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
中國古代(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歷代政權的政治制度,可以分為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和選官用官政治制度。中國政治歷史的3大主線是:中央集權不斷加強、君主專制不斷加強、人才選拔不斷公正規(guī)范化。理論上,戰(zhàn)國時期,韓非子提出建立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國家;實踐上,戰(zhàn)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規(guī)定廢分封,行縣制,實行中央集權制度。
夏商:王位世襲制。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大禹去世后,由其兒子啟繼承王位,開啟了家天下,或者是王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夏商時期實行王位世襲制。
周朝:分封制和宗法制。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討伐商紂王,商紂王在鹿臺自焚,商朝滅亡,周武王建立周朝,為了進行有效的統(tǒng)治,西周實行分封制,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為加強分封制形成的統(tǒng)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實行宗法制,也就是用血緣的親疏來鞏固國家制度,宗法制最突出的特點是嫡長子繼承制。為了維護分封制和宗法制,周武王的弟弟制定了一套等級森嚴的禮樂制度。曹操評價其“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縣制。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滅掉六國后建立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國家,即秦朝定都在咸陽。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實施了一系列的制度,實施了三公九卿制,三公指的丞相(明太祖朱元璋廢除)、太尉、御史大夫,地方上推行郡縣制;思想上采取“焚書坑儒”,統(tǒng)一文字(小篆)、度量衡、貨幣等?!败囃?、書同文”的主人公說的就是秦始皇。
模擬題:
1.(單選題)關于中國古代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宗法制實行的嫡長子繼承制
B.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指的周武王
C.“車同軌、書同文”指的秦始皇
D.秦朝的都城是當今的陜西咸陽
【正確答案】B
【考點】歷史文化篇—人文常識—古代史
【解析】為了維護分封制和宗法制,周武王的弟弟制定了一套等級森嚴的禮樂制度。曹操評價其“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綜上,本題選B項。
【點播】
A項,為加強分封制形成的統(tǒng)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實行宗法制,也就是用血緣的親疏來鞏固國家制度,宗法制最突出的特點是嫡長子繼承制。
C項,秦始皇統(tǒng)一車轍,統(tǒng)一文字也就是小篆,故秦始皇“車同軌、書同文”。
D項,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滅掉六國后建立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國家,即秦朝定都在咸陽。
2.(單選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雖有賢相,然其間所用者多有小人,專權亂政。今我朝罷丞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 ”這些話出自( )。
A.李世民
B.趙匡胤
C.朱元璋
D.朱棣
【正確答案】C
【考點】歷史文化篇—人文常識—古代史
【解析】明太祖朱元璋認為相權過大會威脅皇權,因此廢除丞相制度,權分六部,直屬皇帝,皇帝的權力空前提高。該句出自明太祖朱元璋。綜上,本題選C。
【點播】
A項,李世民通過玄武門政變登基,統(tǒng)治年間政治清明、任用賢臣、經濟繁榮出現(xiàn)了“貞觀之治”的盛世。
B項,趙匡胤發(fā)動陳橋驛兵變,通過黃袍加身稱帝,取代后周政權,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局面,建立北宋,定都在汴京(河南開封)
D項,明太祖朱棣通過發(fā)動靖難之役取代建文帝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