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飲食|善待自己,從好好吃飯開始

有句話是這么說的,好好吃飯,是人生的修行。
當今快節(jié)奏的社會中,忙碌幾乎是每個人生活的主旋律,一日三餐,越來越敷衍潦草,便利店的低價盒飯、外賣的重油重鹽也成了很多打工人的第一選擇。

殊不知,那些沒好好吃飯欠下的賬,最終都要以其它形式償還。
當我們不在意自己吃什么東西時,會引起一系列的問題:更容易選擇不健康的食品,忽視進食的飽腹感,容易吃多對腸胃造成負擔,甚至情緒性飲食、暴飲暴食。
肥胖、營養(yǎng)不良等健康問題也接踵而至,心理上的失控感也隨之而來。這種失控感也會降低我們的自尊水平和自我評價,形成一種不健康的惡性循環(huán)。

應用在飲食上的正念,被稱為正念飲食。它以一種全新的方式看待自身與食物之間的關系,并通過自我關懷來創(chuàng)造新的平衡,從科學角度對身心進行調(diào)控。
正念飲食可以讓我們慢下來,將注意力集中在食物本身。它從認知、生理、情緒、行為、自我與他人的關系等多個功能面向給予啟發(fā)指引,是一套極具創(chuàng)新性、充滿彈性、焦點明確的工具。
當你開始練習正念飲食時,重要的是要認識到自身與食物的關系。
我們對食物有什么感覺?壓力大的時候吃東西嗎?忙碌時,會用零食代替正餐嗎?過量食用甜點會讓自身焦慮嗎?哪些食物能幫助集中注意力嗎?
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可能很困難,特別是對于某些經(jīng)歷或經(jīng)歷過飲食失調(diào)的人來說??梢詭妥约航⒏】档娘嬍沉晳T,進而支持心理和行為健康。

食物和健康之間的聯(lián)系比人們意識到的還要深。
不知道大家是否會注意到:吃太多精致加工的食物,身體的炎癥可能加重;而當吃了很多健康蔬菜后,身體會更有活力。
研究發(fā)現(xiàn),飲食和鍛煉可以有效對抗神經(jīng)和認知障礙,例如癲癇和癡呆癥,也對焦慮、抑郁和睡眠障礙的治療有一定幫助。
哈佛大學的醫(yī)學博士兼營養(yǎng)精神病醫(yī)生、營養(yǎng)專家Uma Naidoo認為食物會對心理健康產(chǎn)生影響,他將飲食與心理、神經(jīng)健康之間的聯(lián)系稱為“腸腦軸的浪漫”。
Naidoo認為:腸道微生物群的作用不能被低估。建立人類大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胚胎細胞也同樣建立了胃腸系統(tǒng),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控制“休息與消化”的迷走神經(jīng)與腸胃系統(tǒng)緊密相連。腸道菌群可以產(chǎn)生與大腦相同的情緒遞質和控制遞質。當大腦獲得足夠的能量和營養(yǎng)時,它才能高效運行。
一日三餐,看似簡單,卻也暗含了我們要如何對待自己健康的態(tài)度。


把正念帶進日常飲食中是個好想法,每個人都可以從經(jīng)典的巧克力正念嘗試練習。
下面是巧克力正念練習的指導語:
首先,選擇一小塊巧克力,可以是吃過的也可以是沒吃過的。以開放和好奇的心態(tài)對待該正念練習。找一個舒適的坐姿坐下。觀察巧克力的外包裝。當你把它拿在手里時,觀察外包裝的顏色和設計?慢慢打開巧克力。注意你的食欲調(diào)動的身體變化。你產(chǎn)生了什么感覺?情緒如何反應?試著克制吃巧克力的沖動,檢查巧克力的完整性。你看到什么顏色?觸摸是什么感覺?它聞起來怎么樣?接下來,咬一口,但不要立馬咀嚼。閉上眼睛,將注意力集中到舌頭上的巧克力上。它融化時的感覺?除了口腔,你的身體反應如何?開始慢慢地咀嚼嘴里的巧克力。注意它的味道,和之前一樣嗎?和你第一次把它放在舌頭上時有什么不同?你產(chǎn)生什么情緒和感受?
然后,吞下巧克力,注意它順著你的喉嚨吞咽時的感覺。舌頭有余味嗎?你的情緒反應如何?睜開眼睛?;c時間反思你的軀體和情緒感受。

下面還有五個和正念飲食相關的技巧分享給你。
關注感官感受
餓的時候,胃會咕咕叫,這是一個信號。有些人感到壓力或焦慮時,就會產(chǎn)生大吃一頓的沖動。我們常說的“饞”也是一種想吃東西的信號,但這并不代表我們需要進食。
吃東西前,我們要留意自己饑腸轆轆與能量低落的感覺;隨著食物入口,我們可以品味進食帶來的愉悅感,注重每種食物的感官感受,比如:打開包裝時的香氣撲鼻、拉開食品包裝袋時悅耳的聲音、水果的新鮮甜美。
正念并不會隨著吃完而結束。花點時間觀察一下吃完食物后的感覺,注意從吃之前、過程中和吃完后的飽腹感,還有心理的滿足感種種的變化。傾聽身體信號,注意不同飲食是如何產(chǎn)生不同感覺的。
細嚼慢咽,集中注意力
在繁忙工作日時我們很容易無意識的進食,然后繼續(xù)工作。當我們吃得太快時,大腦很難及時接收到胃部傳來的飽腹感,這會導致我們過度攝入食物。
正念就是慢慢來,包括進食時的身體動作。在進食每一口后短暫休息:這是讓注意力集中在食物上的另一個方法。放下餐具,吃完每一口時停下來觀察盤子里剩下的食物。有意識地讓你慢下來,提供機會來檢查自己的身體,覺察飽腹感。
放慢吃飯速度可以讓大腦有反應的時間。有意識地放慢咀嚼速度,你可能會驚訝于食物的味道多好,飽腹感有多快。

不要等到極度饑餓才進食
如果總是忽略身體需要攝入能量的信號,那你可能會在極度饑餓時才進餐,這容易導致沖動性進食和暴飲暴食。此時,你只是為了填飽肚子,而非享受食物的味道。
這又涉及到第二條建議,提前制定下一周的進食計劃,騰出時間進食。
提前制定接下來一周的飲食計劃。當行程繁忙和沒有飲食計劃時,我們很容易轉向垃圾食品和毫無營養(yǎng)價值的食物,或因為繁忙而忘記進食。
持續(xù)練習正念飲食
與其他正念練習一樣,正念進食是關于留意我們通常忽略的日常事件,有意識地采取行動,關注周圍環(huán)境和它們的客觀存在。
正念飲食需要持續(xù)練習。所以,當你做下一餐或拿起外賣時,開始關注食物的味道和感覺,專注于體驗本身。
正念飲食不是節(jié)食,其目的不是為了減肥,而是是為了改善你與食物的關系和整個飲食體驗。知道某些食物不健康并不意味著需要徹底戒掉他們。通過正念飲食,你將學會仔細品味每塊巧克力餅干的味道和感覺,而不是不知不覺就吃光了一袋。
正念飲食還有助于將正念融入生活的其他領域。我們可以嘗試在晨練中加入瑜伽、鍛煉或冥想。任何形式的正念都可以幫助你腳踏實地感受當下。

正念進食練習最開始有一定挑戰(zhàn),但隨著時間推移,每日的小小改變最終會帶來巨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