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起的阿斗!北汽東風一汽三大造車國企,到底誰更爛?
目前,國內(nèi)有六家老牌的造車國企,分別是上汽集團、東風集團、一汽集團、長安汽車集團、北汽集團、廣汽集團,這其中,上汽廣汽和長安是發(fā)展的比較好的,特別是長安,但是其他三家國企的發(fā)展勢頭,可就不怎么好了。今天我們就來個比爛環(huán)節(jié),看看這三家車企,到底誰更差!
旗下汽車品牌對比
東風汽車集團,旗下有不少汽車品牌,合資汽車品牌有日產(chǎn),本田,標致,雪鐵龍,納智捷,英菲尼迪,裕隆,其中只有不同和日產(chǎn)活的還算比較滋潤。自主汽車品牌有風神、風行、乘龍等等。其中啟辰汽車比較特殊,已經(jīng)納入東風日產(chǎn)管理,由獨立品牌變更為東風日產(chǎn)乘用車公司旗下第二品牌,嚴格來說算是合資品牌。
北汽集團方面,奔馳自然是北京汽車的搖錢樹,除了奔馳以外,北汽還擁有合資品牌北京現(xiàn)代和昌河鈴木,自主品牌方面,北汽有昌河、寶沃、紳寶、銀翔、幻速等等品牌,北汽的營收可以說主要靠著奔馳來支撐。
接著就是咱們的長子一汽,旗下?lián)碛写蟊?、奧迪、豐田三大合資品牌,可以說是坐擁著最好的資源,自主品牌方面,紅旗、奔騰、佳寶、森雅、夏利等等都隸屬于一汽集團。
銷量對比
這三大造車國企,銷量主要還是靠著合資品牌苦苦支撐。
根據(jù)官方透露的銷量數(shù)據(jù),東風汽車集團共售出約277.51萬輛新車,其中乘用車的整體銷量高達225.25萬輛,同比下降2.6%,占據(jù)了整體銷量的八成以上。東風集團旗下自主乘用車業(yè)務(wù)表現(xiàn)亮眼,全年銷量約為37.7萬輛。
再來看北汽,北汽集團四個業(yè)務(wù)板塊合計實現(xiàn)整車銷售103.1萬輛。其中,北京品牌全年批發(fā)銷量7.2萬輛,銷量占比為6.98%,其中北京奔馳全年實現(xiàn)整車銷售56.1萬輛。
一汽集團2021全年實現(xiàn)整車銷售350萬輛,但是其中,一汽-大眾累計銷量185.8萬輛(包含奧迪);一汽豐田累計銷量約86萬輛,一汽紅旗實現(xiàn)銷量30.06萬輛,奔騰汽車2021年銷量是5.78萬輛,紅旗成為了一汽自主品牌唯一的遮羞布。
營收對比
看完了銷量再來看看營收。
2021年,東風集團收入為1130.08億元,同比增長4.2%,東風集團的收入主要來自旗下乘用車公司、東風標致雪鐵龍汽車銷售有限責任公司、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嵐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和東風汽車財務(wù)有限公司。東風本田和日產(chǎn)沒有計入財報。
北汽集團2021年收入為1759.1億元,同比下降0.6%,其中北京奔馳2021年收入為1679.66億元,同比下降1.0%,占北汽集團總收入的95.48%,與去年95.9%占比略有下滑。也就是說,北汽的收入絕大多數(shù)都是來自于奔馳,2021年,北京自主品牌貢獻相關(guān)收入達到了驚人的79.49億元,占比不到5%,如果拿掉奔馳,北汽集團可以說什么都沒了。有人說,還有北京現(xiàn)代呢?北京現(xiàn)代2021年虧損50億元。
再來看看一汽,2021年一汽集團營業(yè)收入7070億元,首次突破7000億元大關(guān),但是營收的具體數(shù)字沒有公布,我們無從得知豐田和大眾所貢獻的營收數(shù)字,但是可以推定的是,一汽大部分的營收都是來自于合資品牌。
總結(jié)
這三大汽車品牌的處境,都可以用一個詞語形容。
東風汽車是慘,旗下的合資品牌,只有本田還算堅挺,日產(chǎn)因為三缸事件的影響,銷量也在下滑。其他的合資品牌,要么退出要么銷量慘淡,東風汽車才是真正的合資殺手。
一汽集團則是強,雖然很多人看不起一汽集團的自主汽車,但是還是不得不感嘆,投胎是門藝術(shù),背靠大樹好乘涼,一汽坐擁豐田和大眾,可謂是躺著也能掙錢。但是除了紅旗以外,一汽自主汽車品牌的發(fā)展也是一言難盡。
而北汽則是爛,北汽曾經(jīng)也是握著一手好牌,旗下電動汽車銷量曾經(jīng)連續(xù)7年自主第一,但是如今淪落到奔馳的寄生蟲,如果把奔馳拿掉,北汽還剩下什么?
如果不是當初外資汽車品牌進入國內(nèi),必須和國企合資,這些國企如今又能剩下幾個呢?這幾個造車國企,起點高,起步早,資金充足,享受的政策福利也最多,但是卻把自己生生活成了現(xiàn)在的樣子,三大件方面的核心技術(shù)完全是空白,東抄抄西抄抄,買技術(shù)買配件,一手好牌打得稀爛。而再看如今的國內(nèi)汽車市場,一線的自主汽車品牌,除了長安以外幾乎都是私營企業(yè),這何嘗不是一種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