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老派拳擊打擊技術(shù)

愛爾蘭老派拳擊擊打技術(shù)
首先我不了解拳擊運動,他說的人名和書我是一點不懂,就不翻譯了。。。
技巧一:半握拳(half fist)
擊打部位是人中。
前手打下巴側(cè)邊,

后手半握拳打人中。

握拳細節(jié):大拇指頂住食指關(guān)節(jié),可以看到食指的指節(jié)和其他指節(jié)不在一個平面。
身法細節(jié):后手時有斜向上步。

出拳技巧:從下往下打,更容易打中。
技巧二:耳后雙擊(double punch behind the ears)
耳后有兩種打法:

第一個是離得特別近,無法伸展開(chest to chest)。

這時候雙拳垂直打在耳下。
發(fā)力細節(jié):兩手不往后收(沒有前搖),向兩側(cè)略打開,隨后擊打。擊打點可以是耳后,也可以是耳下。

身法細節(jié):有向前發(fā)力去近身,同時有踮腳尖(蹬地),目的是遮擋視線,屬于是一舉兩得,因地適宜了。
另一個是近距離時斜上步至對方一側(cè),然后勾拳招呼他耳下或耳后。

注意用的是拳眼而不是拳峰。

打完第一拳后,后手后撤同時給他下巴上補一拳,如果還能補一下,可以往肋骨下面來一下。
技巧三:單指節(jié)打眼(single knuckle to the eye)

握拳細節(jié):大拇指指頭架在中指第一關(guān)節(jié),食指指甲蓋藏在大拇指大拇指頭下

擊打細節(jié):手心朝下,所以出拳時類似直拳,要扭動小臂。另外使用情況應(yīng)為近身,距離遠了把握不好擊打點。

一種用法是類似耳后,近距離打眼

一種是抓著對方脖子,使勁往對方眼窩里按(旋轉(zhuǎn)著摁,摩擦)
第二種因為要往里按壓,所以身體要向前發(fā)力。
技巧四:捶腎(rabbit punch to the kidney)

一般用于勾拳后,斜上一步近身,然后捶腰(捶腰的動作可以多次重復(fù))

注意,他用的是小拇指側(cè)去錘腰,當然也可以用立掌和前臂

另一種打法是,向左搖閃后,向?qū)Ψ接颐嫱鈧?cè)滑步(circling out),然后右手抹面同時左手打腎。
注意到這種打法手背朝上,主要打到身上的是食指。兩手要同步到位。
技巧五:右手爆心(right hand to the heart)

中距離時,可以右手擊打心臟
身法細節(jié):擊打時要降低重心,因為心臟位置靠下,如果從上往下打,只能打到肋骨(甚至偏到胸椎上)。所以要下蹲到肩在心臟的水平面上。
技巧六:打腋下(under the armpit)

還是近距離纏斗,除了從腋下穿過去,擊打后脖頸,也可以直接上勾拳打腋下。
發(fā)力細節(jié):出拳時,扭胯并降低重心,增加身體旋轉(zhuǎn)和蹬地的力量,并用食指處擊打。

打完腋下后趁勢后撤,在下巴上補一拳
技巧七:錘喉結(jié)(punch the Adam's apple)

簡單明了,屈膝,向斜上挑打或直拳(記得看清拳眼方向),用拳峰打

或者,屈膝后,起身前傾時向上挑打,可以利用蹬地和重心前移造成更大的威力。
技巧八:擊打肋部

用拳面打兩肋下方,爆肝技術(shù)挺出名的,應(yīng)該不用多說了
視頻里示范的是右手打肋,所以擊打完可以向左前跨步變成左手捶腎(卑劣腎擊者),然后右手左手重復(fù)擊打,
技巧九:眉頭不妙拳(bull hammer,bull還是ball,我是聽不出來了)

用拳面或拳峰打鼻梁或太陽穴,常用于終結(jié)。

這一技術(shù)要求提前抱架,右手(重手)架起來,左手(弱手)推對方身體。
發(fā)力模式類似扔球
這一拳怎么打都可以,畢竟多為終結(jié)技,不過相當痛手。正面進攻也行,側(cè)面錘太陽穴也行。用拳也行,用掌打太陽穴也行。
總結(jié):其實能看到很多傳武的技巧,比如彈幕說的鳳眼捶,第二個技巧甚至可以替換雙風貫耳(如果允許),打腎也讓我聯(lián)想到摟樁和三靠臂等等。
當然,這是愛爾蘭的拳擊技巧。但重點都是熟練動作,練好準度,提高自身力量,多實戰(zhàn)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