑粑。

這可急壞了外婆。
平時寶寶一天不拉粑粑,外婆都要抱著寶寶,一邊吹口哨,一邊說“寶寶,寶寶,快拉粑粑,拉了粑粑外婆就開心咯。”
然而,這一次,就如同寶寶的小名“不不”,偏不,就不,不拉粑粑……
媽媽也著急,不過媽媽觀察到,寶寶的睡眠、喝奶都正常,拉尿也正常,肚子也不脹,于是就排除了便秘。
而醫(yī)生則給出了解釋,寶寶是在攢肚子。
媽媽放下心來,外婆則仍然擔憂,老是不拉粑粑,會不會很不好。
網(wǎng)上搜索得知,攢肚子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主要是由于寶寶消化系統(tǒng)的不斷完善。
當寶寶滿月前后至兩個月的一段時間內(nèi),寶寶胃腸道的消化酶增多,腸蠕動增加,而且變得規(guī)律,胃腸吸收功能比剛出生時也有了很大改善,消化吸收功能變好,能對母乳充分地消化、吸收。每天產(chǎn)生的食物殘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腸產(chǎn)生排便反射,就出現(xiàn)了攢肚現(xiàn)象。
小姨建議,再給喂牛奶,讓寶寶肚子脹了,拉出來。這當然只是圖一時痛快,非明智之選。
同齡人給外婆建議,給寶寶喂益生菌,促進排便。這點則被醫(yī)生否定了。
醫(yī)生建議,仔細觀察,同時幫寶寶揉揉肚子,再帶寶寶做操。
醫(yī)生說,攢肚子不排便,短的三五天,有的一個多星期,正常的有21天的。
爸爸媽媽于是放心了,只是外婆依然還在找人咨詢。
真是可憐天下外婆心。
下午3點多,陽光正好,寶寶在媽媽懷里吃奶,媽媽輕聲地說:“寶寶,你長得好快啊,現(xiàn)在好重了啊,媽媽的手好脹哦,都快抱不起了?!?/p>
勇敢的袁子墨
最近,衛(wèi)生部門逐步恢復(fù)了新生兒打疫苗的預(yù)約系統(tǒng),于是爸爸媽媽趕緊通過微信進行了預(yù)約,并帶著寶寶去社康中心補打了1月齡和2月齡的疫苗。

由于系統(tǒng)暫停了一段時間,重新恢復(fù)后,帶寶寶打疫苗的寶爸寶媽好多,大家都戴著口罩,小心翼翼地等待,社康中心工作人員每次也只讓一位家長抱著寶寶進入里邊填表打疫苗。
等候了將近1小時,媽媽帶著袁子墨進去了,又過了40多分鐘,媽媽微笑著抱著寶寶出來了。
媽媽說,袁子墨好乖啊,好多打疫苗的小寶寶都在哭呢,而袁子墨只是在針扎下去的時候“啊”了一下,然后就沒事了,很安靜,很勇敢。
接種疫苗后,有的寶媽怕寶寶哭鬧影響其他人,就趕緊抱著到外邊了。
而媽媽帶著袁子墨,在房間里等候了半小時,觀察寶寶的反應(yīng)。
等候期間,媽媽抱著袁子墨,給她念接種須知。媽媽輕聲地念,寶寶也跟著在看配圖,聽得可認真了。
乖乖,袁子墨還是個勇敢、愛學習的小寶寶呢。
功課還在繼續(xù),接下來爸爸媽媽還會繼續(xù)遇到其他的問題,希望我們都能抱著一顆平常心,像寶寶打疫苗一樣勇敢、平靜地面對。
備注:以上風鈴木與木棉花圖片來自深圳大件事微信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