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人類能從靈長目生物中,脫穎而出?直立行走能促進大腦發(fā)育嗎

科學家們一直在探求,為何人類能在眾多的靈長目生物中脫穎而出,成為地球上智商最高的生物。許多科學家從考古學、人類學、進化學等層面進行分析,總結了幾點:
人類的拇指非常靈活,可以制造使用工具,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人腦的發(fā)育;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學會了使用火源,人類可以烹煮熟食,為人腦發(fā)育提供營養(yǎng);直立行走可以促進人腦發(fā)育。
那么單看第三點,直立行走能夠促進原始靈長目生物腦部的發(fā)育嗎?

幾十年前,大街小巷中經常能看到耍猴的人,獼猴在人類的牽引下兩腿走路進行表演,搖搖晃晃的樣子非?;?。而科學家也在實驗室里做過類似的實驗,觀察直立行走是否會促進腦部發(fā)育。
科學家找到6個月至36個月大的靈長目生物(猴子、猩猩等生物)進行直立行走的訓練,隨后的幾年中,這些猴子、猩猩真的可以像人一樣完全直立行走,科學家發(fā)現(xiàn)直立行走的靈長目生物,其大腦活躍度與四肢走路的靈長目生物有明顯差別。


在初期階段,研究人員用手扶著小猴們的前肢,像教小孩子走路一樣教小猴們走路,每天的訓練時間都控制在一個小時左右,大約60多天后,這些猴子、猩猩們就可以慢慢地獨自站立行走了。
又過了一段時間,這些猴子、猩猩們甚至可以兩條腿直立快走,此外在行走的過程當中,它們還學會了靈巧地運用膝關節(jié)和踝關節(jié),剛開始重心不穩(wěn),走路時身體會搖擺不定,而最后它們能挺直腰桿走路,非常像剛學會走路的孩子。


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它們的大腿股三頭肌、股四頭肌也變得非常結實,步伐也更加穩(wěn)健了,在兩年的直立行走訓練中,猴子、猩猩的脊椎骨也更偏向于人類的S型。
全身的重量都要靠雙腳支撐,這說明它們的上半身經過不斷調整,已經適應了直立行走,而形體上的變化,也幫助其行走能力進一步提高。
猴子、猩猩們在實踐中不僅學會了上坡和下坡,還可以在行進過程中調整重心,甚至在遇到障礙物時,還有意識地抬高腿躲避和跳躍,即使被障礙物絆倒,它們也能用手撐地,重新站起再次直立行走。

科學家們進一步對猴子、猩猩們的大腦皮層活躍度進行研究,最后終于找到支配直立行走的腦組織神經元,科學家發(fā)現(xiàn)猴子、猩猩直立行走時進步越大,控制復雜活動的腦組織區(qū)域就越活躍。
比起四肢行走的同類,直立行走的小猴更加靈活,而處理各種感覺信息的腦組織的活動也明顯增加??茖W家認為這可能表明直立行走改變了靈長目生物的腦部思考方式,現(xiàn)在它們學會走路后,已經不適應四肢行走了,直立行走確實有助于智力的增長。

科學家認為靈長目生物直立行走的研究,不僅為研究嬰兒大腦活動提供實驗基礎,還可以為預防老年人摔倒做出貢獻。去年,有統(tǒng)計表明,大約十分之一的老人都有過摔倒的經歷,其中一半的老人都會骨折,甚至還有人癱瘓。
如何防止老人摔倒,增加躲避障礙物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人到老年后,由于直立行走的能力有所衰退,視覺下降和缺乏鍛煉的原因,老人非常容易摔倒。

而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直立行走猴子與四肢行走猴子的大腦功能對比,進而找出防止老人記憶力和辨識力衰退的方法,提供老人防摔的能力。
一直以來,科學家都認為直立行走促進了大腦的發(fā)育,大腦的進一步發(fā)育確實推動了人類智商水平的提高。
事實上大腦控制著人類手腳靈活運用的同時,手腳靈活運用又反過來促進了人類大腦的發(fā)育,這是相輔相成的。


圖片來自網(wǎng)絡,侵聯(lián)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