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節(jié)全靠腦補】500字一篇小說,最近有沒有聽到什么直戳你心的句子?歡迎評論分享~
一、追夢篇
都說三十而立,而到了而立之年的科研工作者兔兔,最近感到很迷茫。她工作在上海卻住在上海遠郊,每天奔忙于看文獻、做實驗、比對數據、做實驗、看文獻……除了睡覺,睜開眼睛就開始了科研思考。每天想的就是如何把手頭的工作做完,但哪有做得完的工作呢。最近家人瘋狂暗示,爸爸媽媽身體不太好,希望她一個女孩子不要太累,早點結婚生子才是大事。
她忽然覺得心里有點慌:
“ 除了,追求夢想。我……一事無成。不能給家人帶來更好的生活,沒有時間陪伴我愛的人,沒車、沒存款,有房、有房貸……我追求的夢想如果不能帶給我更好的生活,我是不是還要堅持下去呢?”
“可是……你已經是看過最多星星的一只兔子了。”她路過一個新同事的工位,有個可愛的小紙條上還畫著笑臉。
她心底另一個聲音說:“你經過的那些困難,是別人沒有經過的;你付出的那些汗水與努力,是別人沒有付出過的;你對信念產生的懷疑與動搖,是別人也不會感同身受的;你做出的掙扎與改變,也僅僅是別人口中的談資,后果好壞只有你自己承擔……那么,為什么要讓他人評價你?為什么要讓那些評價留在你心里?”
二、奉獻寶媽篇
“我已經為我的家人付出了很多,可是我的孩子不理解我,我的家人不支持我,我的丈夫不幫助我……所以,我用更多的時間、精力,來分擔家里的大事小事?!?/p>
“不論你是什么角色,為人父母、公司骨干、團隊成員、學生、班委、小孩子……那些角色都有人做了。不缺你一個,你所需要做的,不過是做你自己。因為如果你不做自己,世界上就沒有你了。在珍惜一切前,珍愛自己?!?/p>
最近她愛上了聽毛不易的歌。也沒什么特別的原因。
可能就是喜歡上了,那種淡淡的、平凡而又溫暖的生活吧。聽著一個內向者向別人闡述,把自己的“社交時間”給他們熟悉的喜歡的人,進行一場更有意義的對話。
她終于懂得,讓家人更舒適的方式是讓自己不擰巴。家庭中,媽媽快樂,會很大程度影響家庭成員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