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捷徑
終南捷徑
? ? ? 《新唐書·盧藏用傳》
【原文】
盧藏用始隱于終南山中,中宗朝累居要職。
有道士司馬承禎者,睿宗迎至京,將還,藏用指終南山謂之曰:“此中大有佳處,何必在遠(yuǎn)!”
承禎徐答曰:“以仆所觀,乃仕宦捷徑耳?!?/p>
藏用有慚色。
【今譯】
(盧藏用,字子潛。幽州范陽(今北京市)人。早年曾與哥哥盧征明一起隱居在京城長安附近的終南、少室二山,并游歷各處名山。
長安(701-704年)授左拾遺,神龍(705-707年)為中書舍人。 )
唐朝時的讀書人盧藏用,在科考中考中了進(jìn)士,之后便隱居在京城長安附近的終南山里,但實際上他心里時時都想著做官,急切希望得到皇上的詔見,被皇帝征召。
到了唐中宗時,盧藏用(果然因此被長安城里的公卿們所注意)被朝廷召去做了大官。
當(dāng)時有位叫司馬承禎的茅山派道士也曾隱居在終南山,后被睿宗詔見迎至京城取得官位。
(司馬承禎是個真正淡泊的人,他不肯接受官爵)一次,司馬承禎被皇帝詔見完畢將返還山里,盧藏用送他出城,指著終南山對他說:“此中大有嘉處(這里大有好去處),何必到遠(yuǎn)地去!”
司馬承禎則慢慢地說道:“在我看來,終南山只不過是做官的捷徑罷了(終南山的確是通向官場的捷徑啊“終南捷徑。)”
盧藏用知道這話是譏諷他,聽后面露愧色。
【賞析】
古人認(rèn)為隱者一定是高士,不慕名利而有學(xué)問的人。
古人隱居的原因有很多種,其中一種是想憑借隱居之舉抬高自身聲望,提升身價,以此來謀求官職。
盧藏用通過隱居之舉,取得了賢名,因此而聲名顯赫,后來果然被唐中宗請入朝中做官,先后擔(dān)任左拾遺、修文館學(xué)士、工部侍郎等職。時人因為盧藏用曾隱居多年,將其稱為“隨駕隱士”。
終南:終南山,在今陜西省西安市西南。
后以“終南捷徑”比喻達(dá)到做官目的謀取官職的最方便的門徑shortcut to high office,或取得名利最近便的門路royal road to fame,又作“終南徑捷”、“南山捷徑”。
現(xiàn)在比喻達(dá)到目的的便捷途徑shortcut to su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