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同人小說—《峽谷召喚,迷途彼岸》(七)【長安醉酒異域客】
(七)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整點(diǎn)的鐘聲敲響,元宵節(jié)一年一度的煙火表演就要正式拉開帷幕了。無論是來自異鄉(xiāng)的游客,還是長安城的原住居民,還是街道兩邊的小攤小戶,此時此刻都聚集在了朱雀大道上等待煙火表演的開始。
大家都緊閉著呼吸,等待這煙花表演的開始。
“嗖!”
第一顆禮花拖著絢麗的尾光沖上云霄,如夜空中的流星,閃亮,耀眼,頓時照亮了整個天空。一瞬間的萬物俱籟后,人群里發(fā)出了些許歡呼。隨即,更多的禮花沖上了天空,一飛沖天的,甩著火花螺旋直上。各種顏色,青色粉紅淡紫金黃.......如各種顏色的花朵,流光溢彩,瞬息萬變,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
“哥哥,你快看你快看啊!“
這時的玄策就像一個真正的小孩子一樣,拉著哥哥的手,興奮指著天上一朵朵綻放的禮花。
“長安城還是很太平啊,希望它永遠(yuǎn)這樣太平,希望世間,能永遠(yuǎn)歲月靜好。”
守約一手拉著玄策,將玄策摟在胸前,他抬頭望著漫天的禮花,這樣感慨道。
“可這世間哪有什么歲月靜好?”
兩手抱胸,鎧依舊是一臉的冷漠,“若想歲月靜好,就必須有人為之負(fù)重前行?!?/p>
煙火照亮了天空,映紅了圍觀人群的張張笑臉。
突然間,翟火爍聽到耳邊傳來一聲熟悉的聲音,她心里一顫,那分明是玄微子在空中快速掠過所發(fā)出的聲音。
右手的法杖猛地亮了一下,盡管只是微弱的一閃,也使得翟火爍本能的朝著這閃光的方向瞥去。
她看見一個黑影,從街道旁的屋檐上快速掠過,又瞬間消失不見,而那個方向正好對著大雁塔。
這個黑影?!難道是....
翟火爍一陣竊喜,頓時心生一計。
“守約,我好像有東西掉了!”
她故作焦慮狀,快速翻找起自己的包。
“什么東西掉了?”
守約連忙問她。
“通行證,可能是買東西的時候掉在哪兒了?!?/p>
翟火爍指的是入城的通行證。
“我想回去找找?!?/p>
“這么晚了,還能找得到嗎?”
守約皺起眉頭,不免有些擔(dān)心。
“我去試試吧!大不了明天再補(bǔ)辦一張?!?/p>
“好吧,那你小心點(diǎn),曉得客棧的位置不?”
“曉得!煙火表演結(jié)束如果我還沒回來,你們直接回客棧等我吧?!?/p>
說罷,翟火爍便朝著黑影消失的方向追去。
晉昌坊的人流量并不多,因為大家現(xiàn)在都擠在朱雀大街看煙火表演,只有幾個小商鋪此時還亮著燈。
遠(yuǎn)遠(yuǎn)的,翟火爍便再度看到了那個黑影。
在月光下,他一步并兩步便飛身躍上了大雁塔的塔頂。翟火爍曾在路上聽聞李白的輕功,在江湖上不是數(shù)一也是數(shù)二,于是她快步上前,朝著大雁塔的方向跑去。
用玄微子包裹住身體,翟火爍輕松騙過大雁塔外面的守衛(wèi),成功混入塔內(nèi)。
順著臺階盤旋而上,每一層她都認(rèn)認(rèn)真真仔細(xì)轉(zhuǎn)了一圈,確定無人后再登上新的一層。
當(dāng)?shù)曰馉q終于登上塔頂,在高高的樓臺處才終于見到了那個她想要找著的人。
李白!
“呵.....沒想到真的有人能找到這里來?!?/p>
聽見從遠(yuǎn)至近的腳步聲,月光的詩人穿著一襲似雪的白衣背對著來者,發(fā)出似笑非笑的嘲諷。
“你就是詩人李白吧?”
翟火爍歪著頭問他,“沒想到你居然會跑到守衛(wèi)森嚴(yán)的大雁塔上,但還是被我找到了。煙火表演還沒結(jié)束,是時候兌現(xiàn)你的承諾了吧?”
“取酒吟詩嗎?”
騎著欄桿倚靠在柱邊,望著遠(yuǎn)處冉冉的燈火與絡(luò)繹不絕的煙花,依舊用后腦勺沖著來者,“此情此景,還真想吟詩賦詞一首?!?/p>
“不,是寫詩!一定要寫下來!”
翟火爍故意把“寫”字說的很重,“記得一定要標(biāo)注是你寫的哦!”
“我只記得,我曾與一人在此許下再在此地再相逢的約定......并未向天下人許諾,會贈予他們詩篇。“
又一聲禮花劃破了寂靜的夜空。
“你......你不會是想反悔吧?”
翟火爍以為李白想耍賴,“整個長安城都在傳,李白那天在朱雀大街當(dāng)眾宣布能在長安城內(nèi)找到自己就送他真跡.......你怎么可以這樣言而無信?”
“市井之言罷了。”
他口中嚼著一片榆樹葉,輕輕呵出一口氣,“謠言,止于智者?!?/p>
詩人緩緩轉(zhuǎn)過身,冰冷的寒風(fēng)吹過他的硬朗的發(fā)梢,柳葉形的劍眉下,狹長的眼眸略帶些傷感,薄唇色偏淡,臉色蒼白,但依舊帶著些許桀驁。
的確,他正是當(dāng)年在長安城朱雀門刻下劍痕詩句的詩仙李白,但卻又早已不是,時間在他臉上留下了一道道歲月的傷痕,眼神中帶著些許混濁顯得憔悴不堪。
“我不明白......”
翟火爍不知李白到底在說些什么,但也感覺到了他神色間的異樣,“你這是怎么了?”
只是有些不相信眼前這個頹唐悲愴的詩人,就是傳言中的那個風(fēng)流倜儻桀驁不馴的李白。
“眾人皆笑我癲狂....”
他吐去口中的葉子,從腰間取下酒壺,“卻不知此生與我相依相伴,唯酒,唯詩?!?/p>
將酒舉過頭頂仰脖暢飲了一番,清澈的液體從吮吸的嘴角兩側(cè)緩緩流出,如數(shù)都滴落到了頸間。
飲下這口清酒的他,無色的臉上稍帶了些面紅的赤暈。
看著眼前這個神志不清的人......翟火爍有些束手無策,她無法想象,這個曾經(jīng)叱咤長安風(fēng)云的大詩人李白,到底是經(jīng)歷了什么,才令他如此這般頹唐。
“你......你能好好說話不?”
“既然無以言表,那便以詩誦情.....”
猛地拂袖提劍,抬手一揮,翟火爍連忙避讓。
他攜壺邁步走入樓內(nèi),“隨我來?!?/p>
翟火爍只好幽幽的跟在李白身后。
“備筆!”
突如一聲叫嚷在幽靜的大雁塔內(nèi)顯得格外嘹亮,把翟火爍嚇得不輕。她一臉憂郁的盯著李白,而對方臉上傲嬌的表情似乎是在表示是對這狹小的空間無法施展才華的不滿。
但好在樓內(nèi)剛好有筆墨紙硯,翟火爍訕訕地給他一一準(zhǔn)備好。
“備墨!”
對方又不耐煩的催促道。
借著月光,翟火爍以酒研墨,整個房間安靜的只有硯臺摩擦發(fā)出的聲音。
還沒等“備紙”這兩個字從李白口中脫口而出,翟火爍早已將宣紙平平整整的擺放在桌前,順便還拿帕子抹了一遍桌子。
接下來就是恭恭敬敬的站在一旁,等待李白站在桌前洋洋灑灑寫了好大一篇詩章.....
寫畢,扔筆,倒墨,推硯......一系列動作下來就差把寫好的紙撕了。
翟火爍替自己捏了一把汗,為了得到一張李白的真跡還真是難于登天。
“這首詩,本是寫給我知己的。他曾與我在月下飲酒,我為他餞道送行?!?/p>
李白的思緒仿佛飄向了很遠(yuǎn)很遠(yuǎn)的地方,“那時候所有人都覺得,他瘋了,不明白他為何要離開繁華安逸的長安京城,去往危機(jī)四伏的大漠邊塞.....唯獨(dú)我對于他當(dāng)初的決定并未有絲毫阻攔......”
他喃喃的說,不知是自言自語,還是在向他人訴說,“送君千里,終將一別.......只未曾想,那一別,竟是永遠(yuǎn).......”
“他怎么了?”
聽著李白講述自己的故事,翟火爍忍不住好奇的問道。
“天下人雖知我身在長安,卻不曾曉故土卻屬那長城之外的云中漠地。但當(dāng)我聞到那里甘冽的酒香,便可仿佛望見它往日的繁華;那些耳熟能詳?shù)暮嵭屛蚁肫鹋c故友在大漠策馬揚(yáng)鞭的過往。只待我榮歸故里回到那心心念念的家鄉(xiāng),迎接我的卻是那永無止境的戰(zhàn)火:夢中的異域不復(fù)存在,威嚴(yán)的城池早已腐朽,每一寸土地都沾染過族人的鮮血,埋葬著他們的尸骨,又被侵略的鐵騎無情踐踏.....然而這場沖突的起因早已無人知曉!”
空氣凝固,翟火爍沉默許久。
等紙上墨跡完全干透,李白將詩疊好慎重交于她手中,“既然摯友不可復(fù)見矣,不如將詩相贈于你,讓它留存世間,以此為祭.......”
這才明白了這首詩的含義與份量,翟火爍雙手鄭重將它接過,牢牢的捂于胸前。
直到紙張攜帶她胸前的體溫,上面還殘留著墨與酒香混合的味道。趁著月光,翟火爍隱約瞥見詩的提名處,似乎有一個熟悉的名字。
“贈.......蘇烈?”
盡管透過宣紙的字跡與平常相反,當(dāng)?shù)曰馉q意識到這是蘇烈的名字時,握紙的手顫抖了一下,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蘇烈?長城守衛(wèi)軍蘇烈?”
翟火爍不禁脫口而出。
“是的。那時候保家衛(wèi)國,便是他的人生理想......”
李白還想再說些什么,但神情間卻突然變得警惕起來。
這么會?難道是是同名同姓嗎?真有那么巧?顯然還沉浸在思考中的翟火爍心里想著,口中不禁的問道,“那你為何....”
“安靜!有人在暗處偷聽....”
他的目光飛快掃視過漆黑的塔頂,似乎還在靠聆聽判斷來者的所在方位。
片刻后,李白的注意力聚集在一個方向。
“低頭!”
身手敏捷,瞬間將身旁的翟火爍推開。
翟火爍只覺一道白色的劍光飛快掠過她的眉梢,削下幾根碎發(fā),以及不知什么被劈成兩半的東西,“吧啦”一聲掉落在地。
定睛一看,竟是一枚黑色的棋子。
一個黑衣人迅速越出樓臺,縱身跳下大雁塔。
“來者不善!”
來不及解釋,李白一個跨步,提劍一躍而起,順著黑衣人消失的方向追了出去。
期間,遠(yuǎn)處伴隨著激烈的打斗聲,他與黑衣人一起消失在了夜幕之中,只留下塔內(nèi)一臉懵逼的翟火爍。
回到客棧,翟火爍最先想到的就是去找蘇烈大叔。
她敲門,前來開門的是鎧。
“有事?”
鎧魁梧的身材,一站在門口就堵死了大半個門框。
“我找蘇烈大叔,有急事!”
顧不得門前門神般站著的鎧,翟火爍只想找空子往屋子里鉆,身旁的玄微子也著急般在她身前打著轉(zhuǎn)。
“明天再來吧。”
由不得翟火爍解釋,鎧“砰“的一聲直接將門關(guān)上。
“嘿???!!!”
她有些不滿的拍了一下門。
隔壁房間門口,探出了玄策的腦袋。
“火爍!快進(jìn)來,我哥說有什么急事進(jìn)來跟他說。”
“大叔今天晚上回來時,心情有些不好?!?/p>
來到房間內(nèi),玄策向她解釋道。
之后,三人席地而坐,坐在桌前。守約坐在中間,玄策和翟火爍分別坐在兩邊。
“事情就是這樣了?!?/p>
翟火爍將剛剛發(fā)生的事情一五一十講給了守約和玄策,“據(jù)我推測,蘇烈大叔今天原本要見的那個朋友可能就是那個詩人李白?!?/p>
守約打開紙張,一個字一個字的比對翟火爍拿回來的李白寫的詩。
“你不是說蘇烈大叔的朋友是個大叔嗎?“
正當(dāng)守約比對字跡的同時,翟火爍一臉興師問罪般的眼神望著玄策。
“我也沒見過他啊……”
玄策難為情的撓了撓頭,“我想的話,大叔的朋友肯定也是大叔啦......誰會想到是個忘年交啊?”
“字體和信上的一模一樣,應(yīng)該就是同一人無誤了?!?/p>
有了守約肯定的答復(fù),這就說明蘇烈一定是因為今晚未能等到朋友李白而苦惱。翟火爍這樣想著。
守約咬著手指,不斷思考著,“但既然信中說好了,李白為什么沒有去赴約而是去了大雁塔呢?”
“你還記得我跟你說,李白最后去追趕的那個黑衣人嗎?”
翟火爍這一席話似乎點(diǎn)醒了守約。
“你的意思是有人要謀害李白?而李白知道自己會被人謀害,所以故意缺席,不愿把火引到蘇烈大叔身上?”
守約說完后,但隨即又搖了搖頭,“不對,如果李白既然知道有人要謀害自己,那他為何還要當(dāng)天在長安現(xiàn)身呢?”
“或許,他也想調(diào)查究竟是何人想謀害他?”翟火爍提出自己的猜想。
“我建議??!我們還是等明天問了大叔再說吧!”玄策提議,“現(xiàn)在我們還不能十分肯定李白所說的那個蘇烈是否就是蘇烈大叔......說不定蘇烈大叔要見的人真的是個老大叔呢.....”
“那也行?!?/p>
守約點(diǎn)點(diǎn)頭,“而且時間也不早了,我們明天還要趕路,等明天在路上,再一同決斷吧?!?/p>
兩人都沒有表示反對的意思,于是守約起身,將玄策和翟火爍一同從席上拉起。
“玄策,去送火爍回房。”
第二日,清晨時分。
“你是說,你昨天見到李白了?”
蘇烈聽到翟火爍的這番話后,激動的差點(diǎn)從座位上站起。
“小心點(diǎn),大叔......”
玄策連忙提醒他。這可是在車上,他害怕以蘇烈的體重,把這原本就不算大的馬車給壓塌了。
這時候的馬車正在經(jīng)過一個陡峭的懸崖。
“昨天我還以為他出什么事了......”
蘇烈長松了一口氣,“還好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p>
“但是昨天......”
翟火爍想把昨天遇到黑衣人的事也一并告訴蘇烈,隨即被坐在對面的守約,用眼神制止了。
“知道他沒事就好。”
蘇烈昨夜焦慮的心情在此刻一掃而過,“火爍,你剛才是想說什么嗎?”
“哦對,我是說昨天李白還給了我一封信,說是寫給您的?!?/p>
翟火爍連忙把信拿了出來。
蘇烈接過信,但卻并未打開,而是將信直接揣進(jìn)懷里。
“我回去再看。”
他欣慰的笑了笑。
一次中途休息中,翟火爍正一口一口咬著畢羅,她看到蘇烈從馬鞍上下來,跑到林中,猜他肯定是去讀信了。
此時玄策和鎧也不在車內(nèi),車廂內(nèi)只剩下翟火爍和守約兩人。
守約此刻正直愣愣的望著窗外,似乎正思考著什么事。
“守約?你為什么不讓我告訴大叔那晚遇見黑衣人的事?”
翟火爍忍不住問他,“你是怕大叔擔(dān)心嗎?”
“我總覺得事情有蹊蹺?!?/p>
守約翹著腿,咬著手指回答,“你不知道蘇烈大叔以前經(jīng)歷的事情,所以可能無法理解我此時所想的擔(dān)憂......總之這件事情,還是讓蘇烈大叔不知道為好?!?/p>
“回去之后我會向木蘭姐稟報此事,這件事你不要告訴任何人,也不要再和玄策提起了。”
守約提醒她。
“好的,我明白了?!?/p>
盡管心有疑慮,但翟火爍依舊點(diǎn)點(diǎn)頭表示同意。
她看到蘇烈從林中走了出來時,眼角似乎還略微泛紅。但當(dāng)他來到車前的時候,立馬笑容滿面的招呼大家上車。
她的心咯噔一聲。
“大叔,我來趕車吧!”
一骨碌翟火爍從車廂里跳下來,趕在蘇烈之前坐在了車前搶先握緊了韁繩,“今天都是您一人在趕車,您還是回車上休息一會兒吧?!?/p>
蘇烈愣了一會,隨即便明白了些什么。
“不用了,還是讓我來吧?!?/p>
他笑著從翟火爍手中牽過韁繩,“你和他們?nèi)ズ竺孀?,我一人來就好了。?/p>
“火爍!”
鎧在身后招呼她,但似乎又頓了頓使聲音第一次聽起來沒有那么冰冷,“上車吧?!?/p>
蘇烈拍了拍她的后背。
“快去吧?!?/p>
他說。
立春的小溪邊,天氣微涼,山雨來時霧蒙蒙。
一路上,大家沉默不語。翟火爍望著窗外,泥土濕潤,散發(fā)著青草的芳香,馬蹄踩在潮濕的路面上,噼啪作響。
遠(yuǎn)處的炊煙裊裊的山間小路旁,住著一戶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