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這部“吸貓”紀錄片萌出天際!推薦幾部高分大自然紀錄片,感受生靈之美!

最近,BBC一部新紀錄片很吸引眼球,就是大型“云吸貓”紀錄片《大貓》(Big Cats)。
For more than two years, the Big Cats team has travelled to 14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filmed 31 out of the 40 species - more than any other crew has done before.
兩年多的時間,《大貓》團隊前往14個不同國家,拍攝了40個貓科物種中的31個——比其他任何一部制作團隊做的都要多。
剛播出兩集的時候,豆瓣的分數(shù)就開始飆升了,而現(xiàn)已經(jīng)達到了9.6分的高分。

吸貓重度患者遍布世界,臉書上的網(wǎng)友們也因本劇而沉迷吸貓,難以自拔:
有網(wǎng)友說出了所有人的心聲:

不僅如此,這部紀錄片也是各種“聲控”以及“英音控”的福利。紀錄片配音博迪·卡維爾(Bertie Carvel)到目前已經(jīng)和BBC合作了超過50臺廣播劇,還出演過《神探夏洛克》(Sherlock)中的那位年輕有為的銀行家塞巴斯蒂安·維爾克斯(Sebastian Wilkes)。

紀錄片一開場,在第一個出場的“大貓”——獵豹的奔跑中,一個充滿磁性的英音開始介紹紀錄片的故事:
Cheetahs are the fastest animals on land. Just one of a remarkable family. One family, 40 different faces. From the fastest to the strongest, the smallest to the biggest. These are the cats.
獵豹是世界上最快的動物。它屬于一個了不起的家族。同一個家族,40個不同的面孔。有的風馳電掣;有的力大無窮;有的小巧玲瓏;有的健碩無比。他們就是貓科動物。
cheetahs:印度豹;獵豹
接下來,畫面變得熱鬧起來,既有歡脫玩鬧的小獅子:

又有大型貓科動物放著寒光的犀利眼神:


還有母獅子拍腦袋教訓小獅子不要搶食的……

當然也少不了大自然的弱肉強食,和野外競爭的殘酷。美洲豹和鱷魚狹路相逢,誰能贏?答案是美洲豹……

但最關(guān)鍵的是,這部紀錄片還捧出了一個萌物屆的新晉網(wǎng)紅,就是下面這位自拍狂魔……

毛茸茸、圓滾滾的小腦袋……靈動的小身軀和懵懂懂的大眼睛,突然轉(zhuǎn)頭看向你的時候,心都要化了……

還偶爾在巢穴的邊緣試探……

它的名字叫銹斑豹貓(rusty spotted cat),紀錄片中這樣介紹它:

Hiding in this Sri Lankan jungle is a cat so rare, few have ever seen it. Exploring the world beyond his den for the first time, is a miniature predator, the smallest feline in the world—a rusty spotted cat.
有一種珍稀的貓科動物,棲身于這片斯里蘭卡雨林中,很少有人見過它。這只小巧玲瓏的掠食動物第一次探索巢穴以外的世界。它就是世界上最小的貓科動物,一只銹斑豹貓。
它只有手掌大,但是已經(jīng)接近成年了。

自打出鏡以后,這只銹斑豹貓就讓不少喵星人陷入了瘋狂……

實際上,還有不少關(guān)于大自然圣靈的紀錄片都值得看!今天,報報就來為你推薦幾部。
Born in China
《我們誕生在中國》

《我們誕生在中國》于2017年4月在全球上映,是一部精美的紀錄片電影,由陸川執(zhí)導,迪士尼自然團隊歷時3年打造。
影片以三江源雪豹、四川大熊貓和川金絲猴為主角,記錄了三個可愛的生靈和它們家庭的故事。
▌推薦理由
? 三位主角“大神級”演繹,真實不套路
片中的“演員”都是本色出演,他們活潑而靈動,在大自然中成長,有歡笑有淚水,也擁有與人一樣的細膩心思。
來看看萌萌的小動物們吧:
雪豹達娃
Snow leopard
▼

金絲猴淘淘
Golden snub-nosed monkey
▼


國寶丫丫和美美
Pandas
▼


友情客串——藏羚羊
Antelope
▼

群演——丹頂鶴
Red-crowned crane
▼

影片對動物生靈的刻畫極其細致,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它們未被馴化的天性,來看外媒《熒屏日報》(Screen Daily)的描述:
Born In China is a feast for the eyes while also being an irritant for the ears. Chronicling the Asian nation's diverse wildlife over the course of a year, this Disney nature documentary boasts an immersive, meditative tone which is undermined by aggressive adorableness that seeks to anthropomorphise its untamed creatures until they're as harmless as moppets.
《我們誕生在中國》是一場視覺盛宴,也攪動了人們的聽覺神經(jīng)。影片以時間順序記錄了這個亞洲國家一年四季里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迪士尼自然團隊出品的這部紀錄片給人以沉浸式的觀感,并時常讓人陷入沉思;但這些都不敵動物們咄咄逼人的萌感,影片以人性化的方式展現(xiàn)出生靈們未被馴化的天性,它們?nèi)鐙雰阂话銢]有傷害力。
? 上帝視角拍攝,祖國的壯美山河一覽無余
在影片中,祖國從南到北橫跨四季的壯麗風景一覽無余,從靜謐的可可西里,到煙霧繚繞的四川峽谷,我們與萬物賴以生存的家園,原來這么燃,這么震撼人心!

《今日美國》是這樣介紹這部影片的:
There are many reasons to explore Disneynature's Born in China, which offers a rare look into the country's vast natural world.
我們有很多理由去探索《我們誕生在中國》這部影片,它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極其罕見的大自然世界。
? 世界頂級主創(chuàng)團隊,歷時三年打造
導演陸川在接受《一條》采訪時透露了拍攝過程中的小花絮,攝制組為了能拍出一組完美鏡頭,付出了艱辛的努力,經(jīng)歷了漫長的等待,可謂匠心之作。

Planet Earth
《地球脈動》

BBC的自然紀錄片《地球脈動》(Planet Earth)被稱為是最好的生態(tài)紀錄片。早在2006年,第一季播出時就轟動全球,被無數(shù)紀錄片迷封為“神作”。

《地球脈動》通過對不同生物群落在地球上的棲息概況進行講述,對地球生物多元性做了一次權(quán)威性的觀察。
這部對地球的禮贊制作,更是榮獲了艾美獎(Emmy Awards)、皮博迪獎(George Foster Peabody awards)等多項大獎。
▌推薦理由
? 超清畫面帶來沉浸式體驗,幀幀美成壁紙

《地球脈動》第二季播出時,該片的執(zhí)行制片人邁克爾·岡頓(Mike Gunton)說:
Ten years after Planet Earth first brought the wonders of the natural world to viewers in HD, Planet Earth II is another game-changer. Shot in UHD, the epic scale and ambition of this series is second to none.
十年前,《地球脈動》首次以高清模式(HD)將大自然的神奇呈獻給觀眾,十年后,它的續(xù)集又一次開創(chuàng)了先河。第二季以超清技術(shù)(UHD)拍攝,其史詩般的規(guī)模和野心獨一無二。

每一集都是大片,每一幀都是壁紙:
It will be a truly immersive experience, providing audiences with a unique perspective on the most extraordinary places and animals on our planet.
它將為觀眾帶來切實的沉浸式觀感,以獨特的視角帶你認識地球上最絕妙非凡的角落和動物。

? 充滿戲劇張力,讓人欲罷不能
小海鬃蜥逃脫蛇口這段被公認為第二季里最精彩、最驚險的畫面。

Viewers had been simultaneously gripped and horrified by the jaw-dropping, heart-stopping, dramas such as the iguana hatchlings spending their first minutes of life being chased by racer snakes.
在這些充滿戲劇張力的片段中,觀眾能同時感受到讓人目瞪口呆、心臟驟停般的緊張感與恐懼感,比如小海鬃蜥竭盡全力逃脫游蛇追殺的場景。

It was an extraordinary sight — another strangely beautiful, violent, encounter we had never seen before.
這是一種非凡的奇景——另類的暴力之美;它為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體驗。
? 匠心出品,豆瓣評分9.9
僅第二部的攝制,制作團隊就歷時3年多,歷經(jīng)了117趟攝制之旅,走訪了50個國家。其中艱辛更是常人難以想象。
The crew camped under the stars for their entire time in Botswana — five months spread over two years — as they filmed swamp lions hunting buffalo.
兩年中,攝制組有整整五個月不分晝夜地駐扎在博茨瓦納(非洲南部內(nèi)陸國),來拍攝沼澤雄獅捕食水牛的鏡頭。

After a 7-day crossing by small yacht, the team spent more than 2 weeks camping beside a penguin colony in Antarctica.
拍攝企鵝時,攝制組坐了7天的小游艇,才抵達南極洲的企鵝聚居地,然后在那里搭帳篷拍了兩周。

這部高水準、高顏值的自然類題材紀錄片,你值得一看。
The Blue Planet
《藍色星球》

BBC紀錄片 《藍色星球》(The Blue Planet)是電視史上首套全面探索海洋世界的自然歷史專輯,在2001年開播以來便引發(fā)劇烈反響。
該片展現(xiàn)了從熱帶到極地、從岸邊到深海的成千上萬種奇異生物植物。挖掘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海洋秘密,探尋了許多人類從未涉足的深海處女地,被稱為“瑰麗無比的海洋史詩”。

2017年10月,時隔16年,《藍色星球 II》回歸,并首次實現(xiàn)了自然歷史系列片在歐洲各國及亞洲地區(qū)的同步播出。

《藍色星球 II》由詹姆斯·霍尼伯內(nèi)執(zhí)導,BBC自然歷史名主持人戴維·艾登堡錄精采旁白。
影片從極地海域到珊瑚島礁,從大西洋到深海海底;向人們介紹了那些令人驚異的新景觀及匪夷所思的新生物種 。

▌推薦理由
? 音效炸裂,耳朵會懷孕
兩部鴻篇巨制均由著名音樂家漢斯·季默配樂,光聽聲音就是一種享受。
The main music score was composed by Hans Zimmer who also composed the main music score for the original Blue Planet.
由為第一部《藍色星球》創(chuàng)作主要配樂的著名音樂家漢斯·季默再次進行了配樂創(chuàng)作。
? 解說精彩,引人入勝

Sir David Attenborough is one of the best-known and most experienced naturalists in the world. Using his knowledge to provide the commentary for this series means that viewers get an informative and detailed account of what they can see on their screens.
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經(jīng)驗最豐富的自然學家戴維·艾登堡,他用其知識來對紀錄片進行評論,這意味著觀眾可以從屏幕中得到更加豐富而詳細的信息。
? 顛覆認知: 海底生物竟然這么酷

Blue Planet II is filled with unique footage about the unique landscapes and unusual creatures that lie beneath the ocean's waves. The series covers the deepest areas of the ocean, the stunning coral reefs and the diverse coastlines from across the globe.
《藍色星球 II》里用大量獨特的鏡頭講述了海底的獨特景觀和不同尋常的生物。這部紀錄片展現(xiàn)了海底世界、令人驚嘆的珊瑚礁以及全球各地的各種海岸線。

? 大開眼界,豐富你對海洋的了解

There are many interesting facts and figures included throughout the series that will give you a deeper insight into the ocean. Even those with extensive knowledge of marine life and ocean landscapes will learn many new and interesting things by following this series.
在整部紀錄片中,有許多有趣的事實和數(shù)字可以讓你對海洋有更深的了解。即使那些對海洋生物和海洋景觀有豐富知識的人也會通過觀看這部紀錄片來學習許多新的有趣的東西。

自然界中,還有什么比大海更讓人心馳神往的呢?
Oceans
《海洋》

《海洋》(Oceans)是由法國導演雅克·貝漢和雅克·克魯佐共同拍攝完成的一部環(huán)保題材的生態(tài)學紀錄片,于2010年世界地球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聚焦于覆蓋著地球表面四分之三的“藍色領(lǐng)土”,深入探尋這個幽深而富饒的神秘世界,完整地呈現(xiàn)了海洋的壯美遼闊。
這部電影中文版還是姜文配音的,值得一看。
▌推薦理由
? 鴻篇巨制,品質(zhì)保障
《海洋》耗時四年多,耗資5000萬歐元,動用12個攝制組,在全球50個拍攝點,有超過100個物種被拍攝,堪稱史上投資最大的紀錄片。

和同為海洋題材的《藍色星球》不同,這部由法國主要拍攝的紀錄片更加溫情,更加細膩,更強調(diào)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
海底生物骨碌碌的眼睛:

激烈的“海底之戰(zhàn)”:

“吃土”的蠢萌海洋生物:

還有海灘上的海鷗,讓人覺得,海洋不是深不可測的,而是作為我們生態(tài)系統(tǒng)重要的一環(huán)而存在著的。

Many things never seen before are captured by the latest underwater technology. Shot over four years, it reveals astonishing wildlife, including endangered marine species.
通過運用一些最先進的水下技術(shù),我們得以見到許多見所未見之物。 經(jīng)過四年多的拍攝,該影片揭示了很多驚人的野生動物,包括一些瀕臨滅絕的海洋生物。

? 保護海洋生態(tài),環(huán)保倡議發(fā)人深省
《海洋》延續(xù)了雅克·貝漢導演在《遷徙的鳥》(Winged Migration)中開創(chuàng)的詩意、唯美、形式感強烈的美學傾向。

他希望影片通過對“美”本身的展示,達到喚起世人關(guān)注環(huán)境、關(guān)注生物的目的。電影后半部分有這樣一個刺痛人心的鏡頭:
這只鯊魚在被人類割下魚鰭后,扔回了海洋。

而無法再遨游的它,只能流著血,慢慢地墜入海底,最后在海底奄奄一息……這一幕,不知道有沒有刺痛到你。

你還有其他的推薦嗎?評論區(qū)見吧!
來源:中國日報雙語微信(微信ID:Chinadaily_Mobile)
編輯:李雪晴 焦?jié)?張丹丹 梁凱燕
實習生:吳雨浛
