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第三節(jié)
回到家里,我只說我遇著山賊了,家人們雖然害怕,但都沒有聯(lián)想到父親的事。他們草草把我?guī)Щ貋淼臇|西收好,便默默地盤算今后的生活。
在那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穿著袍子來到村口,那人正蹲坐路邊一塊石頭上,抽一支很細的煙,不得不說他們穿的衣服很是顯眼。
當時我還很害怕,因為我聽老人們說洋人會采人陽、挖人肝,我猜測那些奇形怪狀的武器也是干這個用的。
但我實在很想知道我父親的事,于是我主動打招呼:“我來了?!?/p>
“我就知道你會來,”他把煙截斷,把沒燒著的部分收回煙盒,“恭喜你啊?!?/p>
“沒什么好恭喜的,”我悲傷地說,“一下子,什么都沒了?!?/p>
“你躲過了他們的攻擊嗎?”
“不,我把他們全殺了,給我的羊陪葬?!?/p>
他吹了聲口哨,看來不是很相信我。于是我掏出幾只他們戴著的暗器給他看。果不其然,看見那些玩意,他嘴角上揚笑了起來。
“不賴啊,老弟,”他重重地拍了拍我,“你給我省了好多事?!?/p>
“是啊,以后他們再派更多人來,該怎么辦呢?”
他挑了一只帶皮套的、戴在手臂上的暗刃(就是袖劍),說:“放心,我就是來清理他們殘余勢力的。”
我懶得追問,一心想問父親的事,但是他的回答與之前無異。
“我說,”我發(fā)問道,“你們的兄弟會是個什么組織?”
“想改造你們國家的組織,”他解釋道,“暫時和其他革命黨的目標一樣?!?/p>
我聽說過很多這樣的組織——耶穌他兄弟的“拜上帝會”、斗洋鬼的“義和拳”、洋務派的“自強運動”、皇上的“百日維新”、國外成立的“同盟會”還有不少小黨派。這是我第一次接觸政治活動,而且第一次感覺到政治的無力:“這統(tǒng)治是不是有點松散。”
“不,只是在你們國家太松散?!?/p>
“那,我父親最后一個任務是什么?”
“刺殺鐵良,后來失敗了,”他說,“鐵良現(xiàn)在活得好好的,你父親也沒被捕,奇怪了。”
我毫不關心鐵良是誰,只知道,父親他是逃兵、出軌了、又生了個差點殺了我的兒子、然后消失了。
在后來的日子里,我從未停止尋找我的父親,但他就像人間蒸發(fā)了一樣,唯一遺產(chǎn)只剩下我了。
一種悵然若失的味道襲上心頭。
他看出了我的憂傷:
“我開門見山地說吧,想沒想過加入我們?”
“唉,既然你問這個,老實說,幾年前我也想過跟同鄉(xiāng)伙伴去鬧革命。”
“那就來吧。”
“可惜,如今我家破人亡,下頓飯都成問題?!?/p>
“噢,確實是這樣,但現(xiàn)在我們有一個計劃,我們打算在村子里建一個根據(jù)地,一方面種植農(nóng)作物,另一方面吸收信徒,你覺得呢?”
“什么意思?”
“我們打算在你家附近蓋間房,順便租下你家的土地?!?/p>
“好嘛,讓我當?shù)刂???/p>
“正是,”他笑著說,“你意下如何?”
“樂意至極?!?/p>
?“那我們這就簽約吧?!彼砗蟮氖^后面涌出一堆兄弟會成員和見證人。
?
?
當新興事物出現(xiàn)時,一定有人會反對,因為接受新事物就意味著否定過去、意味著踐踏自己。正所謂趨利避害,人的自我保護、追求安全感的本能讓人竭力避害。
要想讓他們接受新事物,就要提高利益的誘惑力,亮出優(yōu)點、遮起短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當趨利的力量高于避害時,誰還在乎內心懷舊的情懷?
即使最后回過神來,縱使悔不當初,也常常是木已成舟、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