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0億美元,100%可回收!科學家發(fā)明新材料,未來將天下無毒?


撰稿:白小白,編輯:徐德文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哈姆雷特的悲鳴言猶在耳,人類可能已經不得不面對悲觀的未來了。
去年9月,臺風“山竹”橫掃香港,沿海的杏花邨海水倒灌,街道被洪水淹沒。積水退去,杏花邨一片狼藉,大街小巷被塑料泡沫、飲料瓶淹沒,街道上一片“慘白”。這些原本被我們隨意棄之大海的垃圾,在一場臺風的洗禮之后,又被大海禮尚往來還給了我們。當然,這只是自欺欺人阿Q似的精神勝利法,我更愿意相信,是大海對人類的行為已經忍無可忍,將這些禍害海洋蒼生的毒物重新扔回給了我們。

塑料的出現讓我們愛恨交織,在提供給人們便利生活的同時,其降解問題長期以來也讓科學家們傷透了腦筋。根據此前的研究和統計資料,全球海洋中的塑料廢棄物污染,已經造成了約2.5萬億美元的損失,無數的海洋生命已經因為誤食塑料,或被塑料纏繞無法脫身而悲慘死去,僅僅是海龜,每年就會因此死亡上千只。更有甚者,微塑料已經侵入地球最深的海溝,連那些從來無緣和我們有所交集的深海生物體內,也烙上了人類文明的可恥印跡。

更令人怵目驚心的是,2017年紐約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美國的空氣、自來水、食鹽甚至啤酒、蜂蜜,都已經被極其微小的塑料顆粒污染,一個人每年至少要吃掉四千多顆微塑料??梢哉f,我們廢棄的這些有毒有害很難降解的垃圾,已進入整個地球的生命循環(huán)系統,我們未來所吃到的所有食物,飲用的所有水源,可能都無法再避開塑料的污染了!
現實令人絕望,我們卻無法放棄,因為在這顆偏安一隅的藍色星球上,我們已經無處可去。解決塑料污染問題,就是還地球所有生命一個天下無毒的美好未來。一個好消息是,美國伯克利國家實驗室(Berkeley Lab)最近已研究出一種新的“組裝”塑料的方法,可以讓塑料100%回收,如果全面使用這種塑料,將在為我們挽回2.5萬億美元的同時,更可全面拯救地球的生命系統。

伯克利實驗室博士后研究員彼得·克里斯滕森(Peter Christensen)發(fā)現,過去大部分塑料在制造時根本沒有考慮過回收問題,現在發(fā)明的這種新的合成方法,可以從分子角度對塑料進行回收利用,避免了廢棄和污染。
研究人員發(fā)明了一種名為聚二酮烯胺(PDK)的新型塑料材料,該材料與傳統塑料的最大區(qū)別,在于添加劑與結合方式存在差異。PDK可以阻止塑料在回收過程中的堆積問題,回收后可以與粘合劑進行酸反轉,重新制造出相同的聚合物。簡言之,PDK塑料可以讓基礎材料與之后添加的任何化學制品完全分離,可以回收塑料,重復使用,并對性能毫無影響。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數據,目前世界上生產的塑料,僅有20%被回收利用,一半以上的塑料制品則被焚燒或送進垃圾填埋場,到2030年,燃燒塑料釋放的二氧化碳將增加兩倍之多,而燃燒產生的化合物可導致與人類心臟相關的疾病,影響人類的健康。
100%可回收塑料的發(fā)現,無疑是拯救人類和大自然深陷塑料汪洋大海的福音。不過,PDK雖然讓塑料實現了真正的循環(huán)有效利用,但100%循環(huán)利用的前提,是我們沒有將塑料隨意棄擲,而是放到它該有的位置。所以未來依然任重而道遠,人類不僅要依靠科學研究和發(fā)明,更需要敬畏自然,保持克制,有效約束自身行為,才能讓地球從各種污染終解脫出來,所有生命才會有美好的未來。
注: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